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新推轿跑车型,车长超5米配双零重力座椅,续航高达1400公里
别克至境L7来了。
真的来了。
不是概念。是量产。
5032mm的车身长度,像一条贴地滑行的猎豹。
低趴。修长。充满张力。
它不声张,却让人无法忽视。
风阻系数?官方没说具体数字。但你看那弧形车顶,那隐藏式门把手,那电子后视镜——一切都在为“滑”而生。
你见过多少台车,把“安静”做到近乎偏执?
至境L7说:我要做移动的图书馆。
22分贝。什么概念?
耳畔只有呼吸。心跳。思绪流淌的声音。
6mm前排双层静音玻璃,超80%高等级声学包覆,专属密封条……这些冰冷参数背后,是工程师对“静”的温柔执念。
坐进去。
第一触感是什么?
不是屏幕。不是按键。是包裹。
灰米白Alcantara面料,像被云朵轻轻托住。
碳纤维饰板冷峻,玻璃纤维温润,Nappa真皮柔软——三种材质在指尖对话。
没有一处硬棱角。没有一块廉价塑料。
座椅?
它叫“双120零重力座椅”。
听着像科幻片里的装置。
但它真实存在。
一键躺睡。语音控制。腿托缓缓升起。身体被重新分配重量。
脊椎不再承压。血液自由回流。
你不是在开车。是在漂浮。
Surflex慢回弹棉,母婴级珍珠棉——连材料都带着温度。
科技呢?
有。但不喧宾夺主。
悬浮仪表。贴面中控。窄边框设计,像两块悬浮的水晶。
高通8775芯片首次上车。算力不再是瓶颈。
系统流畅得像呼吸。
你点开音乐。
瞬间被包围。
27扬声器。2000W峰值功率。
Buick Sound剧院级音响,不只是听歌。是沉浸。
四个头枕音响,让旋律从后脑勺流淌进灵魂。
Aniver手工刺绣在头枕上闪烁——豪华,有时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动力系统?
1.5T增程器。最大功率115kW。
驱动电机252kW。
0-100km/h加速5.9秒。
快吗?快。但更惊人的是效率。
综合油耗0.5L/100km?
这数字像在开玩笑。
可它真做到了。
纯电续航302km(CLTC)。
综合续航超1400km。
1400。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上海到北京,不用加油充电。
广州到杭州,来回无忧。
一次满油满电,几乎覆盖中国绝大多数城际往返。
这不是数据堆砌。是自由。
底盘呢?
麦弗逊前悬。多连杆后悬。
标准组合?未必平庸。
调校才是灵魂。
过减速带时,震动被层层过滤。
弯道中,车身姿态稳定得像贴着轨道滑行。
电子后视镜视野开阔——起初不习惯。用过之后,再也回不去。
颜值上,它汲取了ELECTRA-L概念车的灵魂。
前脸那个内凹引擎盖,像蓄力的弓。
“7”字型大灯,黑色边框切割光线。
梯形进气口配银色前唇,獠牙导流槽暗藏杀气。
主动格栅会呼吸。随温度开合。
尾部呢?
一体式扰流板自然延伸。
贯穿尾灯带流光溢彩。
夜间点亮,像一条发光的银河。
黑色拱形后包围+银饰条,收尾利落。
无边框四门。
每次开门,都像打开一道通往未来的门。
多辐轮圈配重力感应轮盖——细节处见匠心。
你说这是别克?
是。又不完全是。
它背靠百年品牌,却撕掉了“商务”“稳重”的旧标签。
它想做的,是新能源时代的“新豪华”。
特斯拉Model Y讲智能。
比亚迪汉EV拼性价比。
小米SU7玩生态。
那至境L7呢?
它讲“人”。
人的感受。
人的舒适。
人的尊严。
它不急于用激进科技吓退用户。
也不靠低价搏出位。
它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把每一寸触感、每一分安静、每一次呼吸,都做到极致。
我们总在讨论自动驾驶、城市NOA、激光雷达……
可有多少车,愿意花精力去打磨一块皮革的触感?
去优化0.1分贝的噪音?
去研究人体脊椎在120倾斜时的最佳支撑点?
至境L7做了。
它和Momenta合作。
搭载激光雷达。
智能化不会缺席。
但它的起点,是“车”本身。
燃油时代,雅阁、帕萨特、凯美瑞定义了什么是“好车”。
新能源时代呢?
标准变了。
续航焦虑缓解了。
智能驾驶进化了。
但人,依然是车的核心。
至境L7懂这个。
它不炫技。
它服务。
当你疲惫时,它给你零重力座椅。
当你烦躁时,它用22分贝抚平心绪。
当你远行时,1400km续航给你底气。
这是一台有温度的机器。
冷科技。暖人心。
所以,它能突围吗?
市场会给出答案。
但至少,它提醒了所有人:
造车,最终是为了让人更好地上路。
不是更快。
不是更炫。
而是更从容。
更安心。
更像“人”该有的样子。
至境。
不止是名字。
是方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