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5 号尚界 H5 开启预订。据说 “月销 4 万可能都保守”。这话听着提气,但懂行的都知道,这里头水太深。今天咱就扒扒这台车背后的猫腻 —— 不是吹它多好,是聊聊它到底能不能成,华为和上汽这对 “强强联合”,到底是真合作还是互相算计。
一、“对等联合”?其实是互相捏着对方的软肋
谁都知道华为跟车企合作有俩模式:跟赛力斯是 “智选模式”,华为说了算;跟奇瑞是 “HI 模式”,就卖个智驾技术。到上汽这儿,突然变成 “50%+50% 对等联合” 了。你以为是华为变大方了?错了,是上汽硬气。
2024 年初刚接触时,华为想照样搞 “智选”,让上汽只负责生产。上汽直接拒了 —— 你当我是赛力斯?我年销 500 多万台,有自己的三电、自己的工厂,凭啥当你代工厂?最后僵了俩月,才搞出个 “联合研发中心”:上汽造车身、管供应链,华为搞智驾和座舱,连品牌都得挂 “尚界 H5・华为智选” 双标。
说白了,华为是没办法。2024 年智能汽车业务亏了 80 亿,急需上汽的 3000 多家 4S 店和临港工厂(自动化率 99%,比问界的厂靠谱多了)帮它冲量。而上汽呢?智能电车占比才 18%,比行业平均低 7 个点,急需华为的技术撑场面,顺便偷学两手适配经验,为自己的斑马智行系统铺路。这哪是联合,就是互相借势,哪天一方翅膀硬了,说散就散。
二、月销 4 万?产能和竞品先给它泼盆冷水
上汽说 “月销 4 万保守”,依据听着挺像回事:问界 M5 卖 2.8 万,荣威 i6 MAX 卖 1.5 万,15-20 万市场每月有 8 万需求。但你忽略了俩致命问题:产能和竞品。
先看产能,临港工厂虽说设计月产 4.17 万,但华为的 MDC 810 智驾域控制器,每月才产 3.5 万台。也就是说,想卖 4 万?除非有 5000 台是没智驾的低配版。可低配版 15.28 万,没了华为智驾这个核心卖点,谁买它?不如去买比亚迪海豹 07。
再看竞品,比亚迪都快把刀架到脖子上了 ——9 月要出海豹 07 鸿蒙互联版,才 15.48 万,就比尚界 H5 贵 200 块,还带更长的续航(600km vs 550km)。小鹏更狠,G6 直接降 1.5 万,低配 16.48 万,还送终身智驾流量。15-20 万市场现在 TOP3 加起来才 5.5 万月销,尚界 H5 想吞 4 万?除非把比亚迪、小鹏的用户全抢过来,可能吗?我看悬,首月冲个 2 万撑死了,后续大概率掉回 1.5 万上下。
三、15 万华为全家桶:是真香还是 “残血版” 套路?
最吸引眼球的就是 “15 万多华为全家桶”。中配 15.98 万,鸿蒙 4.0、高速 NOA、手机互联都有。但你细品,这就是个 “残血版”:城区 NOA 得加 2 万,中控屏比智界 S7 小 1.2 英寸,连华为 VR 眼镜都不支持。
更坑的是生态绑定 —— 你要是苹果用户,对不起,手机钥匙、无缝流转这些功能全用不了。2025 年国内苹果用户占 20% 呢,这部分人直接被排除在外。华为美其名曰 “技术普惠”,其实是用 “核心功能保留 + 非核心减配” 的套路,既拉低起售价,又留着升级的赚钱空间。
你想啊,北方用户冬天续航得打 7 折,尚界 H5 只剩 385km,一周通勤加周末出游刚够。要是海豹 07,折完还有 420km,心里多踏实?所以这 “全家桶”,看着香,实际用着可能处处是遗憾。
最后咱聊句实在的:尚界 H5 这台车,是华为和上汽各自战略里的一颗棋子,不是为了造 “神车”。对用户来说,别被 “强强联合”“月销 4 万” 的话术绕进去,先看看自己是不是鸿蒙用户、能不能接受减配智驾、等不等得起提车(现在订车据说要 3 个月)。你们觉得这台车能火多久?华为和上汽的合作,能撑过 5 年吗?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