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豪华中大型轿车市场,上演了一场令人扼腕的戏剧。
宝马5系,这位曾经的王者,亲手将一份“大礼”送到了竞争对手奥迪的怀里,可奥迪非但没能接住,反而将这份厚礼摔得粉碎。
这场盛宴,究竟是谁的失误,又隐藏着怎样的“升值神话”?
一场“崩盘”的豪华盛宴:宝马5系的年度“滑铁卢”
回望2024年,宝马5系的光景堪称惨淡。
销量数据触目惊心:全年销量仅为8.8万辆,同比跌幅高达35%!
这与曾经和奥迪A6L“你追我赶”的辉煌岁月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而这一切的“功劳”,很大程度上要归于宝马自身。
2024年1月,全新一代5系以一种颇具争议的激进造型闯入公众视野。
这种大胆的设计,仿佛是一剂猛药,让不少资深车迷也直呼“看不懂”。
结果呢?
月销量直接从过万的稳定区间,瞬间跌落至5000辆以下。
为了挽救颓势,厂商被迫采取了激进的降价策略,525Li的落地价竟跌破29万,优惠幅度超过15万元!
这番操作,非但未能有效拉升销量,反而将车辆的保值率砸了个稀烂。
五年保值率跌至44.9%,车主们在论坛上的怨声载道,仿佛成了这场“崩盘”的注脚。
奥迪的“慢半拍”:错失良机,电动化之路荆棘丛生
在宝马5系遭遇“滑铁卢”之际,本应是奥迪A6L乘势追击的绝佳时机。
可令人费解的是,奥迪却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其电动化转型的步伐,慢得像是在进行一场“蜗牛赛跑”。
对比之下,宝马的i5早已在2023年5月亮相,2025年1月国产版已然投产,拥有582公里的续航和3.8秒破百的惊人加速,俨然一副性能怪兽的模样。
而奥迪的A6L e-tron,直到2025年4月的上海车展才姗姗来迟,官方口中的“首发后数月内上市”,更是让消费者望眼欲穿,这与其说是等待一辆新车,不如说是等待一个“或许”。
奥迪在电动车型上的口碑,早已经历过一次“崩塌”。
2024年销量最好的电动SUV Q4 e-tron,全年销量仅1.58万辆,同比下滑三成。
这惨淡的数字,甚至不及国内一些新势力的月销量。
这哪里是“电动化”,分明是“电动化失败”的活生生案例。
在燃油车领域,奥迪也未能抓住机会扩大优势。
宝马5系燃油版销量不佳,2024年持续降价清库存。
而奥迪的新一代A6L燃油版,动作慢得像是还在度假。
北美版要到2025年第四季度才姗姗来迟,搭载3.0T发动机。
国内市场虽然确认会保留“A6L”的命名,但具体上市日期仍是未知数,目前在售的依旧是老款车型。
更令人错愕的是,奥迪在2025年6月突然宣布放弃2033年停售燃油车的目标,转而又声称要研发新一代内燃机。
这种前后摇摆的态度,让经销商都摸不着头脑。
据闻,天津一家大型奥迪4S店因此直接关门大吉。
要知道,“油电双雄”的承诺,可不是随口说说就能兑现的。
宝马的“失误”本是奥迪的“天赐良机”。
2024年7月,宝马因IBS制动系统问题召回150万辆车,与供应商的纠纷更是闹得不可开交。
即便如此,宝马也曾尝试退出价格战,但最终还是被迫低头打折,品牌信誉可谓一落千丈。
然而,奥迪的电动化进程却因大众Cariad软件公司的技术难题,导致Q6 e-tron上市时间推迟了整整18个月。
即便好不容易在2025年8月推出了Q6L e-tron,A6L e-tron的上市日期依然遥遥无期。
届时,宝马可能已经将V2X等前沿技术装备在新5系上,毕竟2025年1月,沈阳工厂已开始量产搭载此技术的车型。
宝马亲手递上的这份“送分题”,就这样被奥迪的拖延和摇摆,变成了“送命题”。
待到奥迪C9代A6L燃油版与电动版真正并肩作战时,宝马或许早已将失去的市场重新夺回。
“A6L”的“升值神话”:老款的逆袭与燃油情怀的余温
然而,在这场豪华车市场的“闹剧”中,却悄然孕育着一个令人意外的“升值神话”——老款奥迪A6L。
这并非空穴来风。
北美全新A6已定于2025年第四季度上市,并搭载3.0T发动机。
更关键的是,一汽奥迪明确表示,国内C9代燃油版将延续“A6L”的命名,与电动版A6L e-tron同堂销售。
这种“油电同名”的独特策略,在奥迪全球体系中堪称孤例。
“A6L”三个字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分量,不亚于“桃园结义”之于三国。
2023年,奥迪曾试图推行奇偶数命名规则,将A6L改为“A7L”,但面对“A6L”根深蒂固的市场认知度,最终不得不妥协,保留了这一经典命名。
这种“特殊对待”,本身就为老款车型增添了独特的价值。
即便未来C9代燃油版上市,人们心中对“奥迪A6L”的深刻印象,仍将停留在那些搭载经典内燃机的现款车型之上。
“油”尽灯枯,亦是新生。
燃油车的稀缺性日益凸显。
奥迪自身也在收缩燃油车产品线,2025年6月宣布停售A1和Q2。
而从全球趋势看,奔驰、福特等品牌已承诺在2040年前停售燃油车,大众计划2030年在中国停止销售燃油车。
这意味着,如今的老款A6L,很可能成为燃油车时代最后的经典之一。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马自达6停产前,车迷们不远千里抢购手动挡的情景;或是阿特兹停售时,4S店陈列的历代车型引发的集体追忆。
这种由情怀驱动的溢价,老款A6L迟早也会沾染。
何况,老款A6L本身就具备扎实的保值基础。
上半年数据显示,其三年保值率高达64.21%,在中大型轿车市场中位列第七。
这说明,在二手车市场,它依然拥有坚实的价值支撑。
当新款C9代携电动版而来,一部分消费者会被新鲜事物吸引,但那些钟情于内燃机独特驾驶体验的拥趸,反而会目光锁定在车况良好的老款车型上。
3.0T的澎湃动力、7挡双离合的平顺响应,这些燃油车独有的魅力,在电动化浪潮中愈发显得珍贵。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这句话,仿佛是对那些错失良机者的精准写照。
随着2025年第四季度北美版C9的上市,国内老款A6L的存量市场将更加紧俏。
届时,它或许将不再仅仅是“保值”,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升值”。
这份“送分题”,奥迪的失误,却成就了老款A6L的“升值神话”,这其中的戏剧性,着实令人玩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