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小何突然爱上了摩托车,起因也挺简单,就是那天中午吃完饭,他突然抬头看着阳台那辆老旧的电动车,心里冒出个想法:要不然也试试骑辆快点的。没多想,他就和媳妇商量起买摩托车的事。
这媳妇可是个摩托迷,从小时候就喜欢看电影里帅气骑士,自己也曾试过几次短途骑行。两人一拍即合,然而问题来了——作为零经验的新手,买车可是个大事。
在讨论中,他们很自然就把目标锁定在入门款、排量要够用的死角——毕竟跑个城里短途,3000多块的菜鸟级别,跟‘家用’的定位差远了。最后他们决定选一辆中规中矩的豪爵铃木DL150。为什么?我倒是不觉得品牌亮这点有多重要,但相对而言,豪爵在国产里算是比较老牌,质量的安全感比国产的杂牌要强。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调研也不算少。根据体感,150这个排量对于和媳妇这种月光族来说,也算够用。咱也不是什么飙车党,主要出门方便,省油,又不乞求一堆高端附属。
你说,150排量的车,性能和价钱自然是一个平衡。不像个别车贼贵,价格差不多要15000左右。其实我一直挺好奇,为什么这价位的摩托这么虚高?难道品牌溢价这么厉害吗?还是说,工艺和配置确实有差?(这段先按下不表,我还得细想想性价比那些事儿。)
话说回来,小何他还真挺满意这车的——我后来问他,车怎样?值不值?他一边擦着车,说:质量挺不错的!优点挺多,缺点也有。我心里一动,赶紧问:讲讲呗。
他抽了口烟,吐出烟圈,用那种略带陶醉又实话实说的口吻:这车最大的优点嘛,省油,油耗超低。你知道吗?百公里油耗就1.8升左右。不相信?我算了算,一箱油13升,能跑够600公里不成问题。(这数据估算,真没太细算过,一般油箱容量在13升左右,假设油耗平均油耗在1.8L/100km,基本能跑满600公里。)
他又指着轮胎,这龟背胎花纹大,摩擦力强,走烂路倒也轻松。避震又软,经过坑洼还能挺舒服的。我注意到他脸上的笑,似乎觉得这车在乡村公路上就像在云端飘。的确,轮胎和避震,不光是配置,也是它的核心——太硬会晃得厉害,太软又不利操控。
他说着,又强调大灯,晚上开夜路压根不用担心,亮度足够。我特意想象,那一束光大概和我家门口的LED灯一样明亮——对新手来说,安全感挺重要。最让他满意的就是博士牌防抱死ABS系统。我心里想,这ABS在入门车里的确算加分项了,毕竟刹车打滑或跑偏,可别让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出个啥岔子。
也不能光说优点。小何叹了口气:缺点嘛……动力不行。我瞪大眼,那最大功率9.3千瓦,跑快点是不是就没戏?他点点头:对啊,正常情况下,最高也就跑到90-100公里/小时,超车还得看人。我猜测,估计扭矩12.3牛米,长途提速有点费劲,得车到山前必有路。
他继续说:车把偏窄,长途骑着会有点累。再就是鸟嘴太大,整体不协调。我听了,觉得这鸟嘴可能是风挡或车头的前罩?设计上的争议点挺常见的。有时候,往往因为那些小瑕疵,车子才会更符合实用——毕竟我们都不是天生的摩托手。
你会不会觉得,这完全就是个人体验版的理性判断配点盲目喜爱?毕竟,车子好不好,除了参数之外,你的骑行感觉和适应才最重要。
还有价格问题——千万这7500元的成本,卖到15000,溢价空间还挺大。话说回来,差价到底换来了什么?比起同价的其他品牌(哪怕是一些国产新秀),这车的优势究竟在哪里?毕竟,市场里风云变幻。你说,一辆150排量的摩托,能值那么多钱,是品牌溢价还是工艺更好?我还在猜。
买车这事儿,就像买鞋,得走一走试一试,感受舒服才算数。不然,就算参数再牛,骑出来不顺心,也白搭。
(这段想,再插个问题:你觉得,摩托车的核心是什么?动力?操控?还是那种骑在上面的感觉?)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去年那个相片:媳妇骑着摩托,笑得特别灿烂。他们都还只是新手,反正就是喜欢。怎么说呢,也许,这就是摩托迷的火车头——动力不强,但带来的自由感,远胜过那些枯燥的束缚。
所以,你觉得,刚入门的我,应该从什么样的车开始?还是得稳点,还是冲一冲?
也许,下一次,我会试试更大排量的……但又怕太激动,过去就像买房,一时冲动,后头就靠缘分了。
反正,生活还有很多未知,有没有一辆完美的车,真是个问号?
这个世界,或许本身就没有完美答案。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