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在聊电动车,好像明天不开电车就跟不上潮流了似的。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汽丰田却不紧不慢地推出了它旗下中级轿车亚洲龙的一个新版本,叫“星光版”。
这就让人有点好奇了,在到处都是“大彩电、大冰箱”的新能源车面前,丰田还捣鼓这么一台烧油的混动车,它到底是想干什么?
这车到底怎么样,还值不值得我们普通老百姓花二十多万去买它呢?
咱们今天就根据一篇很详细的试驾文章,来把这台车里里外外扒个清楚,看看它到底是个啥水平。
首先得说,这台亚洲龙星光版给人的第一印象确实很唬人。
文章里提到,那台试驾车是丹霞红的,在太阳底下一照,金属漆面亮闪闪的,看着就挺高级。
最关键的是它那个头,车长快到5米了,具体数字是4990毫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比我们平时在路上常见的本田雅阁、大众帕萨特都要长一截,停在那儿就显得特别大,特别有气场。
咱们中国人买车,尤其是这个价位的,面子还是很重要的,开出去得让人觉得这车不便宜,有排面。
亚洲龙在这一点上拿捏得死死的。
它的车头设计也特别夸张,一个巨大无比的进气格栅,里面是一条条的横杠,配上那两个犀利的大灯,确实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试驾文章里用了个很有意思的比方,说这就像陈佩斯演话剧时说的台词:“排场是角儿的命!”。
意思就是说,这台车的外观,就是它最大的招牌,先把气势给你做足了。
不过,好看归好看,文章也提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这车的漆面好像有点薄。
洗车的师傅都说,这车漆面亮得能照出指纹,但要是被路边的树枝子轻轻刮一下,就很容易留下一道划痕。
这其实也挺符合丰田一贯的风格,它总是在你看得见、能撑场面的地方下足功夫,比如尺寸、设计感,但在一些不容易被立刻发现的细节上,它就算计得比较精明,能省则省。
这就像你买了一件看着特高档的大衣,结果发现里衬的针脚有点稀疏,虽然不影响穿,但心里总会觉得差了点意思。
看完外面,咱们再拉开车门看看里面。
车里的感觉也还不错,黑色和棕色搭配的内饰,看着挺稳重大方的,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风格。
真皮的方向盘摸着手感很厚实,座椅坐着也挺舒服。
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空间,尤其是后排。
文章里说,坐在后排翘个二郎腿都绰绰有余,这对于经常需要带家人出门的家庭来说,绝对是个大大的加分项。
后备箱也超级能装,放三个航空拉杆箱,再加两箱送给老丈人的好酒都轻轻松松。
要是想去自驾游,一整套露营的桌椅、帐篷也都能塞得下。
这种实用性,是很多看着酷炫但空间憋屈的车比不了的。
在一些细节设计上,这台车有让人拍手叫好的地方,也有让人觉得特别遗憾的地方。
让人叫好的是,它保留了很多实体的按键,特别是空调控制。
现在很多新车为了追求科技感,把所有功能都集成到一块大屏幕里,开车的时候想调个温度还得低头划拉半天,又麻烦又不安全。
亚洲龙这种保留实体按键的设计,开车的时候盲操作就行,特别方便。
文章里还提到一个细节,在内蒙古零下十几度的早上,座椅加热功能简直是“老腰救星”,一上车就能打开,那种温暖的感觉谁用谁知道。
但是,遗憾的地方也很明显。
比如它那个12.3英寸的中控大屏,虽然尺寸不小,但晚上开车的时候,屏幕的光会反射到前挡风玻璃上,就好像贴了张发光的便利贴在那,有点影响视线。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作为一台二十多万的中级轿车,它居然没有全景天窗,只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天窗。
现在十来万的国产车都配大天窗了,亚洲龙在这点上确实显得有点抠门,少了很多抬头看星星的浪漫感。
接下来聊聊开起来的感觉。
这台星光版用的是2.5升的油电混动系统,这也是丰田的看家本领了。
在市区里开,这套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起步的时候特别平顺、安静。
因为在低速的时候主要是电机在工作,你一踩油门车子就轻快地出去了,完全没有传统燃油车那种发动机的抖动和噪音,感觉就像踩在云彩上一样。
实测的零到百公里加速时间是8.24秒,这个成绩不算快,跟那些零百加速三四秒的电动车没法比,但对于日常家用来说,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在城市里超个车、并个线,动力随叫随到。
不过,这套系统也有它的脾气。
如果你想急加速,一脚油门踩到底,发动机就会发出比较大的嘶吼声,那个声音会比较明显地传到车厢里,听着不太高级。
文章里形容得很有趣,说这就像一个平时很斯文的绅士,在被你逼急了之后,大声喊着:“我是绅-士,别逼我急躁!”。
在操控方面,得益于丰田的TNGA架构,这台车的底盘感觉很扎实,重心也低。
虽然车子很大,但在拐弯的时候车身姿态保持得很好,不会有那种要飘出去的感觉,悬挂的支撑很到位,能给你很强的信心。
文章里说它“稳如老戏骨的台词功底”,意思就是开起来特别稳当,让人心里踏实。
车上还配了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功能,在高速上开长途特别省心,车子能自己跟着前车跑,还能自己保持在车道中间。
但它也像个严格的副驾驶,如果你变道的时候忘了打转向灯,方向盘会跟你较劲,提醒你得守规矩。
说了这么多,这台车最最厉害的“杀手锏”其实是它的油耗。
文章里提到,这车加满一箱油,差不多能跑9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你从北京出发,一箱油差不多能开到南京了,中途完全不用进加油站。
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官方数据是6升左右,就算在堵车的市区里开,实测也就7升出头。
而且它还不挑食,加92号的汽油就行。
算下来,养这台车的成本确实非常低。
文章里开了个玩笑,说“养车成本比现在养只大型犬还低”,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它在省钱这方面确实是顶级高手。
在现在油价不便宜的情况下,这一点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车,亚洲龙的缺点也同样突出。
文章总结了几个让人头疼的地方。
第一就是隔音水平很奇怪,在时速80公里以下的时候,车里非常安静,跟个小剧院似的。
可一旦上了高速,速度提到120公里,风噪声和轮胎噪声就一下子大了起来,A柱的位置甚至还偶尔有漏风的“嗖嗖”声。
第二就是它的车机系统,也就是那个中控大屏,实在是太落后了。
连接手机的CarPlay功能偶尔会自己断开,语音识别也笨得可以,你跟它说带点口音的普通话,它就听不懂了,甚至会把“星光餐厅”给你导航到“兴光修理厂”去,闹出不少笑话。
在这个手机都这么智能的年代,花二十多万买台车,车机系统还这么“智障”,确实让人挺闹心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配置给得不厚道。
入门版的车型,连最基本的倒车雷达都没有,后期自己去加装还得花个一两千块钱。
这也就是为什么卖车的销售都会开玩笑说“买丰田得学会自己补配置”。
所以综合来看,一汽丰田亚洲龙星光版这台车,它的性格非常鲜明。
它不是一台追求潮流和科技的车。
如果你想要那种酷炫的大屏幕、智能的语音助手、风驰电掣的加速感,那它肯定不适合你,市面上有很多国产新势力电动车能更好地满足你的需求。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把“省心、可靠、省钱”放在第一位的人,你每年需要开很长的路程,你讨厌排队充电的焦虑,你希望有一台安安稳稳、舒舒服服的家用车,那么亚洲龙依然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
它就像一个功底扎实的老演员,虽然不会玩现在流行的花活儿,但基本功绝对过硬。
它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也就是极致的燃油经济性和久经考验的可靠性,在这个喧嚣的电动车时代,为那些务实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稳妥而温暖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