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买一台六座全尺寸SUV,六个大人一车装得下,还带按摩、带大冰箱、带大彩电,什么感觉?这不是谁家在做慈善,也不是设计师哪天突然开窍,而是奇瑞风云T11在成都车展现场给大家甩了一记猛料。敢自称“国产揽胜”,风云T11是奔着搅局去的。
直奔主题。2023年8月27日,成都车展前夕,奇瑞把这台号称要重新定义家庭豪华出行的SUV推到聚光灯下,风云T11这波操作怎么看都奔着“卷死同级对手”来的。25到30万的预售盲订区间,亮出的却是全尺寸车身,六个按摩座椅,高阶智驾、激光雷达、超大全景天幕,还有说出去倍儿有面儿的吸顶大彩电,还有家用冷暖冰箱。你要坐的舒服、要拉全家、要科技配置拉满,奇瑞同时喊出一句口号:我有的你都能用上,关键还不贵。
要说价格,这车直接把50万级对手拉来比。理想L9、问界M9、领克09插混,哪个不得比T11贵一大截?奇瑞不是没信心卖高价,而是觉得“豪华”不该只是品牌溢价那点花活。什么高级电动座椅、什么隔音玻璃,全都像不要钱似的一股脑儿堆上去。这年头买家用SUV,大都害怕花了高价什么都没有,T11直接一步到位,“全给你配齐了”,这才叫真会宠粉。
设计这方面,T11主打一个“气场”。前脸封闭、直瀑式镀铬饰条,看着有点像揽胜星脉账本,悬浮式车顶、双色车身再给你来点时尚感。车顶上激光雷达和侧面摄像头一装,科技氛围直接拉满。有彩灯、有摄像头、有镀铬,看着高级,有人说像国外大牌,也有人吐槽有点太用力。但在这个价位上,审美买单的总有,抓住家庭头牌和面子的心理也说得过去。
空间,才是真正的杀手锏。5205毫米长、3120毫米轴距,三排座椅不是“充数”,而是成年人也能随便伸腿,二排独立座椅还能调节腿托搞零重力。第三排不是什么“儿童监护席”,中等身材大人长途坐着也不憋屈。一家几口、带老人、拉点行李,后备厢能扩到接近一立方米,这才是全家真正用得上的家用SUV。多层隔音玻璃,不怕闹,孩子老人都能舒服睡一觉。
再说动力,这台T11用的是1.5T增程混动。说白了,发动机带发电,电驱拉车,兼顾纯电平顺和长途无忧。33.68千瓦时和39.92千瓦时两种电池包,对应纯电170和180公里,综合能开到1400公里。快充的话,19分钟就能补一半电量。油耗呢,馈电也才5.2升。跑得远不怕续航惊喜,小电池好管理,但有人一看纯电里程就犯嘀咕——现在动辄插混都是三四百公里,这才180,是不是太保守了?
纯电180公里,大约就是城市里一天来回够用,家里有充电条件还挺省钱。可是路上插混竞争对手各个动辄200、300往上飙,奇瑞为什么不多塞点电池进去?网上争议有,和减肥一样,电池大了,体重重,空间小,还贵。T11走的其实是增程现实主义:看重用电省钱、但不能因为追求续航无底线加成本,日常通勤纯电走,跑长途发动机兜底。这和北京上海这些城市上班族的真需求倒还真挺对路,毕竟增程就是“不怕你没电,不怕你怕电贵”。
话说回来,技术路线不新鲜,但奇瑞的执行力确实让人佩服。T11连安全配置都拉到满格。11个安全气囊,连后风挡都安排上,2000兆帕高强钢、50吨抗压电池包。智能驾驶上,城市内可用的高阶辅助、泊车记忆、激光雷达一应俱全。不过大家都清楚,中国车企智能化功能现在卷得厉害,发布会说得天花乱坠,交付初期能不能真“无BUG”,软件体验流畅不流畅才是检验真章的关键。毕竟车不是手机,不能用“后期更新再说”这种套路糊弄人。
市场定位,自然不只靠低价。奇瑞向来是“技术宅”,风云T11这次直接从10-20万区间跃升到25万以上,也算是品牌转型的标志动作。正好赶上国内六座全尺寸新能源SUV蓄势待发,理想家用、问界智能、领克玩驾控,T11既不靠尤里卡原创新造型,也没拿什么网红配置炒噱头,直接在产品体验和价格杀伤力上开卷,这招简单粗暴又实在。
回头看看对手。理想L9已经成了奶爸的“标配梦中情车”,车辆尺寸、空间配置不输外资,但价格一分都不含糊。问界M9靠着智能座舱和华为生态加持,还没上市就预定火爆,已经拉高了家庭用车智能标准。领克09则是喜欢开车又要空间的年轻人新宠。风云T11这次火力全开,是要把这些“卷王”都叫来一起斗舞,有点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意思。
当然,谁来买这款车,其实才是最大悬念。家里真有六位大人常年出行,其实并不多,但现在大家都讲究“多一层保险、空间留有余地”,T11这种“一步到位”,把原本只能在五六十万车型才能见到配置拉下来,总归有它的市场。也不能排除有人就是冲着“国产揽胜”冲进来,毕竟开着个看着像百万级SUV的大块头出门,怎么说都有面。
至于180公里的纯电续航到底够不够,这事还得看谁用。家里有私人充电桩的,每天上下班三十里地,早上满电,中午溜达个商场,晚上回家插充,一周充两三次没压力。要是嫌麻烦,直接油箱加满,综合1400公里,这比不少纯电车跑远路靠谱多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实际上用车焦虑感被大幅度化解。你要是真想追求纯电三四百公里,市面上现有新能源SUV也不少,这里T11压根没和大电池车型正面刚,就是主打一个理性、够用、不虚张声势。
说到底,T11的诞生是一种“厨房经济学”。你想做菜不嫌锅大,但买锅的钱得咂摸着花。奇瑞精算盘打得明明白白,用户口袋里的票子也要花得踏实。纯电奔不上天,但电动的便利和省钱全保留,油的耐久没人能比,智能座舱全数码时代达标。配置往里怼,空间做大做清爽,就是要和同级别的奶爸车、智能王牌去博一把。
当然,市场啥都不缺,就是不缺争议。有人说T11的设计太像揽胜,是“东施效颦”,也有人觉得买同样配置都得加好几万,何必和钱过意不去。争高端、拼技术、卷定价,归根结底消费者要的无非三样:安全第一,空间够用,价格实惠。谁能把握好这条主线,市场就会自然给他饭吃。
有意思的是,奇瑞的野心一点都不藏着。过去风云系列连10万都舍不得溢价,这回T11却敢往30万顶上冲,这年头“自信点,价格标高点”的精神在线。怎么说呢,国内车市已不是当年一穷二白,大家看车、买车更懂分辨核心竞争力和“花拳绣腿”,最后总是好产品把路走宽了。
但也得承认,作为新加入高端大家庭的选手,T11要想彻底站稳脚跟,还得面对售后、服务、品牌调性这些“肉眼不可见”的考验。硬件上拿到“高配置低价格”的标签容易,稳定耐用与舒适体验却更考验厂家的基本功。
最后再说一句,风云T11这番做派就像大街上的“高配国产轿车”:靠性价比、靠实际体验赢得口碑。究竟能否从热度变现成销量,还看奇瑞在用户体验和服务体系上下多少笨功夫。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也只有诚心做产品、脚踏实地干实事,才能最终在这场全新家用SUV之争中笑到最后。
所以,新车多,选择看清,实用比热闹更长久。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