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9月第3周的燃油MPV销量榜出来了,我看了三遍,确认了一下日期,不是冥币。
不,这不叫销量榜,这叫阵亡名单。
整个榜单的氛围,就好像凛冬已至,夜王带着异鬼军团来你家门口开party,而你手上只有一把生锈的西瓜刀。突出一个字,惨。两个字,绝望。
整个市场就两款车销量破千,还是丰田家的赛那和格瑞维亚。这哥俩加起来卖了三千多台,跟传销似的,卷走了市场上仅剩的一点点阳气。
为什么它们还能活?
这是一个玄学问题。买丰田的人,本质上不是在买车,是在买一个“开不坏”的信仰图腾,一张贴在脑门上的平安符。他们对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毫无兴趣,他们要的就是一个巨大的、不会说话、不会死机的、能拉七个人的诺基亚。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不是消费者,他们是香客,丰田就是他们的赛博寺庙。
但寺庙之外,全是乱葬岗。
曾经的神,别克GL8,本周销量844台,直接跌出前三,排名第四。
这已经不是滑铁卢了,这是直接从马里亚纳海沟自由落体。要知道,GL8在过去二十年里,就是商务MPV的“道”,是唯一的真理。
我作为一个跑过不少业务的中年人,讲真,当年你要是开个别的车去接客户,那感觉就像穿着拖鞋去面试,自己都觉得心虚。GL8就是那个年代的西装,不管合不合身,穿上就对了。它的价值不在于机械素质,而在于它是一个社交符号,一个移动的任意门,坐进去就能谈成几百万的生意。
但现在,时代这套西装,不合身了。
不是GL8变了,是买它的人,和坐它的人,都变了。老板们开始坐进理想L9里做大保健,哦不,是按摩。客户们觉得电车的静谧性才是新时代的豪华。GL8的“玄学”光环,正在被新能源的“科技”光环无情驱散。它就像一个曾经的雷电法王,现在发现所有人都用魔法免疫的装备了,电谁谁没反应,这就很尴尬。
往下看,更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展。
本田奥德赛,四百多台。传祺M8,勉强守住前三,但销量也破不了千,像一个在丧尸围城里死守最后一扇门的勇士,突出一个悲壮。
然后,重量级选手来了。
起亚嘉华,本周销量,21辆。
21辆!起亚是疯了吗?这还卖个什么劲儿啊!
一个月卖的还没我家楼下便利店一天卖的饭团多。三体人看了这数据都得从脱水的状态气活过来,大喊一声“这是什么行为艺术”。讲道理,这21位车主应该建个群,大家都是过命的交情,比那些买几万台的所谓热门车车主关系铁多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在停尸房里做法事的道士,对着一堆铁皮念叨着它们的前世今生。
还有大众威然、上汽大通G90、嘉际,这些名字你可能听过,也可能没听过,不重要,因为它们的销量都是两位数甚至个位数,基本等于不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这个市场的多样性——多样的死法。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突然之间,燃油MPV就集体心态崩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游戏规则被改了。
这不是什么存量竞争,此消彼长。这是掀桌子式竞争,是降维打击。
新能源MPV的出现,尤其是那帮新势力,它们根本不跟你聊三大件,不跟你聊历史底蕴。它们上来就问你:冰箱要不要?彩电要不要?沙发要不要?零重力座椅要不要?我车里能K歌能按摩能开会,你行吗?
如果说之前新势力是把燃油MPV的蛋糕端走了。那现在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最好的防御不是进攻,是直接把餐厅爆了,然后跟你说,来我们新开的元宇宙餐厅吃饭吧,这里有全息投影和分子料理,你那套刀叉理论已经过时了。
说真的,我每次看到MPV都觉得像个移动的压缩毛巾,一拉开全是人,有点窒息。但现在的新能源MPV,愣是把一个压缩毛巾做成了移动的IMAX包厢。就问你怕不怕?
是是是,丰田是可靠,是省油,是开不坏。但这种坚持,在今天看来,就像一个老大爷非要在电梯里打太极,不是说不行,但就是有点不合时宜,甚至有点行为艺术。大部分香客的信仰,在“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物理攻击面前,就是金钟罩铁布衫遇到了激光炮,防不住的。
所以,燃油MPV的出路在哪里?
别闹了。
这根本不是调整产品策略,优化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在《道诡异仙》的世界里,你跟心素讲逻辑,下场只有一个,就是被它当场消化掉。现在的车圈就是一本活的《道诡异仙》,所有旧的逻辑和经验都在失控。
对于这些吊着一口气的燃油MPV来说,最好的出路可能就是“不装了,摊牌了”,然后把生产线改成生产老头乐。毕竟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而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已经不存在了。这阵亡名单,下周只会更长。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