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号电动车高价热卖,业绩增速猛,技术创新引关注

谁能想到,两轮界居然蹦出个“iPhone价”的电动车,还被年轻人捧成打卡神器,光想都带种高级感——这就是九号公司,电动两轮领域的网红担当,甚至被贴上了“智能车界特斯拉”的标签。

见惯了路上飞驰的雅迪、爱玛,忽然冒出个卖出将近4000元均价的滑板车,而且市值呱唧一下涨到快400亿,年内股价更是上演“火箭升空”,涨超45%——一时间网上和股圈都乐了:这车还能买吗?是下一个科技黑马还是土豪割韭菜玩票?

别急着觉得这是资本老爷的游戏,其实透过表象,这就是一场工业与消费双赢的“神奇试验田”。

说到业绩,九号的成绩单扎眼得很。

117.4亿营收,涨幅直接飙到76%,净利润蹭蹭涨到12.4亿,翻了一倍还多,毛利率稳在30.4%,净利率也稳拿10.6%,现金流36.5亿像自家印钞机——谁说传统制造不性感,这成绩,咱只能感叹一句:“学霸里的顶流”。

你以为这只是数据炫技?

其实背后有个巨大推力——239万台电动两轮车卖出去,同比增长竟然是近乎翻倍的99.5%,均价高达4000大几,其中文艺青年和Z世代最爱买的高端型号占比竟然达到68%。

这数据一摆出来,直接把雅迪、爱玛什么的摁在地上反复摩擦,颜值高不说,智能化更是甩人好几条街。

现在连老头都觉得九号的车带劲,年轻人更是买车拍照发小红书,变成打卡一族的新宠。

要说市场嗅觉,九号可没让人失望——研发投入达31%,手握5982项专利,标配110+技术规范,智能比拼早就是“别人还在卷续航,九号都开始比拼算力了”。

Ridey GO感应解锁,“我只用手往上一挥,智能小电就自动解锁,像是呼叫哈利波特的扫帚”,Ridey FUN液晶投屏炫得跟装了小影院,180km固态电池续航根本不用焦虑电量见底。

就连零下三十度都稳得像铁桶,冬天骑车不怕冻坏,大脑里藏着新一代“凌波OS”,科技配置简直像买手机一样买电动车。

市场层面,看似高手如云,其实高端赛道却是个真空区。

九号电动车高价热卖,业绩增速猛,技术创新引关注-有驾

5200万两轮车销量预期里,高端车型才占20%。

九号却能干到高端赛道第一,市占率稳稳坐上7.2%,如果说4000元以上的销量就是小牛、雅迪、爱玛加起来的总和,这噱头就拉满了。

8700家线下门店遍布全国,一到电商大促基本就是全网销冠,小红书种草笔记轻松10万+,这颜值+智商的组合,逃不掉被Z世代疯狂买单。

行情贵不贵?这个话题有点尴尬,但还真不算贵得离谱。

九号公司PE只有28倍,和科创板平均49倍、信息技术平均54倍比,妥妥的低估“洼地”。

PEG才0.74,历史仅20%分位,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能冲到25亿,对应24倍PE,目标价也被喊到75-85元之间,向上空间至少有12%到27%,这让不少老股友都直呼“贵得有理,还能再贵”。

这公司到底能不能长线持有?

股民们鼓捣技术指标,MACD红柱收窄、主力资金又疯狂流出1亿,短线恐高觉得有回调压力,“黄金坑”一度下探到63-65元区间,20日均线踩在63.6元、布林中轨也在支撑。

波段选手开始在区间高抛低吸“割一把韭菜”,但很多技术派坚持:三年净利年复合增长30%不是纸糊的,固态电池、机器人、海外市场三箭齐发,未来股价破百,时间早晚而已,谁能抵挡这科技牛市的推土机?

当然了,没人能盲目乐观。

雅迪、爱玛作为“两轮老炮”,10万家下沉门店已经很能打,瞄准低价市场肆无忌惮、爱玛的性价比战略更是“刀刀见血”。

市场上新规九月落地,搞得不少不符合3C规范的车型得赶紧清库存,否则库房成堆的小车就是亏损大头。

再说固态电池也是技术迭代的双刃剑,要是真心量产不及预期,被新技术反杀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股价年内已经涨了45%,短线浮盈的人都在“怕高也是苦命人”,不要轻易梭哈。

科技创新的浪潮下,看似人人都在追逐风口,但真要站稳“智能车”C位并不容易。

九号的技术壁垒,暂时领先同行两条街,却也随时有被逆袭的风险。

行业的本质,还是看能不能做到持续创新,能否用智能化让用户为体验埋单。

你买九号,是冲智能、冲体验、冲颜值,也是冲那个“别人都没有的小心思”。

其实这一波智能两轮车的浪潮,是中国制造迈向高端和智能的必经之路。

过去大家只讲性价比,两轮车就是买个代步工具。

现在智能化卷起来,一台电动车变成了“生活方式的符号”,成了年轻人炫技和社交的道具。

九号的崛起,就是消费升级的缩影,也是中国制造想要冲进世界舞台的试水石。

当然,风口公司不等于“无敌铁金刚”。

你看到的高毛利和高增长,也许是短期产品周期爆发,万一后续管理掉队、技术被突破,股价还是有可能反转。

市场这东西,不遵循常理,资本的喜新厌旧比换电池还快。

但目前来看,九号的业务、技术、渠道组合拳,至少在这一轮算是“赢麻了”。

你说贵吗?跟苹果、特斯拉比,这种高溢价+体验感,确实有理有据,“贵得有理”这一点不假,因为买的是创新,是独角兽头部的护城河。

不过,如果纯看投机,短线已经涨了不少,动手之前,自己得掂量下风险。

究竟该不该上车?价值投资者会觉得“长线刚刚好”,波段客则喜欢“高抛低吸”,买不买,还是句老话——风口上的猪能飞,但得管住自己的安全带。

等固态电池真正爆发后,谁都别嫌风太大,点火那一刻,恐怕只剩下“扶稳别掉队”的紧张感。

九号的故事还在继续,市场竞争才刚刚开始。

等明年固态电池量产,等品牌升级、出海业务扩展,再看新规到底是压制还是质变,这才是九号的“大考”。

在智能出行这个大浪里,谁都想成为“下一个特斯拉”,但谁敢说一定长盛不衰?

市值400亿,可能只是在山腰歇脚。

要是九号能守住自己的技术壁垒和品牌壁垒,冲上主峰并不是幻想。

只不过,资本市场没有永远的赢家,智能车行业也不是谁家的“快乐老家”。

变数一直在路上。

买股如买车,安全带系稳,别光看别人打卡拍照,更别被短线涨幅迷了眼,稳健为王,自己判断。

说到底,智能电动车的风口就在眼前,真正稀缺的,还是那个能让用户自发种草、主动分享“新体验”的品牌。

九号目前看是坐稳了,但路还长,不妨继续观望,也没准哪天有新的黑马杀出,把赛道重新洗牌。

你怎么看九号的未来?

买不买,值不值,还能涨多少?

欢迎评论区一起“吃瓜”侃侃,讨论你觉得九号究竟是智能两轮的“特斯拉”,还是高级滑板车界的“贵族代表”?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