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明与杰尼亚:打造零跑汽车的奢华新标杆”

去年,全球车市经历了惊人的变革。新能源汽车浪潮扑面而来,尤其是中国造车新势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成长。其中,有一家低调却不容忽视的新兴品牌,以其“亲民价”战略快速攻城略地,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佼佼者。这家“用优衣库的方式造车”的车企,就是零跑汽车。零跑汽车的这条“性价比之路”真的能继续走下去吗?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复杂的行业竞争,他们还能否继续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朱江明与杰尼亚:打造零跑汽车的奢华新标杆”-有驾

零跑汽车的成功绝非偶然。在价位动辄二三十万甚至突破百万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零跑汽车似乎在奏一首“平民交响曲”。他们自称“汽车界的优衣库”,不求过高的利润,但求走量,瞄准普通家庭的实用需求,同时坚持核心技术的自研,凭借规模化的生产把成本一压再压。每一份成功背后的故事,都不简单。他们刚刚公布的简直“豪华到不行”的D19车型,就是一个经典的博弈样本:价格亲民VS高科技投入、成本控制VS利润承压、贴近大众VS迈向高端。老实说,这路径看起来像是走钢丝。

想象一个画面:站台上的朱江明身着一身挺括的杰尼亚西装,这样的标志性装扮售价约等同零跑T03的一台车。他对着镜头侃侃而谈:“我们要做汽车界的优衣库!”看起来雄心勃勃,但,把车做好性价比固然是赢取市场的核心,但如何让家家户户都掏腰包买单?优秀供应商、新的技术平台以及诱人的价格,这一切能否拼出一个双赢的局面?

“朱江明与杰尼亚:打造零跑汽车的奢华新标杆”-有驾

要想理清零跑的新故事,我们得从头说起。成立于2015年的零跑汽车,刚开始并不算“领跑者”,一度被认为是新势力里的“后进生”。直到近年来,零跑开始一场“逆袭”大戏。它的突破口在哪里?关键就在两个字——“便宜”。其他新势力好像拼了命往高端市场冲刺,价格直追特斯拉;零跑却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不到10万元的电动车T03,成为无数年轻人“人生第一辆车”的首选。

再比如零跑C01,一推出便主打高性能配置,搭载智能化座舱,但售价依然不到20万元;相比之下,在这个价位区间的特斯拉Model 3早已涨价到20万以上。凭借这样的“优衣库”打法,零跑的销量开始一路高歌猛进。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零跑累计销量突破39万辆,同比增长128.8%。他们连续7个月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

“朱江明与杰尼亚:打造零跑汽车的奢华新标杆”-有驾

但这就是全部的故事了吗?有业内人士指出,零跑的盈利之路并不容易。它上半年先亏损1.3亿元,尽管后续实现了小幅盈利——0.3亿元,但这些微妙的数字背后,说明了零跑的盈利模式仍然在摸索中。究竟今年能否跨过全年盈利的门槛?这也许是个值得关注的买点。

就在零跑一路高歌时,也不能忽视背后的风险。摆在零跑汽车面前的,依然是一场和时间的博弈。从成本控制到技术研发,再到品牌形象的打造,每一项挑战都恍如巨石。而最近发布D19车型的动作,似乎揭示了零跑正准备把“亲民”与“豪华”两个几乎完全对立的标签硬生生捏在一起。

“朱江明与杰尼亚:打造零跑汽车的奢华新标杆”-有驾

但这个策略,真的行得通吗?智驾系统领域,零跑仍难出人头地;与在高端市场经营多年的“老炮”比拼品牌号召力,目前来看也非易事。即使D19选择30万以内的亲民定价,这个入门价也远高于零跑此前“擅长玩的”价位段。而主要的受众,从支撑它销量爆发的年轻消费者,到能接受更高价位的中产消费者之间的跨度,真的如此容易跨越吗?

在D19的发布会上,零跑掌门人朱江明提到了“豪华低价”,再三强调“优衣库式的汽车定位”。看看站台的那些供应商阵容——高通、博世、宁德时代……一个比一个烧钱,谁能保证这样的“平民价格”真能支撑住高利润的压力?零跑似乎一再努力证明注资和技术可以成为“支点”,撬动市场,但心底的一丝隐忧却如影随形:如此大规模拿下巨头技术合作,头顶又喊着“自研”的旗号,零跑有多少胜算?

就在质疑声四起之际,零跑祭出杀手锏—— “全域自研”模式。不同于多数品牌主要依靠供应商方案,零跑将手伸向电驱、电控、座椅、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甚至直接打出“三电”系统成本降低数千元的亮眼牌。别家新势力车企常年对供应商依赖,而在过去一年中,零跑还自豪地宣布,自己生产的空调压缩机和汽车座椅不良率比供应商低,还更划算。

这样看起来,零跑打得是更长远的算盘:通过高度集成降低成本,同时储备关键技术,在未来未雨绸缪。但这也放大了零跑“家底单薄”的问题,研发预算过低、技术落后依然是它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看似低廉的价格,真的靠“自产”就能从容应对未来的巨头竞争吗?零跑似乎还需在盈利模式上找到更多突破口。

一些新障碍也随之浮现。比如消费者对零跑的质疑集中在:30万的豪华车型,是否真能打动习惯了高端品牌的用户?能不能用“优衣库价格+杰尼亚技术”黏住市场的深度消费群?而在智能驾驶方面,零跑的短板依旧是“路还远”的研发投入。尽管朱江明信心满满,但大环境下的“马太效应”也让零跑一样面临压力。在智能化、电气化转型加速的过程中,迭代有时候简直是速度的“游戏”,落后一步或许就是永远的遗憾。

还有品牌问题。零跑过去几年建立起的“接地气”品牌形象,在D19准备进军高端市场时,反而变成一块沉重的包袱。市场会愿意为它的“高性价比”支付额外的溢价吗?中产消费者会愿意为一辆“优衣库式的车”买单吗?都还是未知数。

零跑汽车这些年来走了一条颇具颠覆性的路。朱江明用杰尼亚和优衣库的对比深刻展现了零跑的逻辑——不做高贵冷艳的奢侈品,而是做服务大众的实用产品。这种思路在面向年轻人乃至普通消费者时,是有一定吸引力的。随着D19的推出,零跑试图打高端的算盘却引人深思。这种要走优衣库路线又试图挂上一点儿“杰尼亚”牌子的策略,究竟能打动消费者吗?豪华成本低低不下,如何做到又豪华又亲民?今天或许还没有答案,但问题终究会浮出水面。

“优衣库+杰尼亚”的混搭逻辑到底能站住脚吗?零跑汽车能否在豪华技术和亲民定价中找到平衡点,成功实现在高端市场的突破?还是会重蹈某些新势力的覆辙,终究逃不过高研发投入与低毛利的矛盾,黯然离场?欢迎在评论区表达你的独到见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