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大整治:司机群体阵痛初现,却为行业未来带来秩序与希望!

这两天滨州的网约车司机们心都悬着,甭提多紧张了。

网约车大整治:司机群体阵痛初现,却为行业未来带来秩序与希望!-有驾

说不上是清早还是深夜,只要你出车,总能在街头巷尾看到执法部门的身影,三五成群地站着,拿着设备,一遇到车辆就直接拦停检查,司机们几乎都能感受到这股寒意。有人在微信群里直言,“这两天要是还能正常出车,算是真有本事。”

其实吧,这样的大整治一下子搞起来,也不完全是临时起意的。今年5月的时候,主管部门就开始通过大数据锁定滨州的无证车辆了,短信通知发得可勤了,提醒不合规车辆赶紧办证,否则后果自己承担。那会儿司机们还觉得,“查查就过去了呗,能有啥。”可偏偏这次不一样,整治行动真是动真格的,你根本躲不过去。

网约车大整治:司机群体阵痛初现,却为行业未来带来秩序与希望!-有驾

昨天群里炸锅了,好几个车友说,“现在不合规的出车就等于作死。”有个司机老丁,在群里分析得头头是道,“这次力度太狠了,从源头清理,没证的不光是出不了车,还可能搭进去不少钱。”不过他话锋一转,又来了句,“但你仔细想想吧,这对合规司机来说,也不算啥坏事。”我们都懂他啥意思,大整治虽然压力大,但真的把那些小平台清退了,把无证、单证司机整治好了,干活的环境确实能好不少。

这事儿压着不解决,谁都难受。平台方面呢,不合规运营迟早会吃罚单,修修补补又没啥底气。司机这边呢,没证的拉客心慌,合规的抢单辛酸,头一回觉得自己证件齐全也没啥优势。多怪的是,平台偏偏最近活也不多,车多客少,真不愁拉不到人,甚至有个司机小李开玩笑说,“平台估计巴不得咱们这些证件不全的早点清退,省得管理麻烦。”听着扎心,但好像还挺接近事实。

网约车大整治:司机群体阵痛初现,却为行业未来带来秩序与希望!-有驾

说起司机群里的事,也挺热闹。滨州的多家平台在群里发紧急通知了,说主管部门这次突击检查不会手软,差东西的就别出车了,稳稳当当在家待着得了。有人问,为啥突然整治得这么严?其实也有迹可循。10月11号那几天,交通运输部门约谈了滴滴、高德打车等16家平台,要求它们合规经营,赶紧清理所有的无证司机、车辆,不然后果自负。两天后执法部门直接行动了,组了三个中队,在车站、商圈、学校周围的重点区域摆开阵势,白天黑夜轮着来,搞起全天候拉网式执法,什么“大数据研判+现场精准查处”,比以前那种上街随意查查可有针对性多了。

其实司机们心里有数,这一波看起来治得紧,但似乎也透着点希望。有规矩才能有个稳当的活儿,没规矩乱哄哄的,活干得再多也只是在风险边缘挣扎。举个简单例子,咱们想想那些无证司机,运管一查,不光罚钱,在乘客眼里也是“不靠谱”的代名词,干得越久越觉得吃力。可要是真能规范下来,别的不说,至少干活不心虚了吧。这种期待,大伙心里都有,但也确实痛苦,没人能一下子适应大整治的阵痛。

网约车大整治:司机群体阵痛初现,却为行业未来带来秩序与希望!-有驾

说个题外话,我听滨州一个司机说,这次整治对他们有个比较特别的影响。滨州本来是个小地方,大家习惯性的解决方式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次整治行动彻底打破了这个潜规则,从约谈平台到全面大数据监管,尺度之严让人意识到,网约车这个行业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了。而这,也许正是整个行业未来真正开始分化的时刻。不再是人人可以干网约车,而是要真正遵循规则、讲究“职业身份”。

有时候这种整治行动其实也是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一次转型,正像老丁说的,可能一时难熬,但修整过后,网约车司机们的日子或许能得劲些了。真正合规的营运环境,不就意味着你开车拉活不心虚了么?而这,是大整治后,我们可能能盼来的真正改变。稳稳地干活,踏踏实实上路,这种日子说不定能变成常态。司机们纷纷感慨,“甭管过程多难,只要规矩立住了,值!”而这些思考,也让整治显得不再只是冷冰冰的规章,还有点温度和希望。

网约车大整治:司机群体阵痛初现,却为行业未来带来秩序与希望!-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