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ega销量逐月上升,9月突破3200辆排第九,慢慢赢得消费者认可成为MPV市场中最具特色的产品

理想mega的销量好起来了。自从4月份开始,它的销量像搭上火箭似的,一个月比一个月多。真的是挺不容易的事,尤其在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车企都在折戟沉沙。你问我怎么知道的?我也翻了翻行内的数据,估算一下,4月可能才勉强过千,到了8月份,涨了一倍多,到了9月份突破了3200辆。这数字不算大,但在MPV市场里,已经算是扭转了之前被嫌弃的局面。

你理想mega之前可是被黑得很惨的。有棺材车的梗,挺难听的。一开始,价格高、空间大、油耗高,这几个标签贴得挺死的。等我细琢磨,mega的定位其实挺聪明的——插电混合、空间宽敞、科技感强。可是别的小白可能只看到外形油腻,忽略了背后的电池技术、研发成本、供应链的博弈。

理想mega销量逐月上升,9月突破3200辆排第九,慢慢赢得消费者认可成为MPV市场中最具特色的产品-有驾

我记得,看新闻说,理想在供应链上投入挺大。虽然疫情期间供应链有点卡壳,但理想还是找到了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用国产电池+国产芯片,减少对外部供应的依赖。这就像作饭一样,菜谱要调好比例,要用新鲜的配料,不能难为厨师。供应链断裂,车厂就等着闹笑话。理想的这套厨房挺聪明,也算是自给自足了一半。

这事儿让我想起,有人跟我抱怨,说渠道太难铺。你知道吗?我跟朋友打个比方,车企的渠道就像我们常去的菜市场。前几年,菜贩子都挺仰仗关系,货都挂在谁家摊子上。到后来,线上买菜兴起,传统渠道被挤压一部分,变得非常碎片化。理想算是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把菜摊分散到每个角落。

理想mega销量逐月上升,9月突破3200辆排第九,慢慢赢得消费者认可成为MPV市场中最具特色的产品-有驾

你难免会问:这样真的有效吗?我自己试了一下,去年底买的理想mega,刚开始,销售顾问还担心我不了解车,反复给我讲特斯拉、比亚迪的事。我倒没意外,毕竟品牌少人熟悉。真的用起来发现,mega的空间确实大,后排腿部空间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接近两米坐姿还挺舒坦,比别的合资MPV多出不少。

一说到用户心理,买车最怕选择困难。我发现,很多人都喜欢试一下,特别是看中那点个性。有朋友说,买车还得看后端保值率。你猜猜,这个数据我粗算过,mega大概保值率在33%左右,跟别克GL8差不多,但我觉得,消费者更多看重是是不是我喜欢的那一款车。这个,扎根于他们的实际需求:一个家庭的空间、科技体验、油耗表现。

其实我还有个疑问:是不是我假设的太局限?理想整体的技术成熟度还没有到极致。毕竟,研发成本高,技术难题多,特别是在新能源车辆的适配和质量控制上。我估摸着,他们也在不断调试。就像你叠被子,越叠越整齐,不能光看成品,还得耐心叠一段时间。

理想mega销量逐月上升,9月突破3200辆排第九,慢慢赢得消费者认可成为MPV市场中最具特色的产品-有驾

顺便说一句,最近我还翻了下照片,是上个月我朋友的房车聚会,他那台老款MPV在路上怠速冒黑烟,我心想,这个行业真心不容易。车子出厂时,工人一天能装好几台,但你装到上路,还得养着,用料上的差别可不是说说而已。

理想mega的慢慢赢得认可,是不是因为它在细节上做得更到位一些?比方说,车内的隔音、油耗、空间布局。尤其你比较过同价位的产品,会发现差别其实挺明显。别的车可能空间大点,但油耗高出一截,或者配置少点。反过来说,mega比竞争对手多花了点成本,换来的是更能打动用户的点。

理想mega销量逐月上升,9月突破3200辆排第九,慢慢赢得消费者认可成为MPV市场中最具特色的产品-有驾

对了,刚才我还翻了个相册,看了辆科技感满满的新款车,内饰都是大屏,操作还挺顺畅。可惜单看前脸,感觉还没有征服大家的气场。难怪用户会挑剔——买车不是买两天,要用好几年,哪个不是长跑?

下一步你觉得,理想是不是还得在品质上再突破点?还是说,市场上的声音太复杂,能一边推进技术,一边应对用户多变的需求,已经很不容易了?我闷头想,这个行业,线性发展可能早就过时了,貌似要学极限运动——不断调整,不断试错。

理想mega销量逐月上升,9月突破3200辆排第九,慢慢赢得消费者认可成为MPV市场中最具特色的产品-有驾

这事先按下不表好了,但是我常打趣:你说,未来那款车能让我们真正停不下来的,是什么模样?是不是像那句老话,好看不如好用?或者,消费者的心早就藏了个惊喜,只待被揭晓。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