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皮卡风光不再,保定旧厂原型车待拆,本土传奇惹人叹

保定王叔说起小时候的事,往往离不开厂区的轰鸣。那会儿,整个城西头都能听见试车道上的引擎声。比起现在路上清一色的长城哈弗、皮卡,当年说到“咱保定造的车”,却未必是长城第一个被提起。

田野皮卡风光不再,保定旧厂原型车待拆,本土传奇惹人叹-有驾

有时候晚上邻居在院里聊天,老张总会提起田野厂的老皮卡,车友群里也传过,说田野(后来叫中兴)算是真正共和国年岁的厂,自己造了中国第一辆拥有正儿八经自主专利的皮卡。80年代末那会儿,镇南路每天都能看见新车喷着漆往厂门外拉。哪家有一辆田野皮卡,村里小伙子都围着看,甚至有传说这车出口了中东“抢扇子”,和丰田抢市场,虽然师傅们嘴上没准带点夸张,但那风头确实猛过一时。后来,听销售顺嘴说,厂里试过和上汽、斯巴鲁、菲亚特、宝马、还有啥大品牌谈合作,但人家大多顾虑多,合资也不常成。1999年合了华晨,换了“中兴”的牌子,倒是西亚、非洲还热闹了一阵,但主心骨已经慢慢偏离了保定,技术核心也不全都留在老厂房。

听王师傅在维修间闲扯,田野那阵皮卡底盘防锈漆还用的是自家卤水调的配方,挨冻不容易起壳,比起后来的进口贴牌货更夹杂点“粗粝劲”。但厂子改制后,配件就变得稀罕,李叔说修个变速箱还得跑天津,工时费高不说,很多早期老车都被拆零制用了。后来微信群里聊起谁家还有田野老皮卡能跑,一水的点赞,接头那块大梁,换了好几轮还能顶得住,跟丰田Hilux比也不吃亏——虽然油耗高点儿。

田野皮卡风光不再,保定旧厂原型车待拆,本土传奇惹人叹-有驾

保定除了田野,还有其余几家过气的车牌——像天马、光达、大迪、光远,这些名字近些年年轻人都快叫不出。天马汽车其实是部队改装厂,后来才归地方,起初主要造皮卡、面包车,也拉过重卡。杨师傅说天马SUV那年的四驱系统是“半拉子”,实际有点头重脚轻的味儿,保定西边烂路下雪的时候,农民小哥买了拉粮拉菜,后悬挂容易“游”。不过天马厂区里,老习惯是水泥地里抹点柴油清洗,味儿浓,看得车主有点舍不得。

中午进厂,保定北市区面馆师傅说他爸当年在光达厂上班,那厂子七十年代就有,听说最多时一年出近三千辆,职工六百,还算是大厂了。这批车没几辆流进二手市场,群友偶有拣漏,最夸张有个河北南部老哥十年前捡了一辆光达皮卡,至今还用着跑地头——早期钢板比现在厚,但发动机有点“蹦煤气”,维修说明书上都是手写的小册子,叫外面懂修的不多。

田野皮卡风光不再,保定旧厂原型车待拆,本土传奇惹人叹-有驾

而说起光远汽车,这种中型厂子在80年代也能算是小型产业景象了。车友群时有吐槽,光远面包车座椅用料扎实,就是夏天坐着闷着汗,空调是点烟器附近塞电扇,隔音跟现在的车压根没法比。维修工赵师傅常说,“老光远的线束,剪开全是粗铜,扒起来比现在哪些新品牌强!”但配件断代,电路迷宫一样,换个大灯得翻半天图纸。

新凯、新利、胜利和长安定州厂,这些名字若着数起来,也看出保定的车业气象,但如今很多都成了路边街谈巷议的“老话题”。

田野皮卡风光不再,保定旧厂原型车待拆,本土传奇惹人叹-有驾

前阵子冯大爷喝茶时说起,他侄子在南方开长城新款SUV,感慨现在的智能泊车、一键启动这些配置,跟90年代田野皮卡纯机械结构没法比,但也有了更多“小毛病”。群里年轻人打趣,老车用的是人修,新能源靠的是电脑说话,谁都难做保定老厂的死忠粉了。

八卦一段,听说老田野厂的废弃地里还有几辆未报废的原型车,早计划拆了卖铁皮。保定汽车城虽然早已没了当年辉煌,但眼头刮走这阵旧尘,马路上的历史,总有人时不时拿出来吹两句牛,偶尔还真能碰上几个老派车主开着那车进城修,师傅摸着引擎壳一边骂“这玩意儿还没散架呢”,一边又象征性地收个几十块钱工时——咱说这就是保定人日子的本味儿吧。

田野皮卡风光不再,保定旧厂原型车待拆,本土传奇惹人叹-有驾

信源乱七八糟,有邻居、微信群聊天、以及厂门口卖配件的大嫂随口说的,以及几张拍来拍去的老照片。哪儿有准确章程,这岁月本就碎了一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