当所有车企都在拼刺刀,沃尔沃为何掏出了一本诗集?

沃尔沃最近不务正业,请了胡歌,发了新车,然后拉着一个读书APP,开始跟你聊《我的阿勒泰》和敦煌。

这操作,典中典。

我把这个新闻看了三遍,关掉页面,点上一根烟,陷入了沉思。我感觉沃尔沃的市场部,可能刚刚集体看完了《道诡异仙》,心态有点炸裂,急需通过一些玄学手段来对冲这个世界的疯狂。

因为但凡对今天的车圈有一点点基本认知,都知道现在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隔壁理想和蔚来还在为谁的冰箱彩电更牛逼打得头破血流,那边小米SU7直接把桌子掀了,高喊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紧接着,乐道和深蓝带着更疯的配置和更自爆的价格冲进场,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这就是2024年的中国车市,一个标准的修仙大逃杀现场。

所有人都杀红了眼,卷价格,卷配置,卷技术,恨不得把自家老总都绑在车顶上当雷达用。大家都在拼命证明自己的“金钟罩铁布衫”有多硬,自己的“闪电战”有多快。

结果,你猜沃尔沃在干嘛?

他在跟你聊诗和远方。

他告诉你,朋友,别焦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看,阿勒泰的草原多美,敦煌的壁画多有底蕴,圆明园的残垣断壁诉说着历史的厚重。来,买我的车,再配上我们合作的读书APP,你的旅途就不再是简单的位移,而是一场灵魂的洗礼。

我真的会谢,都什么时候了还搞这套!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的古典主义精神。在所有人都在拼刺刀的时候,沃尔沃优雅地掏出了一本诗集,开始朗诵。

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一开始是有点被这套操作给整不会了。

但冷静下来想,我又觉得,沃尔沃,他是不是开窍了,或者说,他悟了。

他悟到了一个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最高境界:打不过,就不打。

当所有人都挤在物理层面卷生卷死的时候,他直接跳到了一个玄学层面,开始构建自己的“品牌结界”。他根本就没想着用什么800V高压平台或者激光雷达去跟那帮疯子硬碰硬。他知道,在技术和价格上,他卷不过。

那怎么办?

最好的防御,就是让对方的攻击无效化。

沃尔沃这套组合拳,翻译过来就是:

“是是是,你们的冰箱很大,沙发很软,自动驾驶很牛逼。但买我车的人,在乎的不是这些。”

“买我车的人,是那种会在后备箱里放一本《了不起的敦煌》,而不是一箱冰可乐的人。”

“买我车的人,追求的是一种‘虽然我堵在五环上,但我的灵魂已经在阿勒泰迁徙’的幻觉。”

你看,他直接釜底抽薪,把竞争的维度给转移了。你跟他聊参数,他跟你聊情怀;你跟他聊性价比,他跟你聊人生。这是一种降维打击,从物理攻击,直接升级到了魔法攻击。

这就好比武林大会,大家都在比谁的剑快、谁的拳头硬。突然有一个人上台,不比武,开始打坐。裁判问他干嘛,他说,我在追求天人合一。

你打他吧,显得你很粗俗。不打他吧,他又确实占了个名额。

这就是沃尔沃现在干的事情。他不是在卖车,他是在筛选信徒。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刹车点头、内饰毛坯,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懂科技的浪漫。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为了那个三叉星辉,你跟他说这车性价比低,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的品味。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沃尔沃现在也要打造这种“信仰”。他要吸引的,就是那群在今天的互联网语境下,可能被嘲笑为“文艺中年”的群体。他们可能对零百加速不感冒,但对胡歌的微笑毫无抵抗力;他们可能分不清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但能跟你聊一晚上《我的阿勒泰》里的生活哲学。

当所有车企都在拼刺刀,沃尔沃为何掏出了一本诗集?-有驾

这些人,是价格战打不到的群体。他们的决策逻辑,不在于省了多少钱,而在于这辆车能不能成为他们“精神图腾”的一部分。

沃尔沃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道具。一辆安全的、低调的、北欧风的、还捆绑了文化IP的车。开着这辆车去上班,就好像随身携带了一个“任意门”,随时可以从格子间的苟且,切换到诗与远方的频道。

这套玩法,高,实在是高。它把汽车这种工业产品,硬生生给包装成了一张精神世界的入场券。

我甚至能想象出那个场景。

一个周末的下午,开着全新的沃尔沃,车机里放着帆书APP里解读《消失的地平线》的音频,旁边坐着同样文艺的伴侣,俩人对视一笑,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升华了。至于这车的电耗高不高,辅助驾驶好不好用,重要吗?

不重要。

因为我真的拥有过那种追求“感觉”的阶段。那时候买东西,不是看它好不好用,是看它能不能让我“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种非常昂贵的自我确认。

当所有车企都在拼刺刀,沃尔沃为何掏出了一本诗集?-有驾

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好像又涨价了,现在连吃碗面都得深思熟虑,更别提远方了。

但讲真,这套玩法在今天还能有多少人买单,我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因为大环境变了,过去那套中产阶级的消费神话,正在被现实一点点敲碎。大家嘴上都说向往阿勒泰,但身体却很诚实地在各大比价网站上,为了一块钱的优惠券抢破头。

诗和远方固然美好,但下个月的车贷和房租才是真的“道诡异仙”,让你心神不宁。

所以,沃尔沃的这场大型行为艺术,更像是一次对过往美好时代的致敬,或者说,一次绝望的招魂。他在赌,赌这个市场上,还有足够多的、不愿意在泥潭里打滚的“体面人”,愿意为这份“优雅”买单。

他成功了吗?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当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不是识别红绿灯,而是识别突然横穿马路的老头乐时,任何优雅的算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车里的《了不起的敦煌》,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

最终,沃尔沃的这套打法,可能并不能帮它在销量上“成仙”,但至少能让它在精神上,避免直接“成盒”。

在一个所有人都发疯的世界里,保持清醒和优雅,本身就是一种最顶级的疯狂。

当所有车企都在拼刺刀,沃尔沃为何掏出了一本诗集?-有驾

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