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小的汽车芯片,正让宝马、大众等汽车巨头面临停产危机。荷兰政府的一纸冻结令,掀起了全球汽车产业的惊涛骇浪。
10月下旬,一场由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争端引发的供应链风暴,正迅速席卷全球汽车产业。随着荷兰政府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并强行撤换中籍CEO,以及中国随之对这家芯片巨头实施出口管制,欧洲汽车制造商可能在未来几周内面临生产线停摆的威胁。
这场危机的种子在2025年9月底埋下。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资产与知识产权长达一年,并强行撤换中籍CEO,由外籍董事接管运营。作为回应,中国随即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暂停其在华70%生产线的运营许可。
01 风暴起源:安世半导体争夺战
安世半导体,这家源自飞利浦半导体部门的企业,是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前三强,其产品覆盖全球30%以上汽车品牌-1。从车载传感器到动力控制系统,安世芯片无处不在。
2019年,中国闻泰科技以330亿元收购安世半导体。然而,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响应美国新规,下令冻结安世半导体的资产以及知识产权。
随后,安世半导体荷兰籍高管要求闻泰科技转让安世半导体股权,把持股比例降低至50%以下,并暂停委派中国籍CEO张学政到职。
更令人意外的是,法院未经庭审,便迅速暂停了张学政的职务,并将闻泰所持安世股权强制托管于第三方。从高管提请到关键裁决落地,全程仅用七天,节奏之快超出常规司法程序。
02 波及行业:汽车制造业拉响警报
安世半导体的供应中断迅速引发全球汽车产业的担忧。该公司控制着全球40%的基本半导体元件市场,是小信号二极管和晶体管出货运量全球第一,逻辑IC全球第二,ESD保护器件全球第一。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紧急警告,若争议无法迅速解决,欧洲汽车产业链将面临至少3个月中断。
该协会总干事西格丽德・德弗里斯指出:“如果没有这些芯片,欧洲汽车供应商将无法生产汽车制造商所需的零部件,从而可能导致车企停产”。
德国汽车行业专家斯特凡・布拉策尔的分析显示,如果未来两到三周内问题无法解决,德国汽车行业的生产线可能就会陷入停滞。
03 紧急状态:车企库存告急
危机迅速传导至全球汽车生产线。大众汽车公开承认,芯片库存仅能维持三周,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已濒临停工。宝马和奔驰的新能源生产线也因缺芯陷入停滞。
据德国《图片报》报道,大众汽车已发布致员工的一封信,告知员工预计将于本周停止主要工厂的生产。大众最受欢迎的高尔夫车型生产线将暂停,还包括途观、途安和探岳等其他在该工厂生产的车型。
北美地区同样不能幸免,福特甚至威胁要追究荷兰政府责任并保留索赔权利。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也正式证实,丰田、日产、本田均已收到芯片供应问题的警告。
04 连锁反应:全球供应链受冲击
安世半导体的供应中断产生了跨行业的连锁反应。中国管制措施出台后,安世半导体的东莞工厂自10月初就开始限制出货,并计划实施“上四休三”工作制。
有工厂员工透露,除了调整工作天数,加班时间也由此前每月70至80小时减少至40至50小时。市场供需失衡迅速反映在价格上。
从10月中旬起,MOSFET与二极管现货库存明显吃紧,车规级产品交期已延长至12周以上。
业内估计,MOSFET与二极管价格可能在第四季度调涨5%至15%,高端车规与工控元件涨幅甚至可能超过20%。
05 转单效应:台厂迎来机遇
危机之中,欧美车厂纷纷转向台湾地区寻求替代供应商。台半、强茂、朋程、富鼎等安世同业近期接获大量强劲急单。
不具名的台厂负责人证实:“欧美车厂积极在对接料号,急单也非常多,库存都在安排出货”。
其中,朋程旗下的48V MOSFET模组需求强劲,产线已全满,正在加速扩建第三条生产线。富鼎等台厂也因产品线与安世高度重叠,陆续接获车用与工控客户的紧急转单。
06 外交博弈:寻求解决方案
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压力,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公开表达与中国谈判的意愿。10月17日,他释放出谈判信号,强调安世半导体对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对话解决争议。
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近日“应约”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电话,就安世半导体等问题交换意见。
王文涛与卡雷曼斯通话时表示,荷方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有关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中方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卡雷曼斯回应称,荷方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警告言犹在耳:“我们迫切需要所有相关国家迅速提出务实的解决方案”。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的仓库里,入库量持续大于出库量,曾经忙碌的生产线如今安静了许多。
而在欧洲,汽车工厂的流水线依然在运转,只是工人们都知道,库存的芯片最多只能维持几周。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期望与中国官员会面,试图破解这场困局,但地缘政治与商业现实交织的复杂棋局,正考验着各方的智慧与耐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