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神兽晕车哭闹?腾势N9一试,防晕车系统彻底治愈!

那个周末,本以为又是一趟“呕吐之旅”,谁曾想,一次不经意的试驾,竟成了我家小神兽的“救赎”,也彻底颠覆了我对“家用好车”的刻板印象。

早上八点半,电话铃响,4S店通知我,之前心心念念的腾势N9试驾车已到位。

正巧朋友愁着带孩子去郊外露营,她家那位从小坐车就晕得七荤八素,听闻N9有“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便约我一同前往。

这不就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既能探究竟,又能陪娃撒欢,何乐而不为!

抵达4S店时,天色有些阴沉,细雨零星,气温约莫十八度,一件薄外套足矣。

那辆“紫瑢金”双色款的N9,静静停在门口,车顶的金色在灰蒙蒙的天光下,不显浮夸,反倒透出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感,仿佛古籍中走出的贵族。

销售小哥的“隐身”服务,倒是给我留足了空间,没有耳边风,更能沉浸式体验这辆车的真实面貌。

小神兽晕车哭闹?腾势N9一试,防晕车系统彻底治愈!-有驾

说起这辆车的尺寸,初见时,我的确心头一紧。

超过五米二的车长,两米多的宽度,比我那辆常年奔波的紧凑型轿车足足宽出近三十厘米,老司机如我,也忍不住担心停车时会不会“捉襟见肘”。

可绕车细观,这大家伙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前悬短促,后悬微长,三千一百二十五毫米的轴距,将车内空间拉伸到了极致。

侧面看去,悬浮式车窗搭配镀铬饰条,视觉效果被巧妙拉长,丝毫没有那种“傻大黑粗”的呆板感,反而透着一份灵动与优雅。

小神兽晕车哭闹?腾势N9一试,防晕车系统彻底治愈!-有驾

指尖轻抚“紫瑢金”的车漆,那份细腻,真真切切地告诉我,这绝非寻常工艺。

触感光滑得如同婴儿肌肤,没有丝毫颗粒感。

销售曾吹嘘是十五年以上工龄的老师傅手工打磨,即便无从考证,但我的指甲轻划而过,竟未留下任何痕迹。

要知道,我那旧车的漆面,稍有剐蹭便是一道白印,非得抛光不可。

这N9的漆面功夫,着实让人惊艳。

车顶的金色与车身紫色过渡自然,天衣无缝,并非生硬的拼接。

朋友亦赞叹:“这颜色可比小区里那些常见的黑白灰特别多了,还不张扬,有品味!”

小神兽晕车哭闹?腾势N9一试,防晕车系统彻底治愈!-有驾

拉开车门,电动踏板“咔嗒”一声,平稳地伸展出来,踩上去纹丝不动,给人十足的安心感。

朋友家的小神兽,往常上我车总要垫个小板凳,这回踏板一伸,他自己扶着车门便轻松坐进儿童安全座椅,还兴奋地拍着踏板高喊:“妈妈你看,有小楼梯!”

这种细节,不正是一辆“家用好车”的灵魂所在吗?

后来我也试了关门,踏板会在车门即将闭合时自动收回,动作流畅,没有卡顿,更不会夹到脚,远胜过某些车辆踏板回收迟缓,让人不得不等待的尴尬。

小神兽晕车哭闹?腾势N9一试,防晕车系统彻底治愈!-有驾

LED大灯的威力,是在启程后才真正显露。

清晨雾气迷蒙,车灯自动切换至雾灯模式,其穿透力远超我旧车的卤素灯,前方五十米的路牌清晰可见,再无“雾里看花”的模糊。

会车时,对向来车一靠近,大灯便自动由远光切换至近光,无需我分神操作。

待对向车驶过,又自行恢复远光,这功能对我们这种偶尔“健忘”的驾驶者而言,简直是福音。

车尾的贯穿式尾灯,则需待傍晚时分方能尽显其魅力。

返程时,天色已暗,我轻踩刹车,尾灯亮起的光带均匀无暇,没有一丝暗区,后方车辆能清楚辨识我们的减速意图,这与某些尾灯亮度不均的车辆形成了鲜明对比。

3.2平方米的全景天幕,白天实用性极高,即便阴天,车内亦敞亮如昼,无需开启顶灯。

然而,午后阳光稍显炽烈,即便拉上遮阳帘,手放在天幕下方仍能感受到热意。

朋友坐在后排抱怨:“要是遮阳帘能再厚实些就好了,孩子的小胳膊晒得有点烫。”

看来,这份通透,在某些极端天气下,也需要更周全的考虑。

小神兽晕车哭闹?腾势N9一试,防晕车系统彻底治愈!-有驾

坐进主驾的瞬间,那份久违的舒适感便将我完全包裹。

NAPPA真皮座椅触感柔软,绝无仿皮那种生硬感,缝线工整细密,丝毫不会硌到后背。

电动调节按钮响应迅速,前后、高低、靠背角度皆能精准调至我的理想位置。

我身高一米七八,将座椅调至最低,头部上方仍有两拳余量,空间感十足,毫无压抑。

小神兽晕车哭闹?腾势N9一试,防晕车系统彻底治愈!-有驾

在高速路上奔驰一小时后,我特意下车舒展筋骨,腰背竟未有丝毫酸痛。

这在我那旧车上,简直是奢望,以往半小时便觉腰部紧绷。

我细察座椅,其侧翼包裹性极佳,过弯时身体稳如泰山。

座椅靠背弧度亦是巧妙贴合我的腰椎,不留空隙,这才是真正从人体工学出发的舒适设计。

朋友试过副驾的零重力座椅,调平后她躺了十分钟,出来便感叹:“这简直就像躺在家里的乳胶沙发,腿托升起后,膝盖也不酸了,比坐飞机的商务舱还惬意!”

此言非虚,那份放松,笔者亦深有体会。

小神兽晕车哭闹?腾势N9一试,防晕车系统彻底治愈!-有驾

内饰的“金山棕”配色,自带一份高级感,色泽不深不浅,既耐脏又不沉闷,用料考究,彰显不凡。

中控台上的浅黛真木饰板,更是一份意外之喜!

凑近细观,能看到自然的木纹脉络,绝非敷衍的印刷纹理。

我指甲轻划,亦未留下痕迹,其质感远胜我同事车上那塑料感十足的饰板。

朋友说:“这饰板看着就贵气,不像有些车,明明是塑料还硬要假装是木头,一摸便露了馅。”

小神兽晕车哭闹?腾势N9一试,防晕车系统彻底治愈!-有驾

五屏联动,我曾以为会复杂难懂,却发现其上手极快。

13.2英寸的液晶仪表显示极其清晰,时速、电量、续航等信息分区排列,一目了然。

50英寸的AR-HUD更是令人惊艳!

导航路线直接投射于前挡风玻璃,连“前方三百米有测速,限速六十”的提示都纤毫毕现,完全无需低头查看中控屏。

驾驶在快速路上,我再也无需频繁低头,目光始终聚焦前方,安全感倍增。

某次我稍有分神,车身微偏车道,HUD上即刻弹出红色车道偏离警示,同时方向盘轻微震动,其反应之迅速,远超单纯的语音提醒。

3英寸的中控屏响应迅速,滑动、点击应用均流畅无卡顿,并支持3/7分屏功能。

我开启导航时,朋友在副驾通过分屏挑选音乐,互不干扰,这种多任务并行处理能力,着实令人称赞。

我测试了语音控制,说出:“打开空调二十四度,后排温度调高一度。”

指令大约一秒钟便得以执行,不像某些车辆需要多次重复。

更支持连续对话,我接着说:“打开后排遮阳帘。”

系统亦能准确识别,无需重新唤醒,这语音识别的灵敏度与智能程度,令人印象深刻。

后排那块17.3英寸的2.5K吸顶屏,简直是小乘客们的“快乐源泉”!

朋友家孩子观看《小猪佩奇》时,画面清晰流畅,毫无卡顿。

声音可通过后排独立扬声器输出,丝毫不影响前排驾驶。

我试着调节屏幕角度,电动调节过程顺滑无比,没有丝毫顿挫感。

屏幕亮度还能自动适应光线变化,阴天调亮,傍晚调暗,避免了刺眼,这份考量,着实贴心。

小神兽晕车哭闹?腾势N9一试,防晕车系统彻底治愈!-有驾

车内诸多细节亦是周全妥帖。

双50W无线充电板,充电速度惊人!

我手机当时电量仅剩百分之三十,半小时便充至百分之八十,且充电过程中手机丝毫不发烫,远胜我自购的无线充电器。

充电板旁还设有一处小凹槽,能稳稳放置手机,急刹车时手机亦不会滑落,这设计,堪称精妙!

水晶按键按下时伴有清脆的“咔嗒”声,反馈明确,绝非软绵无力。

朋友说:“这按键摸着就有质感,不像有些车的按键,按下去毫无感觉。”

柔光氛围灯提供十余种颜色选择,夜间驾驶时,开启暖光,车内氛围温馨怡人。

我试了“随音乐变色”模式,灯光随节奏变换,孩子看得欢快不已,直呼:“这简直像在KTV里!”

储物空间也足以应对日常所需,门板储物格可容纳两瓶五百毫升矿泉水,外加一把折叠伞——伞柄需朝内放置,方显紧凑。

中央扶手箱分上下两层,下层可置充电线、墨镜盒等小物件,上层则恰好容纳我的1L保温杯,盖盖子时亦不会卡住。

数字钥匙是我当天使用最为顺手的配置。

无需携带实体钥匙,手机便能实现解锁,且支持多种方式。

我最常用的是蓝牙钥匙,靠近车辆一米左右,车门便自动解锁,免去了旧车掏手机、点应用的繁琐。

NFC钥匙更为便捷,即便手机电量耗尽,将手机贴近驾驶位门把手的感应区,“咔嗒”一声即可开门,这简直是应急之利器!

清晨在小区门口等朋友时,我手机恰巧电量耗尽黑屏,本以为要等她抵达方能开门。

然而,我突然想起NFC钥匙,尝试之下竟真的成功开门,朋友当时惊诧不已:“你手机不是黑屏了吗?

怎么还能开门!”

此后,我还帮朋友绑定了她的智能手表,她买菜时无需揣着手机,抬腕轻刷门把手便能上车,直呼:“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忘带钥匙了!”

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那套“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

朋友家孩子从小晕车,乘坐任何车辆超过一小时便会呕吐。

此次我们驶过一段盘山公路,连续十余个弯道,车速始终维持在四五十码,孩子竟丝毫未有晕车迹象,仍在后排安静地玩着积木,偶尔还会对我们说:“妈妈,这车不晃。”

这份平静,如同《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和谐而美好,孩子的笑脸,便是最好的证明。

停车小憩时,我特意轻抚孩子的额头,未见汗珠,脸色亦无苍白之色,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转变!

以往驾驶旧车驶过此路段,孩子半小时便开始哭闹,诉说“头晕”,甚至呕吐不止。

朋友感慨万千:“早知有此功能,以前带孩子出门,何需常备晕车药!”

我随后细心观察,过弯时车身倾斜幅度极小,不像旧车那样“一拐便晃”。

座椅还会轻微调整角度,紧密贴合身体,以此减少晃动带来的不适,这些细节,远比“防晕车”三个字所带来的参数解读更为真切、更为暖心。

辅助驾驶方面,我体验了“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从郊外露营地的地下车库至我家小区地库,全程约五十公里,涵盖了市区路段、快速路以及高速匝道,路况颇为复杂。

启动之初,我略显紧张,总忍不住想握住方向盘。

然而,我逐渐发现,这套系统预判极为精准:

驶过闸机时,它会提前减速至十码,待闸机抬起后再行加速;进入快速路,它自动并入主车道,与前车保持一百米的距离。

若遇前车减速,它亦会随之缓行,避免了急刹。

通过高速匝道时,弯道略显急促,当时车速六十码,系统自动减速至四十码,驶过弯道后又平稳加速至六十码。

整个过程流畅自如,没有我亲自驾驶时或减速过猛,或过弯过快的顿挫感,着实令人省心。

唯一一次我进行干预,是遇到一辆电动车突然变道。

系统虽及时减速,但我仍下意识地轻打方向。

事后查看仪表盘,系统提示“检测到突发情况,已辅助减速”,其反应速度超乎我的预期。

朋友说:“以后跑长途,有这功能能省不少力气,不用一直紧绷神经盯着路况,轻松多了。”

手势开门功能颇具趣味,但并非每次都灵验。

对着门把手比出“点赞”手势(拇指朝上),距离约十五厘米时可感应开门。

可有两次我手上提着露营装备,手臂稍有遮挡,便未能感应成功。

后来我将装备换至另一只手,手位摆正,方才顺利开门。

朋友打趣道:“这功能得‘姿势标准’才行,不然就像在跟车门‘打招呼’。”

不过,配合UWB解锁则更为便捷,靠近车辆便自动解锁,比手势开门更为常用,手势更像是偶尔为生活增添的小情趣。

无麦K歌功能是在停车时体验的。

朋友家孩子演唱《孤勇者》,无需手持麦克风,直接对着车内麦克风歌唱,音质远超预期——十二个扬声器的音响系统,后排声音悦耳不吵,前排亦清晰无杂音。

孩子一遍又一遍地唱着,说:“这比家里的卡拉OK好玩多了。”

朋友甚至录制视频发至朋友圈,评论里不少人询问“这是哪款车的功能”。

坦白说,此功能平日使用不多,多半是带孩子时偶尔玩乐,并非刚需,但有此配置,总归是多了一份乐趣。

有个细节值得一提:提车时销售告知某些功能需OTA升级,试驾当天恰巧收到升级提示。

我趁停车空档尝试升级,约二十分钟便告完成,新增了“下车泊入”功能。

此后在商场地下车库,找好车位后,我下车通过手机APP操控,车辆便自行泊入,省去了费力调整方向的麻烦。

朋友说:“以后遇到窄车位,再也不用请人帮忙指挥了,自己就能轻松搞定!”

试驾车为插混版,具备纯电、混动、增程三种模式,我悉数体验,驾驶感受确实各不相同。

市区堵车时选用纯电模式,油门响应轻柔,跟车时毫无顿挫感。

我那旧燃油车,堵车时频繁启停,总觉“一顿一顿”的不适,而N9的纯电模式顺滑无比,刹车亦线性自如,未有急踩点头之虑。

朋友坐在后排说:“坐这车堵车不难受,不像以前坐你老车,晃得我想吐。”

驶上快速路后切换至混动模式,深踩油门超车,动力即刻澎湃而出,转速未见明显飙升,约三秒钟便从八十码提速至一百一十码。

超越货车后,轻松油门,车速平稳下降,未有顿挫之感。

朋友说:“这动力足够了,高速超车毫不费力。”

我尝试增程模式,其驾驶感受与纯电模式相近,仅是发动机偶尔启动,但噪音极微,不仔细听几乎察觉不到,远比我同事那辆插混车安静,他的车发动机启动时,能听到明显的“嗡嗡”声。

续航是我关注的重点之一。

出发时,纯电续航显示一百二十公里,混动续航显示一千二百一十公里,满油满电总续航一千三百三十公里,与官方数据吻合。

全天累计行驶一百二十公里,其中包括二十五公里市区堵车路段(纯电模式)、四十公里快速路(混动模式)、三十五公里山路(混动模式)以及二十公里返程市区路段(纯电模式)。

抵达家后,纯电续航耗尽,表显纯电实际行驶九十五公里,掉电一百公里,衰减率为百分之五。

当日气温十八度,且开启了空调与音乐,此衰减率在我看来完全可接受。

混动模式行驶二十五公里,续航减少二十公里,油耗显示5.2L/百公里,甚至略低于官方标称的5.5L,这着实令人欣喜。

朋友说:“满油满电行驶一千三百公里,以后带孩子去邻省游玩,无需中途补能,省去了不少麻烦。”

我那旧车加满油仅能行驶六百公里,长途出行总需寻觅加油站。

对比之下,N9的续航能力确实“实在”,无半点虚标,令人倍感安心。

云辇-A双腔空气悬架是我尤为满意之处。

驶过小区门口那约十厘米高的减速带时,车速二十码,车身仅轻微上下晃动一下,朋友放置在扶手箱上的水杯,水面波澜不惊,滴水未洒,其滤震能力可见一斑!

回想我那旧车,驶过同样的减速带,颠簸感强烈,水杯中的水能洒出一半。

行进在郊外的坑洼路段,路面碎石密布,浅坑不绝。

车速三十码通过,悬架系统迅速过滤颠簸,底盘毫无“硌”感,方向盘亦无明显震动,手心未觉麻木。

朋友说:“坐在后排如同乘坐高铁,车身稳定,孩子都已安然入睡。”

后来我特意尝试了“调整悬架高度”功能——按下车内按钮,车身可升高五厘米,通过坑洼路段时更显从容。

高速行驶时,悬架会自动降低,车身愈发稳健,即便以一百二十码速度飞驰,亦无“飘”浮之感。

销售曾提及悬架响应速度高达一千赫兹,虽不懂参数,但实际体验便是“快、稳”,其舒适性远超我乘坐过的其他SUV,这笔投入,物有所值。

最令人惊喜的,是这辆车的转弯半径和后轮转向。

车身超过五米二,我原以为掉头会是个难题。

然而,在小区主干道(约五米宽)尝试,竟一把便转了过来,无需像旧车那样反复倒车,着实省心。

朋友说:“这么大的车,掉头比我家的紧凑型SUV还灵活,真是出乎意料。”

我随后体验了“智能蟹行模式”,在商场地下车库遭遇堵车,旁侧车辆贴得极近。

我启动蟹行模式,车身侧向挪动二十厘米,便轻松驶离困境。

旁边的车主甚至探头观望,好奇问道:“你这车能横着走啊?”

后轮转向角度左右各达十度,配合三电机协同控制,转弯半径仅四点六二米,甚至小于某些紧凑型轿车。

这一点对于新手驾驶者而言,无疑是极大的福音,再也无需担忧“大车难开”的困扰。

小神兽晕车哭闹?腾势N9一试,防晕车系统彻底治愈!-有驾

那天下午,小雨淅沥,路面湿滑。

车辆行驶中,仪表盘忽然提示“已开启雨雪内八字模式”。

我并未察觉车身有任何漂移,方向盘依旧稳健。

驶过积水路段,轮胎也未出现“甩尾”迹象。

回想以往驾驶旧车在雨天,通过积水区总觉方向盘轻浮,需紧握方向。

而N9则给予我十足的踏实感,令人安心。

我向销售咨询得知,“雨雪内八字模式”通过调整后轮角度来增强车身稳定性,无需手动开启,系统会自行检测路况。

这种“无感”的安全功能,比单纯罗列安全配置清单更为实用、更显智能。

DMS驾驶员监测系统也表现得十分及时。

一次我刚伸手触碰手机接听电话,仪表盘便亮起红色警示,同时安全带轻微震动,语音提示“请专注驾驶”。

后来我尝试低头寻找物品,大约三秒钟,同样触发了提醒,不像有些车辆需要等待五秒方才警示,其反应速度,令人赞叹。

朋友说:“这功能能有效纠正‘开车看手机’的坏习惯,我丈夫就总爱开车时看微信,有这提醒,能确保不少安全。”

至于“腾势生命守护系统”,我虽无机会在极端情况下验证,但销售介绍,若驾驶员突发意外(如晕厥),系统会先发出警示,若无回应,则自动减速停车,并联系救援。

朋友说:“带老人出行,有这功能更添一份安心,万一老人开车时身体不适,至少能保障安全停车。”

车身坚固,这可是我“蹭”出来的经验。

试驾临近尾声,我在小区门口掉头时不慎蹭到路沿石,车速约五码。

下车查看,右前轮毂仅有轻微划痕,未见变形,车漆脱落一小块,约指甲盖大小。

我那旧车此前蹭过同样的路沿,轮毂直接凹陷一块,车漆大面积脱落,需花费数百元修复。

对比之下,N9的轮毂材质想必更为坚硬,车身亦足够扎实,抗撞耐用。

全系标配的九个安全气囊我未曾有机会亲测,但查看标识,主驾膝部气囊、后排侧气囊均有配备。

朋友说:“带孩子出门,安全气囊多一份保障,总归是更放心。”

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我虽不懂其原理,但销售解释“电池与车身融合,碰撞时能降低电池受损风险”,加之易三方整车智能控制技术,对雨天、高速爆胎等极端情况均有应对方案。

虽未曾遭遇,但心中确感踏实,这才是真正的安全。

此次试驾之旅,总计行驶一百二十公里。

油电混合模式下,表显油耗5.2L/百公里,纯电模式掉电一百公里,实际行驶九十五公里,续航里程与宣传相符,数据表现出色。

全程未出现任何故障,智能功能偶有小瑕疵,如手势开门有时不甚灵敏,但总体而言不影响正常使用。

朋友说:“如果预算充足,真想换这款车!

孩子不晕车这一点太重要了,而且空间宽敞,带老人孩子出行也舒服。”

我个人亦认为,这款车没有“十全十美”,但作为家用,其表现堪称卓越。

防晕车、大空间、灵活底盘、足够实用的智能功能,这些都是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并非徒有其表的参数。

这趟试驾并非一场被动推销,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款车的“家用友好”。

它没有宣传中那些“神乎其神”的夸大之词,但每一个功能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作用,每一处细节都让人觉得“贴心”,这便已足够。

毕竟,对于一辆家用车而言,“好用、舒适、安全”,其重要性远超一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