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销量榜单揭晓,合资品牌稳座主场,国产黑马急速突围

如果说当下的车圈,就是个满是谜底的小剧场,那7月燃油车销量榜单妥妥就是一块“奇石”,怎么瞅怎么有点意思。

老话说得好,风起于青萍之末,暗潮涌动的市场,就是得来一场层层扒皮。

这回榜单一出来,网友们比谁都着急抢沙发,自主品牌掺了一脚,其余还是合资车的老熟脸。

那问题来了:都说新能源要称霸,怎么燃油车一到榜单还是稳坐钓鱼台?更别说轩逸这位“老前辈”又杀出来抢镜,仿佛谁都撼不动人家。

咱先别急着下结论,数据其实每次看着都挺能嘲人——新能源汽车在7月份的新车总销量渗透率都快到50%,可燃油车销量还是杠的,没让对手吃饭。

这就跟玩狼人杀一样,表面嫌弃燃油车落后,实际销量一出,众人都说“卧槽,稳如老狗”。

悬念在这,谜面在那,大家别忙着做判断,咱慢慢拆。

本月,车圈这些数字就像气温一样烫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甩出的7月生产销售总数是259万上下,乘用车占了将近230万辆。

新能源那边是继续飙升,产销分别都快突破125万,增幅达到26%-27%的节奏,说鸡血都不够形容。

但燃油车这边,虽然市场有点儿老态、但腰板还是挺得很直。

燃油车在新车总销量里占比仍是大头,这一场“老将不死,只是凋零”的戏码还没到谢幕时。

榜单更有意思,TOP10里只有吉利一家自主品牌选手入榜,剩下全是合资势力。

翻到TOP20,一样没让人振奋到跳起来,吉利、奇瑞、长安、红旗加一起才到了7个席位,占比35%……

百分比这么一摆出来,其实就像是打榜节目,每期都有人抱怨“国产车队又输了”,但选手就是得一关一关闯。

再把镜头拉近一点儿,燃油车的头牌是谁?

按榜单,轩逸又一次把冠军揣兜里,销量到了26337辆,比去年同期增长超20%。

有人形容轩逸是“流水的对手,铁打的轩逸”,话糙理不糙。

日产这个暑假还能带着东风日产全线一波销量反弹,7月总销量有57,000多辆,增长也在20%左右。

东风日产下不光轩逸,还有启辰、英菲尼迪这种“豪华担当”,7月也一并迎来好消息,整体涨势不小。

日产有点像老坛酸菜——这味儿你嫌弃喝多了口味重,可市场就是需要它这种稳定剂,总有人慕名来点。

谈到第二名,大众朗逸表现稍微平稳,月销量23,000多,虽比去年同期的24,000馀略少。

有人开始说大众是不是“油腻了”,但转念一想,人家上汽大众7月总销量还是接近80,000,成绩打底够厚道。

燃油车销量榜单揭晓,合资品牌稳座主场,国产黑马急速突围-有驾

不过今年到眼下为止,上汽大众总体还是有点下滑,累计才57万台,跌幅三点六个百分点。

这个趋势给人点“中年危机”的错觉,劲头没以前那么猛,新能源SUV的推出成了救命稻草,车展开始发力,也看得出合资品牌自己也怕掉队。

榜单上的帕萨特和途观L分别在第九第十位,销量都在16,000多辆,环比下降幅度分别超过15%。

这让人又想起那句网络金句——合资车的神话,难道真的要让新能源慢慢蚕食?慢着,还早呢。

国产车这边,吉利博越L冲了出来,突然飙到两万一千多的销量,一看同比暴增,高达136%!

“卷王之王”这形容吉利不算过分。

博越L的增长不止是数据游戏,这十万级SUV市场本来内卷到飞起,博越L硬是在这片红海里切出一块蛋糕,足见吉利的韧劲。

吉利哪止这一款,星越L也上榜了,月销量刚破17,000,环比下降接近20%,但同比还涨了7%。

要说这波操作,吉利的群体战术打得漂亮,单月销量又连着十一个月破20万,这劲头都是咬着牙往上冲。

外人也许只看榜单,不懂其中的“腌臜”,实际上这就跟考研同学齐刷刷挤独木桥一样,总有几个能突出重围。

继续盘点丰田,今年榜单上把第四第五都拿下,一汽丰田RAV4荣放和广汽丰田凯美瑞各自甩出18,000和17,700的成绩。

环比都是下跌,但总盘没让合资地位动摇。

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7月份加一块儿,销量破了12.6万。

广汽丰田增长8%,一汽丰田也有3%回升。

燃油车销量榜单揭晓,合资品牌稳座主场,国产黑马急速突围-有驾

这就像那种老牌子,虽然略微缩水,但就是稳,任你怎么折腾,合资头脸依旧强的可怕。

大橘为重的还有一汽大众,榜单上速腾和迈腾分居第六和第八。

销量各自为17,500和17,000多,环比都跌了超过13%。

只要大众还有一口气,燃油市场就得给他留个座。

一汽-大众集团这月新车又卖出去11.3万,燃油车份额还涨了0.5个百分点。

大众自己的品牌带出来66,800多销量,还逆势上涨2.8%。

奥迪、捷达作为大众家族颜值担当,分别卖了37,000和9000多。

你要说这德系车在中国是“常青树”,没人还能反驳。

整个回顾下来,能感觉榜单里国产和合资的相生相克。

表面看,新能源呼声高涨,国产品牌也在使劲刷出存在感;但到了纯燃油车领域,合资集团仍旧牢牢把持市场主战场。

其实这就像饭圈爱豆打榜,国产车是后起黑马,合资品牌是老牌影帝,各自有拥趸。

有趣的是,燃油车市场并没有一蹶不振,相反还在创新玩法,比如合资品牌发新品救市,国产车突然一脚“弯道超车”。

吉利是最大黑马,博越L和星越L的双线模式,几乎成了SUV市场里的“王炸”。

但整体,榜单的样子还是没突破那道快50%渗透率的新能源屏障。

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7月份的新车渗透率都到了48.7%,照理说马上就要反超燃油车。

但真到细分指标和榜单这儿,合资燃油车这面不倒,一大批消费者还是用脚投了票。

话说回来,合资品牌为什么还能压倒性胜出?这事就像饭局上的高档红酒,讲究个品牌历史和“喝着安心”。

日产轩逸、大众朗逸、丰田凯美瑞这种,都有群众基础,产品稳定,售后服务也完善,普通老百姓还是愿意为靠谱买单。

“你不懂轩逸,但你身边总有朋友买轩逸”,这个梗在中国市场真不是鼓吹,是真有这种惯性。

可能国产自主品牌这几年追得猛,做工和设计都能卷到天边,但消费者对燃油车的XX品牌信任度就是高于平均线。

有些买家跟油腻中年一样,偏爱老品牌,即使新能源车像潮水般涌来,心里还是盘算那句“老头乐,稳”。

不过也得承认,燃油车的这种稳是有代价的。

一方面国家政策一直偏向新能源,老大哥们不得不在新赛道上押注。

上汽大众说要推增程SUV,其实多少有点自我革新,怕自己将来掉在“月榜后十”,未雨绸缪而已。

吉利这边能破局,归根结底也是营销、产品力和品牌形象齐头并进,大众、丰田这种“老牌子”,靠技术和口碑硬抗——大家在同一个锅里搅,谁也不敢松懈。

产业变革一浪接一浪,对手就像是地铁里的抢座大妈,一不留神就挤下去了,企业还得紧跟趋势,否则只能被动被淘汰。

市场就是大熔炉,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

说到这,谜底也就慢慢浮出水面了。

新能源车型虽然步步高升,燃油车却凭借顽强生存能力,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并未被新能源一脚踢出局。

榜单证明了,不是谁都能靠噱头一路狂飙,合资品牌的“老炮”打法和国产品牌的快速进击,最终都得让消费者用钱包说话。

轩逸、朗逸、凯美瑞,这些老熟人能连续霸榜,虽然略显传统,但确实是市场的长期主力。

吉利博越L、星越L这些新秀能崛起,说明国产品牌有望“破圈”,只是时间还没到全面逆袭那一步。

燃油车销量榜单揭晓,合资品牌稳座主场,国产黑马急速突围-有驾

归结来看,当前中国燃油车市场依然是群雄逐鹿,格局看似摇摇欲坠,实际稳中有变。

新能源车抢了半壁江山,现实是燃油车的抗压能力远超想象。

燃油车销量榜单揭晓,合资品牌稳座主场,国产黑马急速突围-有驾

合资品牌依托深厚底蕴捍卫着传统阵地,自主品牌借拼搏精神不断寻求突破,两股势力在榜单上相互制衡。

燃油车销量榜单揭晓,合资品牌稳座主场,国产黑马急速突围-有驾

这就像足球比赛里主队和客队各有优势,谁能最终笑到最后,还得等观众买票入场,亲眼见证。

想跟你聊点真心话,很多人说“燃油车终将淘汰”,但大数据和榜单现状告诉我们,这个进程没那么快。

无论你站队国产品牌还是合资大牌,最终还是会看实际体验和性价比,谁能代表未来,也许下一次榜单才有新答案吧。

愿每一位买车的朋友,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座驾,无论选择燃油还是新能源,咱们都不做数据的奴隶,只做自己的老司机。

你的车选了合资还是国产?新榜单有没有让你改主意?留言聊聊,你更关注燃油车哪一类?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