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冲击300万辆,极氪银河新车年内扎堆上市
今年夏天的热浪还没褪去,7月30号那天,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又在会上扔了个“重磅”:目标300万。开会地点没记住,但群里讨论炸开锅——这不是小目标。尤其是下半年要上五款全新智能电混车型:极氪9X、领克10 EM-P、银河A7,还有M9……听着就够忙活的。
其实前阵子桂生悦还在2024业绩会上提过“拐点”,意思是给明年留点余地。这回倒好,不藏着掖着了,就奔着销量拼命加码。有人私下嘀咕,这么卷的市场,还敢涨到300万,是不是有点太自信?但细琢磨,今年吉利这架势,还真不只是嘴上说说。
我一个做汽修的小兄弟,说现在修银河系列进厂率都高起来了,不是坏,是买的人多。他店里6月光星愿保养单就刷出来一大摞,“比去年旺多了”。数据也摆那儿,上半年总销量140.92万辆,同比涨47%。新能源主力军——银河,上半年卖出54.84万辆,这已经超全年计划一半多。“老哥你想啊,”他边拆空滤边念叨,“再这么搞到年底,一百万轻轻松松。”
星愿6月破4万台,上半年20来万;E5和星舰7 EM-i每个月都能拉满1万+。“我们师傅圈里传,新出的几款配置贼花哨,有个什么‘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9方案,说得跟飞船似的。”可实际用下来,有车主反映雨夜识别还是有盲区,不过升级快,两周推一次包。“买爆款就是图省心,但冷门功能你问十个人九个不会用。”群友小林吐槽,他觉得语音助手常断线,比上一代强不了多少。
新车效应是真管用,下半年这些新品铺开,估摸能带来15-20万辆增量空间。粗算一下,仅银河和极氪两块,就差不多锁定25-30万增长。这种高低搭配,也难怪他们底气足。我家隔壁老李头本来看中合资SUV,现在直接转投国产高端版,他说:“售后近,在镇上随时保养,比进口件等三周强。”
国内打得火热,其实海外也悄悄发力。今年上半年海外卖出去18.4万辆,其中6月单月就四万零十一辆。不少人觉得离全年46.7万个目标还有距离,可印尼、意大利啥的一波接一波布局起来,很快补齐缺口。据邻居二叔讲,他外甥女嫁英国去了,说最近伦敦街头看到不少EX5跑出租,“外观挺唬人的”。
欧洲市场要求严苛,他们特意弄左舵版,还有针对东南亚加强后排空调这些“小动作”。下半年的出口车型覆盖轿车SUV各种价位段,我看了一眼配置表(销售顺嘴提),海外版本标配胎压监测和紧急制动系统,比国内入门型厚道些。有师傅吐槽:“国外油品一般,对混动适应性考验大,希望别出幺蛾子。”
渠道建设也是拼命赶工,下半年要新增三百家销售网点,到年底全球1100多个,包括德国法国越南马来西亚中东……体验中心交付站啥都有。据汽贸朋友八卦,本地KD组装厂成本压得很死,现在印尼非洲都有基地,自产自销灵活不少。
如果说产品矩阵与出口拓展是明面上的牌,那体系能力提升才是真正让人服气的地方。我记得早些年帝豪刚出来那会儿,大伙只认它便宜耐造;后来博瑞博越又把品质感往上一推,再到现在全面架构造车,每一步都是踩准节奏。今年2月份极氪收购领克51%股份之后,两品牌协同更紧密,高端纯电技术互通有无。有技术员私聊我:“800V平台、电池采购价格直降12%,这玩意规模效应显现出来就是不一样。”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就是研发效率提升明显,据内部师傅透露,今年单车研发成本下降15%。雷神电混8848芯片这种核心部件,现在不仅旗舰车型,全系慢慢普及化,用料讲究但摊薄成本,小城市维修站备件压力也减轻很多。“以前遇见异响只能返厂等配件,现在市区仓库直接调货。”老技师张叔摇头感慨,这几年变化真大。
新东西也免不了小毛病,比如Flyme Auto座舱系统更新频繁,有时候OTA升级卡壳影响导航,但厂家响应速度确实快,不像某些合资品牌拖拉。一位老司机专挑这个话题埋怨过两句,又忍不住夸一句自动泊车好使,在拥堵路段帮他省心不少——不过偶尔遇见复杂停车场还是手动靠谱些,这是经验之谈。
眼瞅着五款新产品扎堆上市、海外渠道铺满地图,再加上下游供应链砍价能力增强,今年冲刺三百万辆,好像真不是吹牛皮。但我身边那个去年刚换星舰EM-i的小姨夫已经琢磨起二手行情来了,他怕年底换代以后折价太狠,让我帮忙留意收购价,看是不是趁热打铁先脱手……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