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新CEO启动欧洲区域办公室裁员谈判:向约560名员工提供“自愿离职方案”!网友:“全球裁员2万人才可怕……”

日产新CEO启动欧洲区域办公室裁员谈判:向约560名员工提供“自愿离职方案”!网友:“全球裁员2万人才可怕……”-有驾

日产欧洲裁员背后:560人背后的战略收缩与转型困境


失业君小编 |
Vincent M.A. Janssen | 公共图库图

日产新CEO启动欧洲区域办公室裁员谈判:向约560名员工提供“自愿离职方案”!网友:“全球裁员2万人才可怕……”-有驾

一封来自日产欧洲高管的邮件在法国蒙蒂尼勒布勒托讷总部传开,560名员工屏息阅读着关于“自愿离职方案”的谈判计划,而邮件中“尚未做出任何最终决定”的承诺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日产欧洲区域副主席Massimiliano Messina在7月31日的邮件中承诺“秉持勤勉和尊重的态度”进行裁员谈判,优先考虑自愿离职方案,避免强制裁员。位于法国Montigny-le-Bretonneux的欧洲区域总部办公室,这处管理着日产在非洲、中东、印度及大洋洲业务的神经中枢,如今成为日产全球重组的第一批手术对象。

谈判计划在10月20日前完成,11月向员工公布具体细节。这场涉及560名员工的调整只是日产新任首席执行官Ivan Espinosa今年4月上任后推出的全面重组战略的欧洲环节。

日产汽车正深陷前所未有的经营危机。财务数据揭示了令人震惊的现实:今年第二季度(4-6月)公司净亏损达1158亿日元(约7.82亿美元),销售额同比下滑近10%。这已是日产连续第四个季度亏损,现金储备尚可的表面下,盈利能力持续被侵蚀。

更令人担忧的是全年预期。日产预测截至2025年3月的财政年度,净亏损将高达7000亿至7500亿日元(49亿至52.6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字远超先前预估的800亿日元,主要来自大规模重组产生的资产减值费用。

全球销量数据同样惨淡。2025年前四个月,日产全球销量同比下降5.9%,在中国市场更是遭遇断崖式下跌,销量骤降逾25%。曾经辉煌的日本本土市场销量跌幅超过11%,成为日产全球版图上另一块迅速萎缩的区域。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今年5月上任的CEO Ivan Espinosa不得不开出猛药:全球裁员约2万人,关闭7家工厂,将生产基地从17家缩减至10家。这一系列措施旨在削减34亿美元成本,为日产争取一线生机。

日产新CEO启动欧洲区域办公室裁员谈判:向约560名员工提供“自愿离职方案”!网友:“全球裁员2万人才可怕……”-有驾

日产在欧洲的处境呈现出矛盾的双面性。一方面,整体市场表现持续低迷。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统计,今年上半年日产在欧洲乘用车注册量同比下降5.2%,总量仅为167,301辆,市场份额萎缩至2.5%。

另一方面,部分区域市场却闪现亮点。2025年第一季度,日产在意大利销量逆势增长3%,市场份额增加0.5个百分点。明星车型逍客(Qashqai)表现尤为亮眼,在意大利最畅销C-SUV排名中占据首位,3月注册量较2024年同期猛增65%。

日产在挪威电动车市场的表现更值得关注。2025年2月,日产Ariya以204%的同比增长率登上挪威汽车销量榜首,成为该车型首次登顶欧洲国家市场。在纯电动车型份额高达95%的挪威,这一成绩意义非凡。

然而,这些亮点无法掩盖日产在欧洲的结构性挑战。英国退欧的阴影依然笼罩着日产在英国桑德兰的关键工厂。该工厂四分之三产量销往欧洲大陆,若英欧之间未能建立理想的贸易安排,10%的关税威胁可能“导致该工厂灭亡”。

日产新CEO启动欧洲区域办公室裁员谈判:向约560名员工提供“自愿离职方案”!网友:“全球裁员2万人才可怕……”-有驾

Espinosa的重组计划遵循着清晰的逻辑:收缩换效率,规模换盈利。这一战略核心体现在四个维度:产能压缩、人力精简、产品更新与成本控制。

全球产能削减近30% 至250万辆的目标正在逐步落实。上周,日产宣布将于明年3月关闭墨西哥Civac皮卡工厂;在日本国内,Oppama工厂将在2028年3月前停产,Shonan工厂则计划在2027年3月前关闭。

在人力资源上,全球裁员15%(约2万人) 的计划已从欧洲区域总部开始实施。这一数字包括去年底宣布的9000人裁员计划,显示出日产人力成本压力的持续性和严重性。

产品层面,日产计划通过一系列新车型重振欧洲业务。全新Micra小型车、Leaf电动紧凑型跨界车、新款Juke小型SUV以及基于雷诺Twingo平台的微型车已列入推出计划。

成本控制则更为激进。日产已启动4000项成本节约方案,其中1600项已进入执行阶段,仅第一季度即节省超300亿日元。这种“手术刀式”的成本削减反映了日产现金流压力的紧迫程度。

日产新CEO启动欧洲区域办公室裁员谈判:向约560名员工提供“自愿离职方案”!网友:“全球裁员2万人才可怕……”-有驾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日产在欧洲的裁员之路布满荆棘。560名员工虽只是全球重组计划中的一小部分,但法国严格的劳动法规使裁员程序异常复杂。这也是为什么管理层与工会达成共识,将在强制裁员前优先讨论自愿离职方案。

文化冲突是另一个潜在障碍。日产欧洲区域办事处不仅服务于欧洲市场,还承担着非洲、中东、印度及大洋洲的业务运营。不同地区的业务复杂性要求对这些市场有深入理解的人才,而大规模裁员可能导致区域专业知识流失。

❸工会力量在欧洲的强大影响力也不容忽视。当日产欧洲董事长Gianluca de Ficchy今年初提到可能将生产转移到雷诺工厂时,随即引发工会强烈反应。此次针对区域总部的裁员谈判,工会势必会争取最大限度的员工保障。

更根本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短期成本削减与长期市场竞争力。日产在欧洲、非洲、中东、印度及大洋洲地区共雇佣近1.9万名员工,其中近60%位于欧洲。大幅裁员后,这些市场的业务拓展和客户服务能力能否维持,成为巨大问号。

日产新CEO启动欧洲区域办公室裁员谈判:向约560名员工提供“自愿离职方案”!网友:“全球裁员2万人才可怕……”-有驾

面对欧洲市场的挑战,日产正通过中国合作伙伴寻找出路。与东风汽车的合作成为日产全球重组中的关键支点。双方计划在广州设立合资企业(日产持股60%),专注整车、零部件及汽车饰品出口业务。

这一安排颇具战略智慧:利用中国制造的成本与供应链优势,从明年开始将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出口至东南亚、中东和中南美市场。此举既能缓解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导致的产能闲置问题,又能规避部分欧美关税壁垒。

对东风日产而言,这不仅是产能与出口的结合,也是应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变化的重要支点。在电动化转型加速、欧美关税壁垒增加的背景下,从中国出海能够以较短周期切入需求增长的市场。

然而,出口战略同样面临挑战。平衡国内外市场的产品布局、确保出口车型在不同市场的适应性、建立有效的渠道及售后服务体系,都将直接影响这一战略能否成功落地。

网友热议

@勤劳的996号蚂蚁(IP京):

560人只是开始,全球裁员2万人才可怕!日产过去十年盲目扩张,现在关厂减产是必然代价。但光靠裁员能救活企业吗?产品力跟不上电动化浪潮,欧洲市场只会被比亚迪和特斯拉瓜分得更狠。

@周haha(IP沪):
上半年欧洲销量跌5.2%,份额只剩2.5%,逍客在意大利卖再好也救不了大盘。最致命的是中国销量暴跌25%!日产两头失守,关墨西哥工厂、砍日本产能,这波收缩赌得太大。

@金大苗Leila(IP黑):
和本田合作谈崩,雷诺联盟名存实亡!现在欧洲裁员还要靠雷诺平台造车,成本是省了,但品牌差异性彻底消失。日产的灵魂是不是早被戈恩带走了?

@雪城路遥(IP豫):
Q2净亏1158亿日元,全年预亏7500亿创纪录!现金流靠3.1万亿储备硬撑,但研发投入呢?砍成本只能续命,新CEO的‘更快恢复盈利’承诺像画饼!

@朱詹敬zjz(IPHK):
管理层邮件里‘尊重透明’全是公关话术!去年裁9000人,今年再裁2万,连Oppama老家工厂都关。工会必须死守补偿方案,欧洲绝不能开强制裁员的头!

@金律练课中(IP云):
日产有e-POWER技术却不全力押注,反去搞贴牌小车。若把Ariya的增长经验复制到德法,配合激进定价,欧洲还有翻盘机会——但时间不多了。……


最后一条,

难翻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