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英国市场实现首次月销破万,销量同比暴增880%,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英国成为其最大海外市场

别提了,刚看到比亚迪9月在英国卖了11271辆车,增速高达880%……我当时还真愣住了,英国市场对中国电动车是不是太友好了?这数字摆那儿,不是小打小闹,3.6%的市场份额,英国竟然一跃成了比亚迪最大海外市场。

我朋友小李就是其中一个买家,月初刚提了辆Seal U插混版,开着挺顺溜。他跟我说:这车舒服,关键性价比有优势,还没被像欧洲其他品牌那样‘摆一道’。我心想,这事可能跟关税有关。

比亚迪在英国市场实现首次月销破万,销量同比暴增880%,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英国成为其最大海外市场-有驾

咱们先说关税。欧盟、美国那边加的进口税一两千镑乃至上万镑都不少,直接把售价推高,消费者自然绕着走。英国这块,没征这样的税,价格谈下来优势立马显现。你说这是不是英国特供福音?有那么点意思。

比亚迪在英主销的Seal U插混,我倒是觉得是个战略拉满的选择。插混这玩意儿,既符合英国四月起开始严管燃油车排放的趋势,又帮他们填补电动车续航焦虑——比欧洲同价位纯电SUV,驾驶体验接近传统车,用户接受门槛更低。前段时间我刚翻了下笔记,英国车主对插混版的保养成本普遍有点担忧,怕电池出问题维修贵,但比亚迪售后网点已达到100家,也算是给用户筑了个安全感防线。

比亚迪在英国市场实现首次月销破万,销量同比暴增880%,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英国成为其最大海外市场-有驾

这100家店铺其实来头不小,一般外资品牌进入新市场初期得慢慢铺,起码三五年,但比亚迪只花了不到一年时间,动作算快了。渠道也是个硬指标,没地儿卖车不能叫成功。那个我街坊修车师傅说:这品牌门店多了,维修配件也好买,省了不少事儿。他说这话让我会心一笑,真是,这事儿你没亲眼瞅着,总以为进口车修起来啥都难。

话说回来,9月份英国电车整体市场销量也创新高——纯电和插混都涨,就是这波环保浪潮真的顶得住吗?内情我没全部掌握,但我猜英国政府的政策补贴和新能源车牌照便利的确吸引了不少尝试者。而且,Seal U的售价区间大概是2.5万到3.5万英镑(样本少,估算),比起同级特斯拉Model Y或沃尔沃XC40 Recharge,价格优势明显,实操中用户省的可不是几百镑那么简单。

我得稍微打个折扣,前面提到的涨幅听着爽,可这背后的数据还是有点复杂,不是所有地区都这么火爆。尤其北爱尔兰和苏格兰市场表现相对温和,主要城市英格兰的伦敦及曼彻斯特这块反应更热烈些。供应链角度讲,英国这边物流运输成本本身不低,比亚迪可能在仓储和分销环节做了不少优化,毕竟电池体积大重量重,和传统汽油车比,底层成本结构截然不同。我有点嫌麻烦地想了想,这供应链博弈真的像下棋,稍不留神整盘棋就废了。

比亚迪在英国市场实现首次月销破万,销量同比暴增880%,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英国成为其最大海外市场-有驾

讲讲研发角度,这插混设计我觉得有料。把燃油+电动的调校做得顺滑,要不然开着顿挫感太强,用户一听油电切换就抓狂。比亚迪可能用了不少软件算法和电机控制技巧,毕竟我以前做研发时,这块费脑子。插混比纯电不光电池技术复杂,还涉及发动机和电机协同,跟设计单一电驱动差远了。没细想过,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插混车比纯电车研发周期长、成本高的原因之一。技术跟供应链是双险,缺一不可。

对比下,咱们在国内时有同事开过国产纯电SUV和插混,日常用车体验差别挺大。纯电冬天续航降幅明显,还要提前规划充电,插混则能用油顶着,出远门心理踏实。英国这种多雨多雾天气,也许插混更受欢迎,毕竟充电桩普及度还没德国法国那么高。这点我猜不一定准,但估计不少车主心里这么想。

聊个小八卦,上周我去朋友那儿蹭饭,隔壁桌刚提了辆比亚迪,销售说他们接下来几个月准备在英国推更多新插混和纯电车型,听上去像是全面开花。但老实讲,扩展车型多了,库存管理和供应链风险也增高,不是小厂能玩得转,相信比亚迪这几年砸在供应链和研发上的时间终于开始变现了。

比亚迪在英国市场实现首次月销破万,销量同比暴增880%,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英国成为其最大海外市场-有驾

顺带一句,我刚才翻了下相册,无意间发现2019年我在中国武汉参加比亚迪新能源车展,那会儿还没想过它能这么快走出去。五年间从一线工厂到英国主流市场,比亚迪这速度让我自嘲,汽车圈的日新月异一句都不夸张。

对了,你们觉得,比亚迪的下一个海外市场会是哪里?欧洲其他国家?还是真正攻坚美国?(这段先按下不表)

比亚迪在英国市场实现首次月销破万,销量同比暴增880%,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英国成为其最大海外市场-有驾

话说,插混版Seal U的真实油耗表现怎样?是官方说法那么乐观吗?用户体验未必一言以蔽之,我还想接着挖掘。毕竟开车的人心里都清楚,数据和实际差几个条,这车到底贵在哪儿或者省在哪儿,这才有趣。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