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高呼“反黑”翻车,官媒怒批:别让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变最后一台
当一家车企的掌门人站在行业峰会上不谈安全谈“黑公关”,这场危机公关就已经彻底失败了。
2025年10月16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的演讲台上,突然调转话锋,痛斥“黑公关”对企业的伤害。这个精心设计的桥段,本想为三天前成都事故中陷入舆论漩涡的小米汽车转移焦点,结果掌声在现场尴尬地顿了一下——然后彻底在社交媒体上炸了锅。
“用‘黑公关’来污名化公众对安全问题的核心关切,简直离谱。”《浙江日报》这篇刷屏的评论,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更狠的是第一财经的标题:“别让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变成最后一台”。这话扎心,却精准命中了公众的恐惧。
看看成都事故的救援细节就懂了。现场救援人员用拳头砸、用石头撬,那扇藏着隐藏式门把手的车门纹丝不动。火势迅速蔓延,最终吞噬了一切。这不是小米第一次出事——2025年3月的安徽事故,同样碰撞后爆燃、同样车门无法打开。半年两起严重事故,同样的致命剧本。
更讽刺的是,工信部在2025年9月24日刚刚发布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要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要求必须保留机械释放功能。这份即将落地的法规,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那些只顾“颜值”不顾安全的设计脸上。
而雷军选择了最糟糕的应对策略。在事故调查结果未明之时,不谈如何改进安全设计,反而把公众质疑统统归为“黑公关”。这种操作试图把产品安全问题偷换概念成舆论攻防战,结果只能是引火烧身。
我实在想不明白,当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企业声誉同时摆在桌上,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先去堵别人的嘴?那些在评论区里高喊“支持雷总、起诉黑子”的狂热粉丝,难道真的觉得两条生命的代价,比不过一个品牌的“面子”?
说到底,汽车不是手机。死机了可以重启,撞车了没有第二次机会。车企可以追求科技感、设计感,但当最基本的开门逃生都成了赌概率的俄罗斯轮盘,再炫酷的创新都是空中楼阁。
现在压力全给到了小米这边。是继续用“黑公关”的盾牌挡箭,还是老老实实召回整改,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这场大戏,全国消费者都在等着看结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