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续航+低温适应,中国制造电池在欧洲市场再撕突破口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正押注两款专为欧洲市场设计的电池组,以赢得当地客户。据悉,该公司位于匈牙利的工厂将于12月正式投产。

长寿续航+低温适应,中国制造电池在欧洲市场再撕突破口-有驾

周日,宁德时代在德国慕尼黑重磅推出两款电池。首款电池组为长寿命版本,使用寿命可达12年,续航里程达758公里(471英里)。第二款为快速充电磷酸铁锂(LFP)电池组,仅需充电10分钟即可续航478公里。

这两款电池产品为宁德时代进入宝马、大众等欧洲车企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预计将在宁德时代位于匈牙利第二大城市德布勒森的工厂投产。该工厂产能达100千兆瓦(GWh)时,足以满足200万辆续航里程500公里的电动汽车需求,计划于今年年底投产。

这是宁德时代在欧洲的第二座生产基地,此前其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工厂于2023年投产,产能为14GWh。

宁德时代表示,其长寿命电池组经过低温优化处理,这有助于说服冬季气候严寒地区的客户放弃燃油车,转而选择电动汽车。业内人士指出,宁德时代向欧洲市场传递的信息是,将设计更多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

新款电池组推出之际正值欧洲本地车企加速推进电池自研计划。消息显示,大众宣布到2030年实现80%的电池自产率,这无疑将挤压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宁德不得已加快研发速度,以“夺取”市场。

长寿续航+低温适应,中国制造电池在欧洲市场再撕突破口-有驾

事实上,宁德时代此前进入欧盟市场的“路”并不容易,不仅要投入巨额资本来满足苛刻的《新电池法》(需要披露每个锂原子的碳足迹),还必须在2031年达到钴、锂、镍回收比例不低于12%的硬指标。此外,它也要尽力规避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在欧洲工厂的“长臂管辖”。

为了实现这一要求,宁德时代在欧洲构建了“矿产-制造-回收”的垂直整合体系,不仅最大限度满足了欧盟市场的回收需求,也增强了自身的产业链掌控力。

与此同时,海外的车企在电池自研的过程中也不是那么顺利,比如保时捷称已搁置自研高性能电动车电池计划,原因是缺乏规模经济及产量限制,即“无经济可行性”。

可以看出,得益于中国电动汽车的迅猛普及,中国制造的电池不管在产量和技术上都对国际竞争对手具有压倒性优势。正因为如此,以宁德时代为首的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才能牢牢占据全球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