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这家伙,是不是也变了味儿?
上次在停车场遛一圈,发现新款S60的中控大屏闪着蓝光,差点没让我误以为自己坐进了一台平板电脑。
原来那个曾经“浓眉大眼”、坐拥北欧气质的沃尔沃,悄么声地跟上了科技的浪潮。
好吧,是我out了还是它变了?咱也不敢说死,只是心里的纠结一时间难以平复。
所以问题来了:新潮的中控大屏,到底是“科技革命”还是“反人类”?
到底是进步,还是把方便给丢了?
得,好奇心作祟,我就打算好好扒一扒这个所谓的中控升级,到底是福是祸。
有人说大屏是智能驾驶的象征,科技升级是必然,没这块屏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可在我心里,那套2020款S60 AT变速箱,还是真正的“老炮儿”。
说起来也不怕人笑话,8万公里的陪伴,才是真心实意的朋友,那变速箱的换挡感觉,和加速的直给,简直是给人一种“笃定感”。
选沃尔沃,为的就是踏实,安全,底盘稳,不太去追求那些眼花缭乱的新潮玩意儿。
结果现在好了,北欧的纯粹,被科技浪潮一波席卷,老派分子剩下能抱的,就只剩回忆了。
咱回忆一下以前S60L的中控。
那种实体键的布局,讲真,摸起来就像弹钢琴。
不用低头,不用滑屏,管它多复杂的功能,美其名曰,手到“功”成,指哪打哪。
盲操能力爆表,凭触觉就能搞定全部操作。
有时候调调空调、调整胎压,全靠手指的直觉,座舱里有种莫名的操控自信。
而现在呢?一块硕大的中控屏,每个人都说好看,科技感爆棚,结果实际用起来,空调调个风速还要点进二级菜单,手忙脚乱不说,还容易分神。
你说开个车,如今成了点屏幕的动作,反倒危险。
曾经引以为傲的“一指禅”,在屏幕世界里跟手机用久了一样,指纹不灵、迟迟加载。
说得夸张点,几十年练就的驾驶神功,直接被一块液晶屏给封印了。
科技改变生活是好事,但得看是不是往好的方向变,省事还是添麻烦,没有绝对的答案。
夹杂着这种怀旧情绪,语音助手也浮出水面。
这年头,谁的车里没有点“小某某”的智能助手?
沃尔沃也不例外,小沃、小特、小爱、小美……这些“虚拟精灵”,说是智能,其实有时候真让人哭笑不得。
坐在车里,旁边还有乘客,一开口“调高空调温度”,结果半天没反应。
人家还问你,“跟谁说话呢?”
一脸尴尬,恨不得地上有个坑钻进去。
用手指一按、物理操作,几秒钟就解决。
非得开口,还讲究语法,不说完整就不给你办事。
高科技的确厉害,能解放双手的时刻也不少,问题是开车本是一种仪式感,自己的操作就是仪式本身。
一旦被“对话式智能”抢走了主动权,驾驶的专注也消失了。
我一直认为,沃尔沃最好玩的地方就是它的“务实”,不跟风、不装饰,把安全感和使用感做到极致,比那些一口一个大屏、一个语音的车更让人觉得踏实。
科技的发展不是错,只是大屏和智能助手对于老司机来说,可能是“黑科技”的烦恼。
也许有人会反驳,智能互联,中控大屏,代表着车载信息流的进步。
有一说一,年轻人确实喜欢这些炫酷的东西。
导航更方便,多媒体体验更丰富,手机一部车俩人,刷个剧、玩个音乐、顺便查查地图,也是另一种生活方式。
可惜这套交互,在我的习惯里总是觉得隔了一层,车还是车,人还是人,科技变成了物理隔膜。
体验多了,反而有种失控的错觉。
想起有一次,在高速停车区,帮朋友调车载地图,半天没进去正确菜单。
对着屏幕连戳三下,只听“无法识别”,最后还是回归物理按钮才解决。
那一刻恍惚觉得,真正的进步,是让人变得省心,而不是被屏幕“驯服”。
这个问题,多数老司机应该感同身受,悄悄怀念一把那个老派的沃尔沃,操控精确、设计简洁、没有花里胡哨,原汁原味。
如果再撸一层话题,沃尔沃向大屏中控转型,是否是放弃自我,还是顺应潮流?
咋说呢,这事没法绝对化。
汽车行业本就充满迭代,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厂家不卷跟不上节奏。
但所有的升级都不是无差别的好处,它考验的是用户的适应能力,也考验设计师的平衡艺术。
就像刚学会键盘打字的时候,老式打字机的“咔哒声”还能在人心里留下余韵,科技能带来功能性,却难以复制情感体验。
沃尔沃作为欧洲安全派的先进代表,坚持用户友好是立家之本。
可这两年,互联网科技公司插足汽车圈,大家都上大屏、拼语音、卷智能座舱。
沃尔沃也不想掉队,毕竟没人喜欢自己变成“老年手机”,只能通电话不能刷短视频。
厂商不得不跟风升级,把武侠风格改成“科技朋克”,多少让人有点割裂感。
坦白讲,用户体验是一回事,商业选择又是另一回事。
怎么在二者之间找平衡,这是个难题。
或许还有人会说,老款的东西总是被怀念,但时代就是要往前走。
对,没错。
但往前走,是不是要全部否定过去的设计思路?
我的看法未必。
一辆汽车不只是交通工具,还是情感的延伸。
沃尔沃老中控那些实体键就像老朋友,有盲操作的亲切、有机械按钮的回弹、有熟悉的手感。
每次手伸过去,仿佛和老伙计打个招呼,无需思考,直接就能“到位”。
而新款大屏,虽然集成了APP、导航、娱乐,无数功能一屏全收,UI炫酷令人眼花。
但点来点去、滑来滑去,分心又费劲,还不如机械按钮直白。
科技升级本身没错,仅仅是给人的感受变得不同。
谁说怀念过去就是不肯进步?
有时候,怀旧只是对“体验感”的维护,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乐意被屏幕暴力“教化”。
或许,厂家可以考虑把实体和虚拟并存,把操作体验做精做细,一半给老用户留情怀,一半满足新用户的好奇心。
做法其实也不复杂,摸摸人心,别一味只图高端科技,忽略实用的初心。
沃尔沃这样的大厂,更应该在“安全感”之外,保留一份“老派友好”。
毕竟,在一副看上去“科技爆棚”的脸下,铁骨犹存,才是沃尔沃该有的底色。
说到底,科技是个好东西。
它让车载互联高速发展,导航好用,娱乐资源丰富,对于很多人来说,车既是移动办公室,也是移动影院。
但“驾驶仪式感”,以及“人机互动的亲密感”,是大屏难以取代的部分。
我的看法并不激进,只是希望在更迭、进化的路上,别把初心弄丢。
沃尔沃,曾经带着机械美学和北欧温度,如今被科技的浪花拍打,能不能保住一丝老派韵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什么时候能做到科技与传统并存,那才是真正的“极致体验”。
毕竟,车是供人享受的,不是一条冷冰冰的流程图。
坐进驾驶舱,熟悉的实体按键,胜过十个“虚拟助手”的浮夸表演。
只是这个体会,可能只有经历过老款沃尔沃的人才懂。
咱们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大屏中控到底是不是进步?
我的答案是——见仁见智。
有人喜欢科技感,有人迷恋老派物理操作。
这道选择题没有标准答案。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沃尔沃走多远,老用户的怀念和新用户的期待,都是品牌不能忽视的养分。
做车如做人,就该不忘初心,又要敢于创新。
或许有一天,“新中控”能学会“用心”,在功能升级的同时,也给点机械的温柔。
车厂也许该停下来想一想,该怎样应对这样的“中控之争”。
你觉得呢?
沃尔沃的“大屏革命”有没有让你感到不适?
还是说你就是喜欢科技满满的新潮?
欢迎留言,各抒己见,不管是怀旧派还是创新党,咱们用键盘聊聊心里的话——你心目中的理想中控,长啥样?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