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宣布不再亲自管,江淮正式接手,尊界S800大定订单已接近 BBA

首先得说清楚,华为 “不再亲自管” 不是不管了,是把该交的都交给江淮了,比如之前尊界汽车的官方公众号,运营主体从华为终端改成了江淮汽车,还有 “尊界”“MAEXTRO” 那些商标,早几个月就转让给江淮了,懂的都懂,这不是甩锅,是把品牌运营的实权重托出去,华为自己还攥着最核心的东西 : 智能技术,像「ADS 4.0 智能驾驶系统」「鸿蒙智能座舱」「800V 高压平台」这些,还是华为在提供,相当于华为管 “大脑和心脏”,江淮管 “身体和日常打理”,分工其实挺明确的。

华为宣布不再亲自管,江淮正式接手,尊界S800大定订单已接近 BBA-有驾

很多人可能会犯杠,江淮以前不就是个代工厂吗?

代工过蔚来,也跟大众合作过,现在接这么高端的尊界 S800,能撑起来吗?

啊绵倒觉得,这事还真不能只看 “代工” 两个字,江淮这几年其实一直在攒 “高端制造” 的家底。

之前给蔚来代工 ES8、ET7 的时候,就引进了全铝车身激光焊接、空气悬架装配这些豪华车才有的工艺,后来跟大众合作生产 ID 系列,又学了德系的品控标准,现在肥西那个超级工厂,投资快 40 亿,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全齐,还能支持 B 级到 D + 级车型共线生产,年产能 20 万辆,这些硬实力不是随便哪个代工厂都有的,尊界 S800 能做到 1333km 的从续航、635kW 的峰值功率,跟这个工厂的制造精度分不开。

华为宣布不再亲自管,江淮正式接手,尊界S800大定订单已接近 BBA-有驾

与此同时,用户买尊界 S800,其实认的是华为的技术,不是运营方是谁。

啊绵去看了下车主论坛,大部分人聊的都是 “ADS 4.0 在高速上自动变道多稳”“鸿蒙座舱连手机热点多顺”“续航真能跑到 1300 多公里,不用总找充电桩”,很少有人提 “江淮造的怎么样”,这说明大家心里有个 “信任锚点”:

对比一下 BBA,比如保时捷 Panamera,它的纯电版续航也就 500 多公里,智能驾驶还停留在基础的 ACC,跟尊界 S800 比,技术上差了一大截,现在消费者买百万级车,早就不是只看 “品牌历史” 了,谁能解决 “长途续航焦虑”“复杂路况智能驾驶” 这些实际问题,谁就能拿到订单。

华为宣布不再亲自管,江淮正式接手,尊界S800大定订单已接近 BBA-有驾

说到订单,尊界 S800 的数据是真挺亮眼的,从 5 月底上市到现在,4 个月大定突破 1.5 万辆,9 月份单月销量 1918 辆,直接登顶 70 万元以上超豪华轿车销量榜,超过了 Panamera 同期的 1500 辆左右。

这数据看着不算特别夸张,但放在百万级新品牌里,已经很能打了。

要知道,BBA 在这个价位的用户基本都是 “老粉”,想从他们手里抢订单,没点真东西根本不行。

尊界 S800 靠的就是 “技术差异化”,比如它的「蜂窝电池技术」,针刺实验里都不会起火,解决了电动车的安全痛点;

还有「液冷恒温系统」,能让电池寿命达到百万公里级别,这些都是 BBA 目前没做到的,用户愿意为这些 “真解决问题” 的技术买单,不是为了 “面子” 买单。

华为宣布不再亲自管,江淮正式接手,尊界S800大定订单已接近 BBA-有驾

还有个角度啊绵觉得值得聊,就是江淮接盘之后,不只是做 “代工厂”,还在悄悄把制造能力转化成 “运营能力”。

之前江淮代工蔚来、大众,基本都是 “按单生产”,不用管市场和用户;

现在接尊界,要管品牌传播、用户服务,还要跟华为配合迭代技术,这其实是从 “幕后” 走到 “半台前” 的关键一步。

比如江淮在招聘质量体系专家、海外市场专员,明显是在为尊界的后续发展铺路,尤其是海外市场,江淮在 “一带一路” 沿线 19 个国家有 KD 工厂散件组装厂,覆盖 70 多个国家,以后尊界想出口,比如去北美市场,就能用墨西哥的工厂规避关税,这比 BBA 的本地化布局快多了。

要是以后尊界能在海外打开局面,江淮的 “高端制造 + 海外运营” 能力就真的立住了,不再是别人眼里 “只会代工” 的车企。

华为宣布不再亲自管,江淮正式接手,尊界S800大定订单已接近 BBA-有驾

可能有人会说,尊界 S800 现在卖得好,是不是因为 “新鲜感”?

过阵子用户冷静了,订单会不会掉下来?

啊绵倒不这么觉得,因为它踩中了一个大趋势 : 百万级豪车市场的 “非品牌溢价” 需求正在崛起。

以前大家买百万级车,是为了 “身份象征”,BBA 的 logo 就是名片;

现在不一样了,尤其是科技行业的新富群体、高知人群,他们更看重 “体验溢价”,比如智能驾驶能省多少精力,续航能少跑多少加油站,座舱能不能跟手机、电脑无缝联动。

尊界 S800 刚好抓住了这个需求,而且华为的技术还在迭代,比如以后 ADS 5.0 出来,江淮的制造工艺再升级,它的竞争力只会越来越强,不是靠 “新鲜感” 就能维持的。

华为宣布不再亲自管,江淮正式接手,尊界S800大定订单已接近 BBA-有驾

另外,这事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来说,也是个好信号。

以前我们想做高端车,要么是模仿 BBA 的设计,要么是靠低价抢市场,从来没有过 “用核心技术定义高端” 的案例。

现在华为出技术,江淮出制造,联手做出尊界 S800,还能在订单上接近 BBA,说明中国车企已经不是 “跟跑者” 了,而是在 “换道超车”: 不跟 BBA 比 “品牌历史”,跟它们比 “技术创新”;

不跟 BBA 比 “燃油车底蕴”,跟它们比 “电动车生态”。

这种 “换道” 不是凭空来的,是华为十几年在智能终端、通信技术上的积累,加上江淮几十年在汽车制造上的沉淀,两者结合才有的结果,不是随便两个企业就能复制的。

不过啊绵也得说句实在话,尊界 S800 现在也不是没挑战,比如用户对 “江淮造百万级车” 的认知还需要时间巩固,虽然技术和品控都没问题,但难免有人会拿 “以前江淮做中低端车” 说事;

还有海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度,毕竟 BBA 在全球卖了几十年,尊界想打开局面,还需要慢慢积累口碑。

但总的来说,华为交权、江淮接手,不是 “甩锅”,是 “强强联合” 的深化,尊界 S800 的订单接近 BBA,也不是 “偶然”,是用户用钱包投票,认的是中国车企的 “技术实力”。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