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放卫星”了!2.OL自吸SUV仅售7.75万,销量稳了

丰田“放卫星”了!2.OL自吸SUV仅售7.75万,销量稳了-有驾

最近刷到丰田锋兰达的新价格,2.0L 自吸的 SUV,居然标出了 7.75 万的价?

刚看到那一瞬间,我还以为是眼花了,反复点开详情页确认了好几遍,没错,就是这个数…… 这哪是普通降价,是 “放卫星” 级别的操作了。要知道前几年,丰田同级别 2.0L 自吸 SUV,起步价都快摸到 13 万了,现在直接砍到 7 万多,这幅度,换谁看了不得愣个几秒?

有人说这是丰田慌了,怕被新能源车挤得没市场,才急着用低价抢用户

但我想说,这像是精准踩中了市场的 “脉搏”

你想,现在新能源渗透率虽说到了 51%,但还有一半用户选油车,这些人怕的是什么?

无非是补能麻烦、担心电池安全,还有就是不想为那些用不上的智能配置多花钱。

丰田这时候把油车价格压下来,还保留着成熟的 2.0L 自吸,这不就是刚好挠到用户的痒处了吗?

丰田“放卫星”了!2.OL自吸SUV仅售7.75万,销量稳了-有驾

别觉得便宜就肯定减配,这次锋兰达还藏了不少 “小心思”。高通 8155 芯片、12.9 英寸的中控屏,还有 TSS 3.0 的智驾系统,这些以前都是旗舰车型才有的配置,现在全下放到 10 万级的 SUV 里了。

可能有人会抬杠,说油车装这些智能配置没用,但你细想,现在年轻人买车,不管油车电车,都想要个大屏、能语音控制,总不能让油车还停留在 “收音机时代” 吧?

丰田这是把电车的优势嫁接到油车上了,既保留了油车 “加个油就能跑” 的省心,又补上了智能的短板,这不就兼顾了吗?

丰田“放卫星”了!2.OL自吸SUV仅售7.75万,销量稳了-有驾

而且丰田的 2.0L+CVT 这套动力,真不是随便凑数的。这么多年用在凯美瑞、RAV4 荣放上面,可靠性不用多说,用户口碑早堆起来了。

WLTC 从油耗 6.42L/100km,算下来每公里成本也就 5 毛左右,比很多新能源车的电费贵不了多少,但不用等充电,也不用操心电池衰减。

有些国产车,配置堆得挺高,但三大件没经过时间考验,很多人买油车,不就是图个 “开十年不出大问题” 的省心吗?

丰田“放卫星”了!2.OL自吸SUV仅售7.75万,销量稳了-有驾

当然了,槽点也不是没有

比如后悬是扭力梁,不像日产逍客升级成了多连杆,有人说舒适性会差一截。

但说实话,日常在城市里开,扭力梁真够用了。结构简单,后期保养还便宜,对于家用来说,“少修车、少花钱” 比那点细微的舒适性差异重要吧?

再说了,7.75 万的价格,你还要求多连杆?

这性价比已经够顶了,总不能既要又要还要吧?

丰田“放卫星”了!2.OL自吸SUV仅售7.75万,销量稳了-有驾

还有个很少有人提的点,就是丰田现在让中国工程师主导研发了

以前都是把全球车拿过来改改 logo、调调配置就卖,现在不一样了。这次锋兰达的前脸种像电动车的犀利设计,就是中国团队专门改的,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还有车机里的语音交互,能识别双音区、支持连续对话,这些都是针对中国用户的习惯做的优化。

这说明丰田不再是以前那种 “高高在上” 的姿态了,开始接地气了,知道中国用户真正想要什么,这比单纯降价重要。毕竟降价是一时的,能持续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车,才是长久之计。

丰田“放卫星”了!2.OL自吸SUV仅售7.75万,销量稳了-有驾

再看销量,9 月份没降价的时候,锋兰达就卖了 13715 辆,现在直接降了 3 万多,你说销量能不稳吗?

而且这波降价肯定会倒逼其他合资品牌跟着动。比如本田 XR-V、大众途铠,它们的 10 万级 SUV 价格肯定要往下压,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不过对国产车来说,压力就大了。尤其是 10 万级的油车 SUV,本来靠性价比抢市场,现在丰田这么杀价,国产车要么也跟着降价,要么就得在配置、服务上下功夫,这其实是好事,倒逼整个行业进步,总比大家都躺在舒适区里强。

丰田“放卫星”了!2.OL自吸SUV仅售7.75万,销量稳了-有驾

我身边有个朋友,本来纠结买国产油车还是合资,看到锋兰达这个价直接动摇了

他说不是不支持国产,而是丰田的三大件太让人放心了,而且现在价格又这么低,实在没理由拒绝。

这可能就是大多数油车用户的想法。不是不接受新事物,而是相信 “经过时间验证的成熟技术”。

至于销量稳不稳,其实不用猜。价格摆在那儿,口碑摆在那儿,配置也跟上了

唯一的疑问是,丰田能不能顶住产能?要是订车要等一两个月可能会流失一部分没耐心的用户。

但不管怎么说,丰田这波 “放卫星”,算是给油车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它证明油车不是没未来,而是要找对方向。不用跟新能源车比谁的电池牛、谁的续航长,而是把油车 “省心、可靠、低成本” 的优势做到极致,再补上智能、设计的短板,这样才能留住那一半还在选油车的用户。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