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说最近和啥“大家伙”最亲近,恐怕是这2026款一汽-大众揽境了。
刚开始我还心想,不就是多了点空间么,真能有什么惊喜?
可是,在连续几个星期的深度体验下来,不得不说,这台SUV给我那么点儿“懂你”的味道,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
通勤时早晚环路堵成一锅粥,你坐在它的驾驶位却有种莫名的“安稳”;周末一家人公园野餐、后备箱装满小孩的各种家当,空间绰绰有余;甚至帮朋友搬露营装备,各种七零八落的物件一股脑塞进去都不带皱眉的。
话说回来,市面上同价位的大SUV,我也不是没试过。
有的外观夸张、有的配置花哨,弄得仿佛只要“高科技”就能赢走人心似的——其实真正用个三五天,不少槽点就跑出来了,还不是空间局促、动力不够或者用着不顺手。
可揽境这台,偏偏在那些每天都用得上的地方下了功夫,说白了不是一味追求亮点,而是把均衡做成了“亮点”。
这个逻辑,就像你天天穿的运动鞋,舒适、耐用才是真的王道,谁会天天走红毯拼漂亮呀。
不过说到外表,谁还不是个“颜控”呢?
我一开始对揽境的印象其实带点刻板:德国SUV嘛,敦敦实实的样子。但见到实车的一刹那,我瞅着这代外观,真的不一样了。
R-Line运动版那黑色格栅和熏黑轮拱,配合21寸轮毂,有那么点“不想当大叔”的意思。
停在游乐园里,一圈对比,就它让人觉得“这车不沉闷”,仿佛一脸写着“带你出去浪”——反而周围那些标准的“家用SUV”,怎么看都一板一眼,没啥年轻气。
锋锐版有镀铬格栅,说白了“商务正装”既能见客户,也不会让人觉得油腔滑调。
其实这两种风格切换,厂家真有点懂中国人的社会需求,尤其谁还没个偶尔需要“撑场面”的时候。
视线再细化一点,前脸那分体式灯带确实不只用来“装饰”。白天行车灯和转向灯亮出来,辨识度超高,晚上农村小道上走一遭,远近光灯也不拉胯。
这里有个“段子”,之前试的某日系车,格栅饰条用料像手办,“一戳就变形”,真不太让人放心。揽境这块,摸起来是实打实的金属——一股“很有担当”的质感。
这是那种没法用参数表达的日常体验,你每天开开关关,久了自然知道好坏。
侧面轮廓就更有戏,腰线从头到尾像是画了句“人生起伏”,配上双色大轮毂,哪怕停在路边都会被人多看两眼。
车身长宽达到“巨无霸”级别,跟汉兰达那种“大家庭牌”一站,揽境明显更气派。
不过身高1米78的我,站在它旁边,居然刚好到车窗下沿,不至于让人有种“被车吃掉”的怪感,说实话,这比例调得挺舒服。
车尾用横向饰条扩宽视觉感,尾灯立体感强,晚上有点“灯厂味儿”,加上亮logo,嗅觉再迟钝也认得出。
客户看一圈,来一句“这车有气场”,这反倒比吹十句“高端豪华”更实际。
你会发现,揽境没满世界扯高自己,却能在商务场合“稳得住”。每次这么一顿夸,总让我在接人送人时底气足了不少。
进入驾驶舱,那“燃油车?”的第一反应,估计不少人都能懂。
三连屏设计堪称科技党福音,谁说燃油车不能来点电动感?
仪表盘导航、中控听歌、副驾娱乐屏,各自井井有条,谁也不抢谁的风头。
操作反馈速度堪比旗舰手机,上一台途昂让我点导航等半拍,急性子真受不了。揽境这里,全程顺滑如丝,你爱怎么点就怎么点。
高通芯片、“嘿,大众”的语音唤醒,一直都在。用过几次新能源车,发现这芯片确实靠谱,语音识别也很灵敏,连CarPlay都秒连。
我通勤路特爱听播客,插线就来,不掉链子。
怀挡?真是给聪明人准备的设计。换挡杆往方向盘后面一挪,中控台下面立马多出一块宝藏储物区。
放笔记本、手包、折叠伞一股脑丢进去,空间还宽裕;插两个Type-C接口、无线充电板,手机想放哪放哪,早上充60%电,省心到极致。
你想要的“随手收纳”,它全都给你安排上。
舒适性配置这事儿,揽境顶配基本让人挑不出啥毛病。
哈曼卡顿全系标配音响,民谣、人声层次清晰,低音不浑,绝不是那种“声音一响就塞住耳朵”的感觉。朋友家日系SUV,那音响,煲剧都嫌闷。
大面积天窗带孩子出游,阳光直接洒下来,不觉得闷气。“三区空调”属于解决家庭内“温度矛盾”的利器,老婆怕热、我怕冷,大家都有话语权,不用吵架抢空调遥控了。
座椅支持通风、加热和按摩,尤其老人小孩长途也不难受。我爸坐第二排,舒坦得直接说比高铁商务座还服帖。
这点小幸福,只有真用上才明白。
关键的空间表现,揽境确实下功夫了。
这车尺寸大没错,但布局才是硬核。六座2+2+2形式,中间过道宽敞,抱孩子往后走不用盘旋爬高。
我之前试过那种七座SUV,第二排要先折、第三排进出闹心。揽境这里随手一拉就到,谁坐都不“挤兑”。
第二排可前后调节,靠背随心调,腿部空间让人想平躺就平躺。孩子安全座椅外加绘本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就第三排嘛,很多人怕“鸡肋”。
实际上,我一米七八的人坐里面,膝盖和头顶都没压迫感,爸妈坐一小时都没有抱怨。
说实话,要是个矮个子更舒服,至于一米八五以上,可能得缩点,不过好在日常基本足够。
后备厢灵活度也是家庭用户的福音,各种“组合变形”,行李、婴儿车、野营装备全都能装。
最有意思的就是,放倒第二三排后差不多就是一个“大床房”,头一次试,把折叠床垫往里一扔,纯平搬家都能当小货车。
这种“空间魔法”有时候是真能解决你的临时小难题。
车内还有各种“小机关”:座椅侧袋、Type-C接口、尾箱挂钩,各种细枝末节体贴得让人怀疑设计师是不是家里有二胎。
这些不值钱的“小心思”,才是日常出行里的放松加分项。
动力这块,开起来让人大跌眼镜。
第五代EA888,2.0T高功率,一脚油门下去根本不觉得是个两吨多级别的庞然大物。
272马力,400N·m扭矩,零百加速7.5秒,这数据拿出去和同级对比随便能站住脚。
堵车跟车、起步超车、城市或高速,都挺给力,变速箱的调度也聪明,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愣”半拍。
高速超车,六个人满载提速还带劲,新涡轮加电控的技术不是摆设。
方向盘没什么虚位,变线干脆利落,整车高速稳当出奇。
油耗我是实打实开出来的。一半堵城、一半高速,800多公里下来,8.5升每百公里表显,比我之前那台油老虎好太多。而且,按现在油价,每公里六毛,真算不上负担。
有技术支撑,动力又不费油:“鱼与熊掌”兼顾,其实在“大块头SUV”里真不算容易。
7速湿式双离合DQ501,这变速箱据说是大众一贯用的“老法宝”,稳定、耐操。
实际体验下来,没啥顿挫延迟,高速降档超车也够快。
偶尔遇急加速,反应比我先前那台SUV要靠谱得多。
别小看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技术,其实天天用着才知道省心有多值钱。
智能辅助驾驶给长途出游加分不少。
ACC巡航、车道保持、并线辅助这些常规功能,上了高速腿都能轻松几倍。
方向盘智能提醒偏线、还能拉回,谁还怕分心走神?
盲点监测、主动刹车,市区穿梭遇行人乱窜也不用死盯每个方向盘。
360度全景影像,高清倒车别提多趁手。
安全性上,车身用料实在,钢筋铁骨让人心里有数。
安全气囊覆盖很全,从前排到第三排都有。
关车门那厚重的“砰”一声,心理暗示高分。汽车安全,这种“质感”比参数更重要。
谁不想一家老小坐得安心?
身边也有好几位选了这车,一问反馈基本就是:空间大,用车方便,家出游省心。
朋友开了五千公里夸“每个座位都舒服,出门不用纠结、后备厢能全装”。
车机用三个月没卡,语音老人都能搞定,不让科技变成“鸡肋”。
保养方面,一汽大众4S遍地都是,维修配件也不拖延,价格和同级别差不多,没啥坑爹感觉。
这年头,谁还愿为一个小众品牌多跑两小时,只为个小配件?
梳理下来,这款揽境最打动我的不是哪个点拔尖,而是整体都“稳稳当当”。
它没吹嘘什么科技天花板,却在每一个家庭关心的环节做到及格线以上——你说炫不炫?其实,比起各种盲目炫技的“网红车”,这种贴心的均衡感更像是“靠谱队友”,不声不响却能一直帮你兜底。
偶有细节可改进,比如第三排坐垫偏硬、后备厢电动门偶尔短路,但这些不算大问题,不至于影响整体体验。
想选一台大空间、够动力、配置实用、全家老小都能用得住的大SUV,这款新揽境有点“懂你”的意思。现实不是偶像剧,真能让用户安心才是王道。
你说日常用车最需要啥?我觉得就是这种每个小细节都站在你家人的舒适安全上。毕竟,家用车不是用来“炫技”,而是陪你经历一地鸡毛的日常琐事,哪怕偶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也想让你有底气说一句:“这车我放心!”
话说回来,你心里的理想家用大SUV,是啥样?换车的时候,你又最在意哪些细节?欢迎聊聊你的体验,说不定揽境也有地方值得大家一起“挑刺”。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