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利润暴跌,46亿美元美国建厂背后的市场困局

奥迪利润暴跌,46亿美元美国建厂背后的市场困局

前阵子在车友群里,有人突然发了条消息,说奥迪今年净利润一下子掉了三成多。隔壁老李立马跟了一句:“你看吧,德国佬也顶不住中国新能源这股风。”我一边刷着手机,一边琢磨,这事儿还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

其实早在上个月,大众那头就已经把南京合资工厂关了。现在轮到奥迪,连财报都直白地写着净利润缩水37.5%。据说高管们自己都承认,美国那头加税、企业转型又烧钱,两头夹击下根本喘不过气来。

奥迪利润暴跌,46亿美元美国建厂背后的市场困局-有驾

家门口的路况这些年变得热闹,各种国产电动车穿梭不停。我邻居小刘买了台新势力纯电SUV,每天停车时嘴里念叨:“再不换新能源,都快被油价榨干啦!”想当年他可是铁杆德系粉,如今也开始嫌弃BBA那些老掉牙的配置和油耗。对比之下,国外品牌销量节节败退,也难怪。

奥迪最近动作不断,把布鲁塞尔分厂直接关停,还计划三年内裁7500人。这波操作主要是为了给美国新工厂腾出资源。据微信群里传言,新工厂选址很可能就在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市——大众早几年就在那扎根过。有销售顺嘴一提,这地方一年能造15万到20万辆车,但建设周期怎么也得两年以上,总投资砸下去46亿美元,可不是小数目。

师傅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挣钱哪有容易事?都是刀尖舔血。”美国今年4月起对非本土汽车征收25%关税,本来打算卖过去赚点钱,现在全给税吃进去了。后来虽说降回15%,但还是肉疼啊!不过,美国又搞补贴政策,只要你把生产线搬过去,不光免税,每卖一辆还有补贴到账。这种“胡萝卜+大棒”组合拳,把欧洲不少制造业硬生生拽去了美帝怀抱。

奥迪利润暴跌,46亿美元美国建厂背后的市场困局-有驾

听维修店的小王讲,其实奔驰、宝马私底下也在动手脚,只是没像奥迪这么高调。他还吐槽了一句:以后零部件供应链全乱套,说不定修个德国车配件都得等船运跨洋过海咧!

这么折腾风险可不少。首先就是德国本土就业问题,现在工会天天往总部跑,要求先安置好被裁员工,否则坚决不同意赴美扩张。有一次,我顺道问售后技师,他摇摇头,“这活儿谁接谁倒霉,到时候锅全甩下来。”

还有更麻烦的,用群友的话讲,美国人工成本一点不比欧洲低,而且制造业外迁多年,好技工不好找,新招来的小伙子干活慢吞吞,还爱请假。一条生产线刚装好,经常卡壳——培训费蹭蹭往上涨,那效率也是让人抓狂。不信你问问前几年去墨西哥设分厂的大众,人力问题差点没把项目拖黄喽!

奥迪利润暴跌,46亿美元美国建厂背后的市场困局-有驾

政策层面更悬乎,美方补贴随时可能翻脸。据一个做行业咨询的朋友八卦,如果哪天民主党赢大选,说砍就砍,到时候优惠没影儿,只剩满地鸡毛。而且按规定,你40%的动力电池材料必须用美国或其盟友货源,以前合作多年的欧洲供应商只能忍痛割舍。一旦迁走,据金属工会爆料,会带走300多家配套企业,上万岗位泡汤,对整个欧陆产业影响巨大,有业内戏称这是“抽筋式空心化”。

聊回国内市场。今年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销量增长210%,这个数字搁几年前简直想不到。我表弟原本死忠于进口豪华品牌,今年却订了一台国产旗舰纯电轿跑,他笑称智能座舱比以前开的A6L强太多,还有自适应空气悬架、激光雷达啥的新玩意,全靠OTA升级不断优化。他还专门提醒我别再信什么“进口才耐用”,身边开德系豪华二手混动版出故障率反而挺高,小区楼下修理铺老板甚至专门吐槽某款48V轻混系统换模块贵得离谱,不如直接上纯电省心省力。

反观BBA,在中国市场连跌三个半年度,高端份额被蚕食严重。我有个同学做二手车评估,他说近半年收奔驰宝马越来越少见新款,大部分还是几年前存量库存流转,新势力品牌保值率却一路看涨。这变化搁五年前谁敢信?

奥迪利润暴跌,46亿美元美国建厂背后的市场困局-有驾

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消费者对传统豪华标志情结依旧深厚,要是真能拿出诚意,加速技术革新,再搭上国内研发优势,也许还能扳回一城。例如大众和地平线合作自动驾驶开发,还有宝马设数字化研发中心,都算是正经努力方向。不过现实摆在眼前,比亚迪已悄悄在瑞典开第八家销售中心,而德系同行们仍然为关税谈判吵成一团……

其实关于冷门配置,我记得以前试驾某款Q7的时候,无钥匙进入系统经常失灵,当时4S店售后工程师只淡淡一句:“天气潮湿偶尔这样,多试几次就好了。”结果到了夏天真管用,但冬天依旧罢工……这种体验放今天的新势力车型身上基本见不到,因为APP远程控制已经普及,就算锁打不开还能手机解锁或者呼叫客服后台远程帮忙解决,小细节体现差距就是这么来的。

最后想到一个趣事,上周朋友圈有人晒自家A8L仪表盘进水返修单,被调侃成“百万级电子鱼缸”。他苦笑回复:以后要不要考虑买辆不用担心水浸电子元件的新牌子?底下一堆点赞附议,看似玩笑,其实透着现实无奈——时代真的变了啊!

奥迪利润暴跌,46亿美元美国建厂背后的市场困局-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参考潇未观天下、国际大表姐、徐云流浪中国等渠道及个人实际经历分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