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路上那脚油门踩下去,副驾的朋友突然不说话了——领克01焕新版让一个开了8年大众的老司机,在试驾的第17分钟改了主意
红灯转绿,我轻点油门准备并线。350牛米的扭矩在1500转就全部释放,车身没有任何犹豫就并了出去。坐在副驾的老张——那个开了八年迈腾、嘴上总说“够用就行”的老张,转过头盯着我看了三秒,然后说:“我好像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多花两万了。”
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分量不轻。
动力这事,真不是看参数
周末陪他去4S店,本来只是随便看看。销售一个劲儿介绍那套2.0T配爱信8AT的组合,什么沃尔沃同源技术、什么零百6秒8。老张摆摆手:“都懂,账面数据谁不会看。”
试驾车开出来,我坐副驾。头几公里他开得挺谨慎,毕竟不是自己的车。等上了环路,我说你可以稍微给点油试试。他犹豫了一下,踩了大概三分之二。
变化就在那一瞬间发生的。不是那种涡轮突然介入的顿挫感,而是很线性地就推上去了,转速还没到3000,速度表已经窜到80。更关键的是换挡时机,整个过程顺得像一个动作,几乎感觉不到档位切换。
“这变速箱调得有点东西。”老张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
后来在停车场,他蹲下来看了半天底盘。我也不知道他在看什么,只是听他嘀咕:“难怪开起来这么整…”
19寸轮毂不只是好看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觉得19寸纯粹是为了撑场面。毕竟轮毂越大,舒适性理论上应该越差。但这车开下来,路感竟然没想象中那么硬。
走了一段修修补补的老路,那种细碎颠簸传到车里已经很轻微了。不是完全隔绝,而是过滤掉了毛躁的部分,留下的信息刚好够你判断路况。过减速带的时候速度稍快也不会咣当一声,整个悬架的动作挺利索。
老张开了十几年车,底盘好坏一摸就知道。他说这车悬架阻尼调得不错,支撑够但不会硬邦邦的。我没他那么专业,只知道高速并线的时候车身很稳,不会晃。
后排坐一趟就明白了
他媳妇上车后直接躺倒在后排。不是夸张,是真的把靠背放到最斜,腿还能伸直。这轴距接近三米,后排空间确实没什么好挑剔的。
更细的是座椅设计,坐垫长度够,大腿能完全托住;靠背有一定的包裹性,不是那种平平的一块板。她说比他们家迈腾后排舒服,虽然迈腾也不算差。
储物这块做得挺实在。门板能竖着塞1.5升的大瓶水,扶手箱够深,后备箱地板下面还藏了个挺大的暗格。这些不起眼的设计,用久了才知道方便。
那块屏幕没想象中那么烦
现在的车都在卷屏幕,动不动就15寸、17寸。说实话我挺抵触的,开车还得盯着屏幕戳来戳去,感觉不太靠谱。
但这车保留了挺多实体键。空调温度左右各一个旋钮,音量也是旋钮,盲操作完全没问题。高频用的功能都能直接按,不用在菜单里翻来翻去。
那块悬浮屏也不是摆设,导航可以直接投到仪表盘上,抬眼就能看到下个路口怎么走。语音识别做得还成,说“我有点冷,把空调温度调高三度”这种话它都能听懂。虽然我自己还是习惯动手,但偶尔试试也挺新鲜。
一些看不见的地方
安全配置这块厂家列了一大堆,什么热成型钢占比多少、能承受多大压力。这些数字我记不住,也不太想去记。只是每次看到A柱B柱那个粗度,心里会踏实点。
倒是夜里开山路的时候发现一个细节:过弯之前大灯会提前照亮弯道内侧,视野比普通大灯好不少。这功能平时不起眼,关键时刻或许能帮上忙。
还有个空气质量管理系统,进隧道或者遇到前车尾气重的时候,会自动切内循环。这种不需要你操心的功能,用习惯了就回不去了。
老张最后说了什么
还车的时候,老张跟销售聊了很久。我在旁边刷手机,听到他问价格、问置换、问现车。
出来的路上他跟我说:“本来想着凑合开,迈腾也没坏。但今天这一圈下来,感觉有点不太一样。”
我问哪里不一样。
他想了想:“就是那种…开起来让你觉得舒服的地方,比你预期的多那么几个。”
其实我懂他的意思。很多车账面上看着差不多,但实际开起来的顺畅度、底盘的质感、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构成了一台车的性格。合不合适,只有自己开了才知道。
一周后他发消息说订车了,选的运动版,黑色。我回了个大拇指。
有些决定,确实需要那么一脚油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