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至境L7内饰曝光,首搭真龙增程系统能否翻盘?
三十万上下的新能源轿车,眼下满大街都是自主和新势力在刷存在感。合资这块,老实说已经很久没啥让人心动的新动作了。这不,上周在车友群里还聊到,有人发了几张别克至境L7的内饰谍照,说是要冲击高端新能源市场。这个“至境”还是别克专门整出来的新子品牌,头一回搞中大型豪华轿车,用的是全新的逍遥架构。师傅听说后直摇头,“美系也开始玩科技范儿咯?”
先讲尺寸,这台L7比现款君越还大一圈——5032*1952*1500mm的身板、3000mm轴距,看着就扎实。我邻居老李前阵子换汉EV,还嫌空间不够,这下估计得心痒痒了。外观上其实挺有意思,不是那种一味堆肌肉线条,而是借鉴ELECTRA-L概念车那路数:修长溜背、四门无框玻璃,再加个隐藏电动门把手。我第一次见金沙色版本时愣住了,那漆面带点金属粒子,在小区地下库灯光下一晃一晃地变色,我差点以为是谁家新贴膜。
颜色方面除了金沙,还有个暗紫色,也是花活不少。据说用特殊工艺做成变光效果,但有人吐槽打理起来麻烦,一沾灰尘就看出划痕来。不过空气动力学倒确实下功夫——刀锋轮毂低风阻设计,还有主动进气格栅配合,全套下来风阻系数据销售顺嘴提过只有0.23Cd。他们自夸续航会更稳,其实实际跑多少,还得等后面群友自测。
灯组没丢掉家族味道,新样式但辨识度高。有一次我跟着车夜里进环城西路,一眼认出来就是它那对“竖眉毛”。
拉开门坐进去才发现变化最大。以前美系喜欢宽厚软包,这次台面走分层路线,用贯穿出风口切割视觉,再叠加两种皮质拼接。有朋友试乘过,说主驾包裹感比GL8都紧致些,中控屏和仪表都悬浮着装,高通SA8775P芯片,据懂行哥们吹牛:“72TOPS算力,比8155快多啦。”语音指令支持多任务,比如导航、空调、座椅调节一起喊,也不卡壳。不过冷知识来了:有师傅提醒,现在这些智能芯片散热可麻烦,要不是水冷方案做得好,高温天容易降频卡顿。
再一个亮点,是激光雷达上顶棚位置藏了一颗,加上保险杠超声波雷达和摄像头围了一圈。他们主推那个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说什么把感知决策全塞一起,更聪明。但老司机私底下还是疑惑,“理论归理论,到时候遇到市区乱七八糟非机动车道,看它反应快不快。”
动力这块重点来了。“真龙”增程系统组合1.5T发动机+252kW电机(听维修站技师讲,增程器最大115kW),配40.2kWh磷酸铁锂电池吧,大约纯电能跑302km(CLTC标准)。如果油箱、电池都满状态,据销售拍胸脯保证能干到1400km综合续航。同价位里面确实排前列,不过我同事开理想ONE常年抱怨馈电NVH太吵。这次L7官方号称用了专用悬置+声学包裹技术,我摸鱼去展厅静态体验时感觉怠速声音控制不错,但动态到底咋样还没人真正试过。
有趣的小插曲:有人问售后保养费用贵吗?服务顾问直接回,“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很多,比早几年进口件便宜。”不过还有一点大家少注意,就是这个新平台底盘结构跟以往通用完全不同,以后维修难度可能会增加,小厂未必敢接单修复杂故障,这是老司机群里的八卦消息。
产品策略嘛,有同行分析这是合资品牌罕见愿意本土化开发的平台。不像某些日德系坚持油改电,他们直接另起炉灶,还砸钱搞智能硬件配置,比如激光雷达、高阶智驾辅助,还有刚才提的8775芯片,都奔着小鹏P7i、蔚来ET5那些去卷配置。而且现在坊间传闻起售价32万左右,比一般纯电车型贵3-5万,但你要考虑他给的是“增程+高端”,又不是普通代步级别。所以你看30万档位,它既要对抗Model 3这种纯电狠角色,又不能忽视阿维塔之类同级增程竞品夹击,可谓压力山大。
还有段趣事,我朋友媳妇刚拿驾照,对智能驾驶特别敏感,每次选车只关心自动泊入功能靠不靠谱。这台L7宣传可以自动泊入窄巷,她第一反应就是担心摄像头刮蹭问题,所以安全冗余也是用户关注点之一。据维修站技师爆料,目前备胎井设计比较巧妙,把部分线束隐藏起来减少损坏风险,不过更换成本也相应提高,这是平时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吧。
最后碎碎念一句,这么多年美式豪华印象根深蒂固,现在突然转型科技范儿,不知道老客户接受度如何。我舅舅去年买昂科旗,就是冲着舒适性来的,他看到这款之后反而觉得“不太熟悉”。但年轻人可能正好相反,就图个稀罕劲儿。如果以后二手市场表现稳定,也许还能成为收藏爱好者追捧对象——毕竟每一次技术转型,总有人先吃螃蟹,也总有人慢半拍观望。一切等交付量爬坡再看吧,小区微信群里最近讨论热闹得很,各种猜测都有,就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呗……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