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刚刚接到一批日产N7的订单,销售那边说其实还挺火的。这车我也试了一下,最让我扯着嗓子想告诉人的,是它的价格和配置的奇怪搭配——这个价位能买到的,除了国产小牌子,基本找不到性价比这么高的了。你知道吗?我一时还琢磨,为什么日产能这么厚脸皮给中大型车来个11.99万起的价格,真是让国内竞争对手摸不着头脑。
先说说微动作。我和朋友聊新能源,他随口就说:日产这车,不就是个杂牌嘛。(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其实自己心里也嘀咕:在比亚迪汉、理想这些大佬占场的世界里,N7还敢这么低价走入市场。估算一下,车的成本不到10万(样本少,靠心算,大概这样)。这个价能砸出个大气场?我得追问:你们懂个啥?配置其实还满扎实的。朋友看我皱眉,也不甘示弱:瞅那外观,简洁中带科技,实用不浮夸。他是在激动,但我想啊,要不是这些硬核配置,谁会刚出手就去买一个杂牌的新能源?
我刚翻了下笔记,车内的氛围灯还挺亮堂,那个12扬声器的音响,听说音效特别带劲。你知道,新能源车市里,大部分的座椅设计其实都差不多,没什么亮点。但这个大沙发座椅我觉得挺不错,毕竟只要多花点零头,就能加热、按摩,慢慢放松。形象地说,就像我的一位修理工朋友说:装配线上的东西,基本没啥新鲜。可是啊,消费者要的,就是这个实在。你说跑长途用它,是否够用?对我来说,续航再多一点就更完美,比如说6百公里以上,但这个价位里,520到635公里,平常用用,无压力。(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到这,我心里又在想:它的供应链估计也比国产品牌更稳,大厂的效率扔国产品牌几条街。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那一块扁平化的日产车标和封闭式前脸,看起来真比传统燃油车更符合新能源趋势。既要保持大厂风范,又能年轻化,我猜这也是日产的心机。不然,怎么在这个价格上还能拿出这样的设计感呢?(这段先按下不表)
然后,说个对比。你知道,我在试车时,还顺便拉了下比亚迪汉和深蓝S07。这N7的最大优势应该是实用,它没有千奇百怪的科技配置或者发动机芯片的炫技,但是配置丰富点,体验还能接受。低配和高配差距,大概在加了个骁龙8295P芯片、出现升级版的音响、座椅功能等方面。
据说,低配车用的是骁龙8155芯片,平平常常就能应付日常娱乐和导航,运行还算顺畅。高配追求的,是高速响应和未来升级的空间吧。我猜猜,13.99万的价格其实还算可以接受,尤其是对于家庭用户——空间够用,续航还能带上,配置还挺实在。你是不是疑问:电池用磷酸铁锂会不会影响续航体验?按我经验,这电池的稳定性更高,耐用,零配件也便于普遍维护。这点让我觉得,日产在成本控制上还是挺聪明的。
我一直觉得,为什么它必须用800V的快充不直接用400V?这点我没细想过,也许是成本原因?或者是企业惯。多想想,像我一开始以为电车都得用新技术,其实充电快不快,快充背后隐藏的,是对供应链一环的要求。一天充电20分钟,续航能多一百公里,家家都说好。可问题是,车身尺寸放到燃油车的尺度,体型优势并不那么明显——毕竟,4930毫米的长度,不算特别宽大,但空间其实够用,家用足够了。
我还想问问:未来几年,日产N7能否在这块市场站住脚?它的最低售价,真能打动到用户吗?还是会变成个过渡产品?这也让我思考:在国产新能源车折腾得天翻地覆的当下,被称为杂牌的日产,真能玩出个花样吗?还是只靠价格吸引人眼球?
对了,突然想到个事:那辆车的隐藏门把手,平时看不到,关门时却挺方便。立体感也强。这个细节我没怎么提前考虑,但细心的人会发现,设计真是蛮用心的。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竟然没有想过,为什么很多新能源厂商都舍弃了传统门把手?是不是成本、还是设计上的考量?
我觉得这辆日产,虽说在技术含量上没什么惊喜,但它确实给我一种贴地的感觉——实在、划算、用心。你会不会觉得,这车其实挺适合那些既想进入新能源,又担心吃亏的家庭?它的配置和价格,似乎暗示着:我不玩套路,但我还你实在,买我就对了。嗯,但我又在想:在这个市场上,价格低、配置足够、品牌认知尚佳,能爆得下来,与国产品牌逐鹿吗?这才是真正的看点。
我心里还在琢磨,像我这缩短时间的心算,大约一辆车的百公里用电成本(用快充成本估算)大概在2块左右,慢充更低。假设平均每月两千公里,电费补贴实在怎么也得120块到150块,外加维护……怎么说呢,把钱花在用得顺手上,可能比炫耀什么黑科技更实在。你说客户会不会更愿意实在一点的车?(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还是希望,日产N7这个类型能持续打磨。毕竟,作为曾经的油车王者——日产,转到新能源阵营,能不能像那些杂牌一样打出一片天?大概没人会问,反正我心里是有点疑点:杂牌车的价格是不是反而成了优势,但是,能真正等待的,是不是又一个翻盘的故事?这真是个值得琢磨的问题。
你说,有没有哪一刻纯粹因为便利,轻松就把这车变成了日常的工作伙伴呢?或者说,这个价格背后,藏着日产突然变聪明的秘密?谁知道呢,或许我还得等辆试驾车,才能更踏实地说: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