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方向盘这玩意儿,现在已经不是方向盘了,它是个许愿机,也是个重症监护室的生命体征监测仪。
你摸着它,就约等于给你的车做CT、验血、看脑电波。现在这帮新势力不务正业,天天琢磨怎么在方向盘上给你装屏幕、搞加热、塞Nappa皮,恨不得让你在上面直接开一盘王者荣耀。但他们忘了,方向盘最古典、最核心的功能,是“报丧”。
对,就是报丧。它用一种极其原始的物理方式,也就是抖动,来告诉你这台钢铁压缩毛巾,心态又崩了。
比如第一种,踩刹车的时候方向盘疯狂打摆子,抖得你以为是雷电法王杨永信在你方向盘里开电疗,给你治疗网瘾。这时候你慌了,心想是不是刹车系统要原地飞升,带你一起去见太上老君了?是不是ABS泵准备自爆了?坏了菜了,我贷款还没还完呢。别慌,大概率就是你那俩前轮的刹车盘,那俩大铁锅盖,被你踩变形了,踩成了波浪薯片。你去修理厂让师傅给你“盘”一下,上机床给它来个物理超度,磨平了,就完事儿了。几十块钱的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第二种,更玄学。车都没动,原地启动,方向盘就开始高强度帕金森,抖得你手麻,感觉这车不是烧油的,是烧柴油的,还是拖拉机厂倒闭前最后一批的残次品。你第一反应是,完了,发动机要炸了,变速箱要裂了,是不是昨天没给车位上那个土地爷烧香?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第一次遇到这事儿的时候,差点把保险公司的电话都翻出来了。结果开到修理厂,师傅叼着烟,拿个手电筒照了半天,然后轻描淡写地说,机脚胶,换一套,三百。那一瞬间,你的世界观是崩塌的。你以为自己得了道诡异仙里的绝症,五脏六腑都在移位,结果医生告诉你只是脚气犯了,喷点达克宁。什么叫机脚胶?就是发动机和车架之间的那个减震橡胶垫,它就是个和事佬,是发动机和车架这对暴躁夫妻的婚姻调解员。调解员累了,辞职了,那可不就硬碰硬,天雷勾地火,日子不过了,房子都给你掀了。
第三种,高速上,开得越快,方向盘抖得越带劲,仿佛握着一个通了电的筋膜枪。你感觉自己不是在开车,是在驯服一头得了癫痫的比特犬。你开始思考人生,遗书怎么写,银行卡密码要不要告诉副驾那个正在刷短视频的傻子。这时候,你的脑子里闪过的都是发动机炸缸、变速箱解体、车轮跑飞的史诗级灾难片。但现实往往很骨感,大概率,就是两件事:要么你轮胎不知道在哪磕了一下,长了个包,跟人一样,气不顺就长疖子;要么就是该做动平衡了。什么叫动平衡?我给你翻译一下,就是给你的轮子做个“端水大师”资格认证。这边重了,那边就贴块小铁片,主打一个雨露均沾,维持一种脆弱的平衡。这技术含量,可能比我妈包饺子都低。
说到动平衡,我就想起小时候玩的四驱车,给轮子塞海绵,一个道理。唉,那时候的快乐真简单,不像现在,连车抖一下都得发个朋友圈问问。
当然了,我必须强调,作为一个被特斯拉教育过的前车主,我深刻理解了品牌玄学。有些品牌的车,方向盘抖动那不叫抖动,那叫“路感清晰”,那叫“纯粹的驾驶乐趣”,那叫“赛道基因的传承”。你觉得抖,是你自己修为不够,是你没有领悟到品牌的灵魂。当你的信仰足够充值的时候,抖动就变成了和车辆的共鸣,是人车合一的呼吸。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还有一些小问题,比如方向盘时重时轻,跟女朋友的心情一样难以捉摸,那可能是万向节不行了,换一个;打死方向盘有异响,吱吱呀呀跟闹鬼一样,先看看助力油是不是少了,皮带是不是松了,都是小场面。车跑偏?你先别急着去做四轮定位,先去测测胎压行不行?左边胎压低了,它肯定往左边跑,跟人一样,哪边有气哪边横。
真他妈的烦,现在造车的天天吹百公里加速,吹智能座舱,最基本的机械素质一塌糊涂!
所以这些知识,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按摩。让你在面对车辆给你打出的死亡闪烁时,不至于第一时间就准备卖房修车。车这玩意儿,真没那么容易坏。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吓自己,然后被修理厂的师傅一把子薅住,给你来个豪华套餐。你这张脸都懒得保养,车倒是一天不检查就浑身难受,这是什么精神?这是韭菜的自我修养。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修车这事儿说得跟修仙渡劫一样,是不是有点太中二了?但是讲真,你不觉得很贴切吗?面对未知抖动的恐惧,和面对天劫的恐惧,内核是一样的。
所以懂这些到底有啥用?其实也没啥大用。因为当你真的遇到问题时,你大概率还是会颤抖着掏出手机,打开APP,输入:“方向盘抖动,车要炸了,在线等,急!”然后看下面一万个比你还慌的评论。所以说,相信科学,相信经验,最后都不如相信大众点评上修理厂的评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问就是也曾一把辛酸泪。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