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推出的雅迪PORTA,车身采用复古风格的外形设计和配色方案,主要是为了吸引年轻人。这款车型在日本二轮车的标准分类里属于电动的“原付1类”,也就是说它的额定输出功率低于0.6kW,是一种轻便的电动二轮车,持普通汽车驾照就能骑。它可以用家用插座等普通充电接口充电,充满电后,大概能跑到60公里的续航里程。
雅迪在日本市场推出的广告,常常突出其时尚的设计和便捷的使用体验,强调环保又经济,试图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广告中会展示车辆的酷炫外观,配以轻快的音乐和日常通勤场景,使人觉得骑着雅迪很潮流、很轻松,无论是上班还是休闲都很合适。总的来说,这波广告旨在塑造雅迪电动车既环保又酷炫的品牌形象,让更多日本消费者觉得它是个不错的选择。
雅迪在日本的正式进口代理商Hasegawa Mobility(位于大阪市)的社长谷川泰正觉得,PORTA体积小又实惠,作为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性能完全够用。
相比之下,虽然本田和雅马哈的电动轻便二轮车也已推出,属于“原付1类”的类别,但最便宜的那款售价都在30万日元以上,也就是大约1.44万人民币,比起汽油车要贵出大概10万日元左右。
据说,雅迪之所以选在11月份进军日本市场,是因为日本打算从那时起推行更严的二轮车排放标准。这套规定和欧洲的环保要求差不多,未来生产的车辆需要大大降低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为此,日本主要厂商准备在10月底暂停生产现有车型,虽然大家都打算推出符合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可到现在为止,只有雅马哈发动机明确宣布了新车的上市时间,预计是在2026年上半年。
在这种情况下,雅迪打算利用价格上的优势冲入日本市场,以吸引那些有换车需求的消费者。
在中国的电动二轮车市场里,雅迪在人民币5000元以下的价格段里占据挺大的份额,所以《日本经济新闻》叫它“二轮的比亚迪”。再说,雅迪现在已经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搭建了销售网络,想要搞好出口业务。
被压力逼得走投无路的日系企业
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段,日本国内的摩托车销量曾达到巅峰,年销量超过了300万辆。可随着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逐渐加剧,到了2024年,销量降到大约32万辆,几乎只有当年峰值的十分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本田、雅马哈发动机、铃木和川崎摩托这四家日本厂家,凭借燃油摩托车的强大实力,占据了全球骑车市场超过四成的份额。不过,随着各国纷纷设立碳中和目标,电动摩托车的推广也逐渐提上了日程,二轮车逐步向电动化方向发展。
根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东京·中野)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交出的二轮车总数将达到5990万辆,其中电动车型占比已经达到8.5%。他们还比较乐观地估计,到了2035年,这个电动化的比例会提升到18.8%。
不过,日本中西汽车产业调研的代表分析师中西孝树觉得,汽油二轮车和汽车不一样啦,它们的市场还在不断扩大,所以日本的公司未必一定要抢先推电动化。他还说,目前电动二轮车还存在价格偏贵,充电设施又不够完善的问题,除了中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还没有真正普及起来。
雅迪在日本推出的广告,着重强调了品牌的创新设计和高品质。广告中展示了雅迪电动车的时尚外观和便捷使用方式,同时突出其环保节能的优势,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可靠性。这类广告通常以年轻、活力的形象出现,想让更多日本消费者了解并认可雅迪的产品。
不过,也有一些日本公司明显感受到电动二轮车带来的压力,比如本田打算到2030年投入5000亿日元,用于推动二轮车的电动化,计划在全球市场推出30款电动车型,目标年销量达到400万辆。这相当于把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转变成电动车型。
今年1月,在东京举行的说明会上,本田二轮车业务总管加藤稔提到,想让电动二轮车实现盈利还得花点时间。目前,本田的做法是先靠汽油车赚点钱,同时不断完善电动化的技艺。
据说,雅马哈计划在2025到2027年这段时间,给现有的车型搞个电动化改造,或者引进他们投资的美国电动二轮车这些方式,目标是让大约30%的新车都变成电动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