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江一年三连跳,智界去向成谜,腾势是否需要他

这个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咱们先聊聊赵长江这个人。

其实中国汽车圈子里,像赵长江这样的人真不多见。

他在比亚迪干了十六年,从基层一路干到高管,这中间啥风浪没见过?

尤其是那段一年连跳三级的经历,说白了就是人才被认可,公司看重,能力也真有点东西。

赵长江一年三连跳,智界去向成谜,腾势是否需要他-有驾

一般人哪有这待遇?

你看他从营销总监做到副总、再做到总经理,基本上就是一路顺风,顺风顺水的背后,肯定是有成绩、有魄力、有胆识。

但其实,比亚迪早期靠网约车起家,那会儿新能源车的市场环境不太成熟,大家都奔着能卖出去、能走量去的。

赵长江能在这时候把比亚迪做起来,确实有两把刷子。

但话说回来,这种“救火队长”的角色吧,有时候成绩一部分是政策红利,有时候确实是有能力,有时候是天时地利人和都赶上了。

外界总是褒贬不一,有的人觉得他是靠市场风口,有的人说他是实干型的经理人,这种争议其实很正常。

他后来被调去管腾势,老实说,这岗位可不是轻轻松松的,腾势本身定位就是高端,市场上竞争可不是一般的惨烈。

你看腾势D9,赵长江带队把这车做爆了,每月销量能过万,这在中国MPV市场上算是硬实力了。

能把别克GL8、丰田赛那这种老牌压下去,确实说明中国品牌在高端市场不是没机会。

但问题也很明显,腾势D9一炮打响,后面N7、N8、Z9这些车就不行了,销量惨淡,市场反响一般。

其实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造车不是只靠一款爆款,品牌持续发力才是真本事。

赵长江一年三连跳,智界去向成谜,腾势是否需要他-有驾

赵长江在腾势的高光时刻和后来的下滑,其实就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缩影,有机遇、有挑战,有爆发也有瓶颈。

2025年一纸调令,赵长江不再担任腾势总经理,外界一片猜测,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大家心里可能都有数,业绩、战略、团队目标这些事,外人不太好评说,但高管的位置本来就有压力,有业绩就有风险。

赵长江离开比亚迪后,大家最关注的就是他去哪里。

现在看,各种消息都指向他要去智界,就是奇瑞和华为合资那个品牌。

智界本身定位也是高端,和腾势有点像,但又不完全一样。

赵长江这种级别的人物,如果去智界,肯定不是去打工当个二把手,应该是带着战略目标去的,或许还真有可能主导整个品牌的发展。

你说智界需不需要赵长江?

我觉得,这事儿得看几个层面。

首先,智界现在还没做出像腾势D9那样的爆款产品,市场影响力也没到行业顶流。

赵长江有操盘高端品牌的经验,懂得怎么把产品做起来、把团队带起来,这种人才确实是智界急需的。

尤其是现在奇瑞想推MPV车型E08,项目也是一波三折,腾势D9就是MPV爆款,赵长江去操盘,成功概率肯定高很多。

赵长江一年三连跳,智界去向成谜,腾势是否需要他-有驾

再往深了说,奇瑞最近几年在人事上很开放,越来越愿意引进外部高管,年轻、能干、有资源的人才更吃香。

你看赵长江,新能源圈子里算是顶流了,声音比很多老一代奇瑞高管还响,经验也扎实。

放在智界,不管是营销还是战略布局,肯定能带来新气象。

但话又说回来,赵长江过去也有过低谷,腾势除了D9之外的车型没搞起来,说明高端品牌不是说想干就干成了。

你得有长期布局,有持续创新,有团队执行力。

未来智界如果真让赵长江主导,肯定要给足空间,让他有话语权去打造产品、塑造品牌。

否则,一个顶级经理人被束手束脚,人才也发挥不出来。

还有一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太快了,竞争极其激烈。

以前比亚迪靠政策优势,后来腾势靠D9爆款,现在大家都在拼技术、拼智能化、拼高端体验。

智界背靠华为和奇瑞,资源是不缺,技术也不差,但是品牌还没打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像赵长江这样的操盘手,把产品和品牌做成行业标杆。

如果他能带队把E08做成新一代爆款,那智界就有可能一跃成为高端市场的新宠。

赵长江一年三连跳,智界去向成谜,腾势是否需要他-有驾

但这事儿也不是说有了赵长江就一定能成。

汽车行业是系统工程,不是靠个人英雄主义,你得有团队、有资源、有战略、有执行力。

奇瑞内部人事变动频繁,大企业的利益关系复杂,外来高管想完全掌控,很难。

赵长江要是真去了智界,肯定压力很大,可能比在比亚迪还难熬——不仅要创造业绩,还要协调各方资源,还要面对内部各种博弈。

这活儿不是轻轻松松能干好的。

再说说市场环境,现在中国高端车市场竞争太激烈,理想、蔚来、小鹏、新势力和传统合资品牌都在发力,智界要想实现突围,产品力、品牌力、用户体验三方面都得做到极致。

赵长江如果真能把爆款再打出来,确实能带领智界走上一条新路,但要是没起来,外界肯定会有更大的质疑和压力。

高管的位置就是这样,风光的时候万人捧,失误的时候万人喷,谁都不好过。

其实我觉得,赵长江下一站不是只看平台和待遇,更重要是平台能不能给他发挥的机会。

智界现在还处于品牌打磨阶段,既有挑战也有机会。

如果赵长江真能把他的经验、资源和团队带过去,和华为、奇瑞的技术、渠道结合起来,确实有可能做成大事。

但前提是管理层得信任他,给他足够的话语权和掌控力,否则就会出现“空有能力、难展拳脚”的局面,最后还是一地鸡毛。

赵长江一年三连跳,智界去向成谜,腾势是否需要他-有驾

总结来看,赵长江其实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既有高光时刻也有低谷时刻。

他去智界,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次机会。

智界要想在高端市场站住脚,确实需要有操盘过爆款的经理人来带队,但也需要团队配合和企业愿景一致。

赵长江能不能在智界再造奇迹,其实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情,更是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能不能做起来的一个缩影。

未来怎么走,谁也说不好。

赵长江如果真去了智界,不管是成是败,都是中国汽车行业新一轮变革的见证者。

市场会给出最真实的反馈,成了大家都夸,败了也只能再寻新路。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人才流动是常态,关键还是看平台和机会,谁能把握住,谁就是下一个赢家。

总之,看赵长江这次“跳槽”,既有期待也有担忧。

他过去证明过自己,这次要在一个全新平台再证明自己,难度肯定比之前大。

但这个行业本来就是这样,挑战和机遇并存,谁能顶住压力,谁有创新能力,谁能带队打爆款,谁就是行业领军者。

大家都等着看,赵长江能不能带着智界冲上去,成为下一个腾势D9或者更牛的爆款。

如果行,那就是中国高端汽车品牌新的里程碑。

如果不行,那也不过是又一次行业洗牌,继续寻找新的机会。

中国汽车市场就是这么残酷,也是这么充满可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