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300M横空出世,对抗德日,性价比成市场爆款

谁还记得上世纪末的克莱斯勒曾经甩出绝杀一击——那台带点复古劲儿,又不失运动范的300M?说它是一台普通的美国车,确实有点没给足面子,说白了,这就是底特律大厂憋大招、非要跟德国豪华品牌贴身肉搏的勇敢小战士。可要说它是革命之作,倒也不见得,但这个故事背后的逻辑,听起来像好莱坞大片:美国汽车行业遭遇“外来野蛮人”,于是克莱斯勒出马,试图用一台300M来堵住外国豪华轿车的风口。你说,像不像个英雄救美的桥段?

克莱斯勒在20世纪70年代末快顶不住了,那日子别提有多难,财务漏洞就像水管爆了老屋,堵都堵不住,天天“捉襟见肘”。结果K-Car和道奇Caravan/普利茅斯Voyager这几款车,一下给老美来了一瓶“红牛”,直接振奋了市场,也让底特律的“小牛仔们”打了一场漂亮翻身仗。诚然,一时风骚不代表“江山永固”,后来欧洲和日本的豪车迈着优雅步伐杀到美国市场,像是告诉克莱斯勒:你那点家底,咱也不怕。据说,克莱斯勒高层夜里都得翻来覆去盘算盘,眼瞅着市场份额被瓜分,心塞不已。不是说美国人不爱本土车,但宝马、奥迪这些家伙的确太有诱惑了。克莱斯勒想了又想,搞个新旗舰,老百姓也能负担——这就是后来的300M。

克莱斯勒300M横空出世,对抗德日,性价比成市场爆款-有驾
克莱斯勒300M横空出世,对抗德日,性价比成市场爆款-有驾
克莱斯勒300M横空出世,对抗德日,性价比成市场爆款-有驾

我还记得头回在街边认出这台车的时候,心里还暗自嘀咕,这造型,颇有种“美国绅士扮欧式绅士”的调调。确实,这玩意就是专门对着德国人来的。你说德国汽车是什么调性,铁骨铮铮,高冷范儿,前轮驱动根本不屑一顾。可克莱斯勒300M反其道而行:我偏要前驱,我还要空间、大排量、皮实耐造,比别人的入门车型还便宜,简直就是“性价比大魔王”。数据显示,当年这车起售价28,950刀,而入门级宝马5系要价42,945刀,奥迪A6也得34,000刀上下,咱美系车愣是压着价格线,想让消费者动心。

克莱斯勒300M横空出世,对抗德日,性价比成市场爆款-有驾
克莱斯勒300M横空出世,对抗德日,性价比成市场爆款-有驾

你说这“克莱斯勒300”名字为啥老用?还得追溯到1955年,那时候头牌旗舰马力干到300,直接把数字写车名上,霸气侧漏。300M这么一用,既是致敬经典,也是打情怀牌。其实,本来克莱斯勒想让自家鹰牌去跟进口车撕一撕,但鹰牌1998年崩盘,车头换了标,还是要靠自己亲自出战。你要是多想两步,也许这车披上Eagle logo,也能和德国小钢炮拼一拼?

克莱斯勒300M横空出世,对抗德日,性价比成市场爆款-有驾

上市以后,这车反响确实嗨爆了。年销量一度飙到10万台,那种平价、大众化车型的战斗力它也能有。媒体也不含糊,《汽车潮流》直接颁年度汽车大奖,《人车志》带进“十佳榜”,一时间风头无两。你要说没有排面,谁敢信?当然,高潮过后往往是冷静。市场是个“现实主义者”,谁家新车香,人心跟着“风向球”摇。300M后头曲线逐步下滑,“大战外来品牌”那口气劲慢慢熄了下去。

来看看硬件指标,咱说的都是实打实的家伙事:V6发动机,3.5升,自然吸气,能干到250马力,最大扭矩250磅英尺,百公里加速7秒多,极速143英里。在那会儿不算惊悚,但也不拖后腿,全铝机器加SOHC双节气门,气动都挺独特。这台机器的血统能追溯到1993年的克莱斯勒V6家族,属于那种“老炮儿”不断进化。传动系统上搞了个“Autostick”手动档体验,前驱布局,整车重3650磅。对于习惯了大后驱的美国老爷们,这点是个“创新”,有人喜欢,也有人吐槽。

克莱斯勒300M横空出世,对抗德日,性价比成市场爆款-有驾

不过说句实在的,这车定位更多倾向豪华而不是纯运动。悬架升级、弹簧加硬,刹车盘也配大一号,性能操控套件是选配,外行人看不出来,内行人品得出来。内饰也不马虎,皮椅电控,空调导航一应俱全,仪表盘还走骚白,隔壁奔驰都没这么玩,电话系统也能选。总体感觉,这车更适合想要“既有面子又不想花冤枉钱”的人。

克莱斯勒300M横空出世,对抗德日,性价比成市场爆款-有驾
克莱斯勒300M横空出世,对抗德日,性价比成市场爆款-有驾

价钱?你现在捡漏300M,直接进入白菜区。1999年款的二手行情价,也就不到2000刀,几年后慢慢蹿到3000多。说实话,狠狠攒一天加油费都能买二手车了……当然,车龄大、里程长,想挑到极品车况还得瞄紧点。当年路上满街跑,现在得在二手车网站翻半天。有网友晒自家库存,说300M皮实耐用,就是偶尔小毛病,整体不费事。算算性价比,这车妥妥是20年前的爆款,如今变成“怀旧收藏”。

克莱斯勒300M横空出世,对抗德日,性价比成市场爆款-有驾

其实,克莱斯勒在2001年大改系列,LHS被砍掉,300M也没多久就露出“毕业生”的架势。据官方所说,高峰过去后销量掉的挺快,虽然2002到2004款连续小升级,还加了Sirius卫星收音机、碳纤饰板,但折腾几下也没救回来市场热度。2004年,一纸公告,直接宣布取消300M和同平台的Concord,两员老将退场,新的克莱斯勒300上线,一直打到2023年。后来的300更受欢迎,但谁都知道,300M当年的试水尝鲜为后来打下了“样板间”。没有300M当头棒喝,后来的300也没那么容易赢得市场。

还是要说,300M的Role本来就是替美系打破“外国车垄断”的局面。核心思路是用更高性价比把德国车价格优势打掉,再用一些美系特色柔化进口车的刻板印象。前驱、V6、豪华配置,美式舒适风加欧洲紧凑型线条,只能说努力尝试了“化敌为友”的策略。你可能不想承认,可这策略短时间内还挺见效。销量一下窜起来,媒体点赞,路人认可,汽车圈子有人打call。可是长远来看,品牌力、核心技术、产品更新节奏,还是敌不过德日系的“联合舰队”。

说到这里,我总觉得有点心酸。克莱斯勒当年“御敌于国门”的压力真挺大,300M就是典型的“时代产物”,谁让它碰上对手那么强?你要是刚好喜欢美系老轿车,又嫌德系、日系贵得离谱,300M也许是你的不二之选。现在买辆二手,既便宜又能做点情怀玩家,何乐而不为?不过你要想体验和前后驱豪华车一样的操控,那心里预期别太高。

唉,说到底,汽车也是一面社会镜子。300M这场仗虽没打出完美的结局,但也算是给美国厂商敲了警钟:面对外来品牌,不能光靠“肌肉车思路”,得接地气,更要技术扎实。有心人拿数据跟风起云涌的豪华车市场比比,才发现,消费者要的不是“便宜一时爽”,而是品质与品牌都能长久在线的体验。不然,短暂的高光就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存留的只是朋友圈里的一段话题。

克莱斯勒300M横空出世,对抗德日,性价比成市场爆款-有驾

谁还记得那年克莱斯勒300M的气势?你觉得它算是美系抗衡进口车的英雄吗?你会考虑捡漏一辆做日常主力车吗?留言聊聊,说不定看到的人里就有暗搓搓收藏这车的大佬。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