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时代会很快结束?内行人预测:油价恐是最后的关键!

一谈起燃油车这档子事儿,周围全都是电动车的消息,感觉燃油车竟然一下子就变“老”了似的。好多朋友都在问,燃油车的时代是不是快到头了?行家们说,估计油价可能就是那最后的“火苗”,把它推向没落的节奏。

国际能源署在2025年的报告里指出,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增长速度已经变得不那么快了。到2025年,石油需求预计每天只增加74万桶,比之前几年明显放慢了脚步。这是啥原因呢?主要是因为电动车的销量猛涨。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售量预计超过2000万辆,占新车销售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电动车的崛起给传统燃油车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燃油车时代会很快结束?内行人预测:油价恐是最后的关键!-有驾

这数字看起来挺大,但一想中国市场就明白了,那边电动车销量已经占到新车的一半多了。欧洲方面,预计到2025年,电动车的份额会达到25%,到2030年甚至能飙升到63%。北美就稍微慢点,到了2025年,电动车可能还不到10%,不过到了2030年,也能涨到22%。这些数据都来自EV Volumes的统计,是真正靠谱的,不是什么随便编的。

油价在这过程中到底起啥作用?专家们都说,油价涨跌直接左右咱们买车的选项。到了2024年,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差不多81美元一桶,预估到2025年会降到74美元,再到2026年还有望降到66美元,这都是美国能源信息署给出的预测。他们分析,是因为供应过剩,加上需求增长慢了不少。OPEC+的那些产油国从2025年5月开始放松减产措施,准备逐步增加产量,这一下就把油价压低了不少。

结果就是如此,油价一低,燃油车的运营成本变得没那么高,消费者也许就不那么着急去换电动车了。一旦油价突然飙升,比如说被地缘政治冲突或者贸易摩擦带动,燃油车自然就变得昂贵起来,大家就会倾向于考虑电动车。像2022年油价冲破100美元那会儿,许多人一算账就发现,电动车的总价比燃油车低不少。

燃油车时代会很快结束?内行人预测:油价恐是最后的关键!-有驾

中国的情况呢,挺有代表性的。2023年,中国的石油进口占总消费的七成多,但到了2024年,因为电动车普及率提高,石油需求有所下降,进口量还减少了2%。银行的分析师提到,中国的石油日需求从去年的145万桶,预估到2025年会降到21万桶左右。

主要就是电动车和液化天然气卡车的推广速度快。北京、上海这些城里,早就开始推动公交和出租车的电动化了。到了2025年,北京的公交车都换成了新能源,上海出租车的覆盖率也达到了80%。比亚迪、长城这些厂商,早在2024年就停止生产纯燃油车,转型做电动和混动。结果,2025年上半年,中国的电动车销售几乎占新车总量的40%,在全球电动车市场里,中国的份额占了一半以上。

欧洲那边对燃油车的限制挺严格的。欧盟在2021年就提出了到2035年禁止销售内燃机车的计划,但由于充电设施建设进度缓慢,2025年前或会有些变数,车企压力也不小。挪威的目标是到2025年不再销售新燃油车,实际上早在2023年,电动车就占到新车销量的九成了。

燃油车时代会很快结束?内行人预测:油价恐是最后的关键!-有驾

英国早在2017年就宣布,到2030年要停止销售纯燃油车,到了2024年又改口,说混动还可以卖到2035年。基础设施这块儿确实挺头疼的,2024年,欧盟的充电站数达到了五十万个,不过农村地区的覆盖率只有十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中国到2025年上半年,充电桩数量已经超过两千万,高速公路的覆盖率也达到了九十五%,这让电动车的使用起来顺畅多了。

2022年,加州宣布到2035年停止销售汽油车,纽约和华盛顿州也跟着出了动静。联邦层面的话,2021年投入75亿美元来打造充电网络,打算到2025年搞出10万个公共充电点。不过到那时,电动车的市场份额依然不高,原因可能关税和补贴力度不够。通用汽车在2021年承诺到2035年实现零排放为主线,2024年推了电动SUV,但还留着燃油生产线没撤掉。丰田2023年开始投资固态电池,计划到2026年大规模应用,想办法降低电动车的成本。大众集团在2022年砸了500亿欧元建电动汽车厂,目标是在2025年前让电动车占到总销量的30%。

油价上涨带来的冲击挺明显。2022年3月,原油价格突破120美元,美国的汽油价格涨到每加仑5美元,而中国的92号汽油也涨到每升9元以上。这个时候,电动车自然就有了优势,因为整体拥有成本低,充电比加油更省钱。国际能源署提示,到了2024年,电动车会帮助减少每天130万桶石油需求,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会增至200万桶。自从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达到峰值后,交通用油从占总需求的50%降到45%。二手车市场也发生了变化,2024年,美国二手汽油车的价格下降了10%,而电动车的价格则上涨了5%。

燃油车时代会很快结束?内行人预测:油价恐是最后的关键!-有驾

行家们都说,油价当然是个关键因素,不过,也不能忽视政策扶持、技术升级和经济环境这几块。中国在2024年把电动车购车税减免再延长到2027年,目的就是为了拉动销量。至于欧盟,2024年对中国电动车加征37%的关税,但中国依然出口了200万辆左右。厂商们也在走“双轨”路线,一汽在2024年关闭了燃油发动机工厂,改做电池生产。而长安汽车在2024年,电动车的销量猛增了50%。全球范围内,看汽车总量,从2020年的9000万辆减到今年的7000万辆,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看得出电动车在迅速补上这个空缺。

从长远来看,燃油车在中国的大量存量高峰大概会在2030年左右到达,然后逐渐减少。欧盟呢,打算在2025年考虑合成燃料的免税政策,不过,整体趋势还是偏向电动化。石油嘛,主要的用途会变成化工品,交通方面也会向低碳方向发展。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电动车将取代全球540万桶天的石油需求,而中国占了一半。OPEC+的增产步伐比较谨慎,预计2025年12月会多增13.7万桶天,不过市场供过于求,差不多有73万桶天的剩余产能。

燃油车时代会很快结束?内行人预测:油价恐是最后的关键!-有驾

因为油价低,转型的速度有所放缓,但电动车的大势是压不住的。到2025年,全球供给会增加160万桶天,达到1.046亿桶,接下来2026年预计再增97万桶。非OPEC+国家走在前面,但美国的轻质油增长势头比较缓,因为油价低,页岩油投资也跟着减少。那些独立的产油商预计到2025年,资本支出会减少9%。

《中国城市公共领域燃油车退出路径研究》指出,有四个主要推动力量:政策、技术、基础设施和需求。对于城市潜力,总结出了一个时间表来指导推进。到2025年,供需方面的矛盾会变得更加突出。美国能源署表示,届时,全球的石油日需求会增加130万桶,这比2024年的增长90万桶要多,但还没达到疫情前的平均水平。

总体上,燃油车的时代不会突然就完结,不过油价一直在低位波动,确实让这个过程变得慢了一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