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悟了,吉利卖的不是9万块的车,是年轻人的赛博配饰

讲真,最近的车圈发布会,已经不能叫发布会了,应该叫“发癫会”。

吉利星愿搞了个26款上市,上来就甩出一个“STAR限定版”,限量1000台。

不装了,摊牌了,这套路我熟。

这不就是当年手机圈玩儿剩下的“饥饿营销”么?先告诉你这玩意儿巨牛逼,巨稀有,然后“啪”的一声,门关上了,说就这么多,爱买不买。诶,你别说,这招虽然老,但就是好用。人类这种生物,对“限定”、“专属”这种词,天生就没有抵抗力,仿佛买了这玩意儿自己就不是凡人了,是天选之子,是卡密sama。

我悟了,吉利卖的不是9万块的车,是年轻人的赛博配饰-有驾

现场的朋友跟我说,那个“红撞顶”帅炸了。

我悟了,吉利卖的不是9万块的车,是年轻人的赛博配饰-有驾

我寻思了一下,什么叫红撞顶?不就是车顶给你喷了层红油漆么?再给你加一个看起来很厉害的运动尾翼,讲白了就是个塑料板子,我怀疑风阻系数可能还加大了。最后,给你一个“专属徽标”,听着像是什么修仙门派的入门令牌。

这套操作下来,我悟了。

现在的车企,卖的根本不是车。

车只是一个载体,一个平台,一个让你发朋友圈的“压缩毛巾”。你看这红顶、这尾翼、这徽标,简直就是为了拍照而生的,拍出来巨出片,加个滤镜,配一段emo文案,齐活了。你买的不是9万多块的工业产品,你买的是一种社交货币,一种让你在小姐妹下午茶聚会上能多吹五分钟牛逼的道具。

这玩意儿的核心价值,已经脱离了交通工具的范畴,进化成了“赛博配饰”。

然后他们又说了,这车有后驱。

我一听,坏了菜了,这是要上天啊。9万块钱给你塞个后驱,就问你怕不怕?听起来好像每个车主都能在秋名山逮虾户,每天下班都能玩儿个漂移入库。

但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过的车比一些朋友吃过的盐都咸。对于99%的买这车的人来说,后驱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小区那个死亡窄路掉头的时候,能比前驱车少倒一把,然后收获保安大爷一个“小伙子技术不错”的赞许眼神。

这,就是后驱的全部意义。

至于那个256色氛围灯,更是典中典。这就是年轻人的移动KTV,是赛博朋克修仙的入门法器。颜色一开,音乐一放,感觉自己开的不是车,是任意门,能随时穿越到任何一个精神世界。颜色调成暧昧的粉紫色,你就是午夜的情感电台主播;调成灵堂的惨白色,你就是刚被老板骂完的社畜,主打一个沉浸式体验。这帮人是真的疯了!

这还没完,他们还给你配了驾驶辅助系统,前后贯穿式侧气帘。

是是是,这些东西都有用,关键时刻能保命。

但你知道现在车圈的竞争法则是什么吗?

不是存量竞争,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营销,不是把蛋糕做大,也不是把对手的蛋糕抢过来,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都别吃。

吉利星愿这个STAR版,定价9.58万。

这个价格,配上后驱、限定外观、氛围灯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它就不是一辆车,它是一颗射向所有同行的战斧巡航导弹。

我悟了,吉利卖的不是9万块的车,是年轻人的赛博配饰-有驾

它的目的不是赚钱,它的目的是告诉所有对手:这个价位,我来了,你们可以准备写遗书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直接端走了,那星愿就是连桌子上的蜡KFC都没放过。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车比作社交硬通货,可能有点侮辱硬通货了。毕竟黄金还能保值,这玩意儿落地打八折。

说起来,我楼下那个天天占我车位的大爷,他的老头乐上贴的贴纸比这车都花哨。可能真正的潮流教父,从来不看发布会。

所以,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朋友,当你开始理性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不是它的目标用户了。

会买这车的人,他们的决策逻辑和性价比无关,这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就像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自燃、聊失控,他会觉得你在亵渎神灵。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他们需要的不是一辆“好车”,而是一个能证明自己“很酷”、“与众不同”的图腾。那个红色的车顶,那个硕大的晾衣架,那个号称祖传开光的护身符,就是他们的金钟罩铁布衫。

我悟了,吉利卖的不是9万块的车,是年轻人的赛博配饰-有驾

吉利要做的,就是不断给他们提供这种“信仰弹药”。

加大加大加大。

所以结论是什么?这车不是给“懂车”的人准备的,而是给“懂生活”的人准备的。它最大的技术突破不在于底盘调教,而在于精准地拿捏了人性的那点小九九。

只要这个逻辑成立,那它就是无敌的。

但能过,就是能过。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