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9X售价一公布,我第一反应是:这价格,确实挺狠的。45.59万起步,最高到了58.99万。差不多一线豪华电动车级别的定价,让我想起了两个月前去试驾问界M9时,销售对我说:咱家刚上市,起步42万,优惠下来不难拿到38万左右。说实话,站在消费者角度,差了好几万。别着急,这价格能买到什么?极氪给出了一些噱头,比如5年免费充电,还有购置税政策变动的差额补贴,旧车置换还能直接给你报1万块,听起来蛮贴心。
但我心里嘀咕,1000度的免费充电额度,玩得了一年还是两年?毕竟这车主打最强SUV的形象,22英寸轮毂、六活塞卡钳加曜黑套装,看着非常扎实,显然是冲体验感来,工业设计告诉我这种大轮毂既是为了颜值,也是为了拉升整车档次感,但日常驾驶舒适性呢?又是另一回事了。供应链角度说,这些硬件成本都不低,尤其六活塞卡钳,基本是性能车级别配置,跟多数同价位SUV之间的实操差别明显。这就像给普通面包车配涡轮增压发动机,明显提升体验,但你得为这个多花不少钱。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去年参加某供应链大会时,厂商透露这样配置的车型,每卖出一台,成本下不来也压不动,毕竟零件供应局部紧张,价格坚挺。极氪9X,又不是主打量产路线的车型,更多是给极客粉丝和品牌形象提档用的。说白了,这车跷跷板,价格抬高了品牌调性,销量难看到爆表。
说回用户心理,我想到自己和几个朋友聊过新能源汽车,价格越来越贵是大家吐槽得最多的。比如一位朋友说,我一看到50万价格,直接放弃了,买个电动车还不如买个二手豪华燃油车实在。这话说得不无道理。尤其明年购置税可能叠加,整个市场恐怕要变得更残酷。我还没细想过,极氪9X这么一波操作,用户保有量会不会被政策影响得更惨?
和蔚来ES8的比较。老实说,我不太好直接下定论。蔚来那边硬件、服务配套都走得比较成熟,但价格和极氪9X比起来,其实还没贵上太多。ES8优点是四年换电补贴的基础设施,更适合长续航和长途。极氪靠的是性价比和霸气,这种差别其实就像是豪华SUV与性能轿车的对比,看你更看重哪单。一位修车师傅跟我说过:这俩车实操难度不同,维护成本也有差,极氪车维修成本偏高一点,不知道你留意过吗?这对比说完,我得老老实实承认,刚才提的最强SUV有点大了,极氪更像是最霸气SUV,毕竟不是个亲民车型。
我突然想跑题了,你有没有注意到,这种高价电动车对城市充电桩的依赖减轻不少,毕竟5年免费充电额度加起来才1000度,真到了使用阶段,用户基本得靠自家私桩或者公共付费桩。和去年的某款主打充电无忧的车型比,这种设置多少有点画饼充饥味儿。朋友小李试驾完后还抱怨,你说这免费充电额度不够用,万一政策有调整,补贴又怎么算?我觉得这话代表了一部分用户担忧。
这么说容易让人忽略一个细节。极氪9X的22英寸大轮毂配上六活塞卡钳,这些配置看似花哨,其实对高级感和驾驶体验真有帮助。只不过你得问问自己,开什么车,更注重速度还是实用性?
我算了下,这价格下,买极氪9X的用户,首年养车成本估算在3.5-4万左右,粗算包括保养、保险、充电(超免费额度部分)和车辆折旧。相比问界M9或者特斯拉Model X,维护成本确实要高,续航和充电便利度算是被压缩的变量。有人跟我说,你知道吗,关键还是用户愿不愿意掏这笔钱,买这段体验的身份感和感觉,毕竟汽车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面子工程。我倒是有点质疑,品牌能撑多久?市场需求能不能一直这么高?
总结一句,极氪9X很明显是定位在用硬件和政策优惠挖掘高端市场,不在乎销量大盘,主打极客和品味。这让我想到了宝宝巴士的那个怪现象,起初做成爆款,但定位和受众太低频,最终只能小众生存。极氪会不会有类似的路走,未来还得看市场和政策?
最后随便留个问题给你:你觉得在这个价格区间,是该选个更成熟的蔚来ES8,还是给极氪9X的性价比+豪华感买个单?或者说你愿意为这个价格,买辆真心让你豪气十足的电动SUV吗?(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