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车企业绩出炉!一个砸钱搞技术,一个靠华为打天下,谁更胜一筹?

一家车企前三季度砸下437.5亿元搞研发,这笔钱比它同期赚的净利润还高出近一倍,这就是比亚迪2025年三季报呈现的反常现象。 它的研发投入甚至比行业标杆特斯拉还多出109亿元。 在价格战硝烟弥漫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似乎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用技术投入换增长空间。
两家车企业绩出炉!一个砸钱搞技术,一个靠华为打天下,谁更胜一筹?-有驾
比亚迪
2025年10月30日晚发布的财报显示,比亚迪前三季度营收达5662.7亿元,同比增长13%,但净利润为233.3亿元,同比下降7.55%。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发费用同比大增31%,达到437.5亿元。
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2200亿元,这些投入正转化为具体技术成果。 2025年初推出的“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截至9月累计搭载车型销量已突破170万辆。 比亚迪还率先承诺为智能泊车场景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这一举措在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在海外市场,比亚迪前三季度出口70.16万辆汽车,同比激增132%,产品已覆盖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 比亚迪连续四个季度稳居纯电车型销量冠军,前三季度纯电车型销量达161万辆,远超特斯拉的122万辆。
两家车企业绩出炉!一个砸钱搞技术,一个靠华为打天下,谁更胜一筹?-有驾
赛力斯
赛力斯交出的成绩单同样引人注目。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5.34亿元,净利润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 今年1-9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304,629辆。
问界系列成为赛力斯的业绩支柱。 问界全系累计交付已突破80万辆,问界M9在50万元级以上市场创下交付纪录,21个月累计交付突破25万辆。
2025年以来,问界加速产品迭代,从问界新M5 Ultra到问界M9 2025款,再到覆盖家庭用户需求的问界M8及全新问界M7,产品布局多元化特征明显。
与比亚迪的全产业链布局不同,赛力斯选择“软件定义汽车”的技术路线,打造魔方技术平台、超级增程、智能安全等创新技术成果。 但赛力斯的研发投入规模与头部车企存在差距,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29.3亿元,不足比亚迪的10%。
两家车企业绩出炉!一个砸钱搞技术,一个靠华为打天下,谁更胜一筹?-有驾
供应链关系悄然生变
2025年6月1日,《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规定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采购需在60日内付款。 比亚迪随即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声明,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从三季报来看,比亚迪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金额明显下降,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进一步缩短。 这一变化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反内卷”整治背景下,重塑着供应链秩序。
资本市场的不同选择
赛力斯在披露三季报的同时,推进港股上市进程。 公司计划于11月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后将成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 业内认为,这将为赛力斯后续推进国际化战略提供新动能。
比亚迪则表现出不同的资本策略。 花旗预测其2026年销量将达539万辆,反映出市场对比亚迪技术路线的认可。 比亚迪第三季度营收1949.9亿元,净利润78.2亿元,环比增长23%,毛利率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显示出盈利能力改善迹象。
两家车企业绩出炉!一个砸钱搞技术,一个靠华为打天下,谁更胜一筹?-有驾
两家车企的差异化布局
比亚迪实行多品牌战略,从王朝系列走量,到腾势抢中端,再到仰望攻百万豪车,销量分散在20多款车型上。 前三季度,方程豹、腾势和仰望三个子品牌的销量达233,422辆,同比增长83.5%。
赛力斯的产品线相对集中,问界系列贡献了绝大部分销量。 三款主力车型价格集中在20-50万元区间,问界M9和问界M8分别稳居50万级和40万级市场销量冠军。
在海外市场布局上,比亚迪已进入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而赛力斯的海外销量尚未形成规模。 赛力斯计划将港股上市募资净额的约20%用于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计划2026年前在欧洲、中东等地设立100家体验中心。
研发投入的两种模式
比亚迪的前三季度研发费用437.5亿元,同比大增31%。 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已超2200亿元。 这些投入带来了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等技术成果。
赛力斯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累计研发投入近300亿元,打造了“魔方技术平台”。 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研发人员共计6984人,累计获得授权专利6826个。
从累计投入看,2022-2024年,比亚迪研发费用累计超过千亿,达到1114.2亿元,而赛力斯不足100亿元。 两家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差距,反映出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技术路线。
两家车企业绩出炉!一个砸钱搞技术,一个靠华为打天下,谁更胜一筹?-有驾
财务结构的差异
赛力斯的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85.95%降至2025年中的76%,但仍高于比亚迪的71%。 高负债率给赛力斯带来了资金链压力。
比亚迪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实现成本控制。 电池自己造、芯片自己产,供应链账期比行业短1个月。 第三季度,比亚迪毛利率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显示成本控制与产品结构优化已见成效。
赛力斯在控股子公司层面引入战略投资者,并通过赴H股上市拓展融资渠道。 自上市以来,赛力斯累计直接融资240.65亿元,2025年开启新一轮融资周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