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对着机场大屏懵圈!10个高频航空术语,让你像“老飞人”一样从容出行

点点头像,关注航空微出行,了解更多航空专业术语,

每次赶飞机,总被“备降”“值机截止”“行李额”这些词搞得手忙脚乱?其实掌握几个核心航空术语,就能轻松搞定从值机到登机的全流程,告别出行焦虑。今天就用最通俗的语言,把这些“行业黑话”翻译成你能秒懂的日常用语。

别再对着机场大屏懵圈!10个高频航空术语,让你像“老飞人”一样从容出行-有驾

1. 航班号:你的“飞行身份证”

不是随机的数字组合!前两位是航空公司代码(比如CA=国航、MU=东航、CZ=南航),后面的数字代表航线。比如“MU5101”,一看就知道是东航的航班,不用再对着一堆信息反复确认。

2. 值机:坐飞机的“第一道手续”

简单说就是“办登机牌+托运行李+选座位”的一站式操作。现在不用死等柜台,手机APP提前值机选座,到机场直接打印登机牌或用电子登机牌,省下半小时排队时间。

划重点:国内航班通常提前45分钟停止值机,千万别踩着点到!

3. 登机口&登机时间:找准“上车点”和“发车时间”

登机牌上的“Gate 18”就是你的专属登机口,机场大屏会实时更新信息;“Boarding Time 14:30”不是起飞时间,而是开始登机的时间,一般提前20-30分钟开始,提前10分钟关闭登机口,迟到真的会误机!

4. 廊桥vs摆渡车:登机的“两种方式”

看到登机口提示“远机位”,别慌,只是要坐摆渡车去飞机旁登机;如果直接走通道上飞机,那就是廊桥——前者记得提前穿好外套,露天登机时风可能很大。

5. 行李额:别让行李“超重收费”

买机票时一定要看清楚行李额!经济舱常见“20kg托运+5kg随身”,超过的部分按公斤收费,往往比机票还贵。如果行李多,提前在航司APP买额外行李额更划算。

6. 巡航高度:飞机最平稳的“高速路”

飞机起飞后会爬到8000-12000米的高空稳定飞行,这就是巡航高度。此时气流最平稳,能放心解开安全带活动,也是空乘开始送餐的时间。

7. 湍流:飞机的“小颠簸”,不用慌

遇到气流导致飞机轻微晃动,就是湍流。就像开车遇到小坑洼,轻度湍流完全不影响安全,系好安全带、坐好就行,不用紧张到抓扶手。

8. 备降:飞行中的“Plan B”

如果目的地机场天气不好(比如大雾、暴雨),飞机就会临时降落到附近机场,这就是备降。航司会负责安排住宿和后续航班,不用自己慌着查攻略。

9. 延误/取消:冷静处理是关键

天气、机械故障都可能导致延误,超过2小时可以主动联系航司要餐饮补偿;如果航班取消,免费改签或退票是基本权益,别轻易接受不合理的解决方案。

10. 客舱乘务员:不止是“服务员”

我们常说的“空乘”,核心职责是保障飞行安全——安全演示、紧急情况处置才是主业,送餐送水只是服务的一部分,遇到问题随时找他们,比自己瞎琢磨靠谱。

其实航空术语没那么复杂,记住这10个词,下次再走机场流程,就能胸有成竹不慌张。毕竟顺畅的旅途,从“看懂规则”开始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