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夺安世后果显现,大众汽车停产,荷兰仍欲协商,欧洲左右为难

据一些欧洲媒体说,10月29日那天,因中国对安世的反制措施,大众公司只得把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工厂关掉了。

这就意味着,作为大众在欧洲市场的主力车型高尔夫要直接停产,肯定会对大众带来不小的冲击。

要提起这事啊,还得说是荷兰政府强行夺走安世的衍生产物,算是其中一个继发的后果。

在中美“激战”期间,荷兰政府突然出面,冻结闻泰科技子公司和安世集团的全部运作,还扯出了“国家安全”的借口,打算把安世变成国有企业。

荷兰政府这动作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所谓的“安全问题”也就一纸空谈,从头到尾看不出个所以然。这个操作,除了让外头的人望而却步,还把国内的人吓了一跳,都说看不懂他们到底想搞啥。

多家荷兰机构经过分析后觉得,这次荷兰政府做的事,很大可能跟美国的态度有关系,估计荷兰政府差不多变成了美国的“枪”了。

强夺安世后果显现,大众汽车停产,荷兰仍欲协商,欧洲左右为难-有驾

中方非常重视并强烈谴责荷兰政府的举动,表明如果他们执意不改,中方将会采取相应的反制手段。

荷兰政府显然清楚自己在搞什么,完全当中方的劝告听不见。对这个,中方也不留情面,直接把安世芯片的出口禁止了。

在中方进行反制之后,相较于那些“盲目”的政府,欧洲的汽车公司们可算是挺聪明的,大家都清楚荷兰政府这招的风险。当场,他们就纷纷联名写信,提醒荷兰政府快点回头,不然的话,整个欧洲的汽车产业可能会遭受到难以预料的损失。

现在荷兰抢走安世的事儿已经显出点端倪,欧洲车企们的警告也一一应验了。大众高尔夫的停产只是个开头,绝对不会是末尾。

目前,大众除了高尔夫之外,像途观、探岳这些车型的生产也都或多或少遭遇了影响。今天大众的困境,不过是欧洲车厂的一个缩影,甚至可以说是全球汽车行业的一面镜子。

强夺安世后果显现,大众汽车停产,荷兰仍欲协商,欧洲左右为难-有驾

日系企业本田在10月27日宣布,他们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厂要逐步减少产量,估计到本月30号会停产,而打算在11月初重新开工,不过产能大概只有之前的一半左右。

这家工厂主要生产的思域和CR-V车型,在世界各地都挺有人气的。这次停产,也会对本田在北美的销售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暂停提供的安世芯片,虽然不算特别顶尖,但确实是汽车行业里面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离不开中国这个环节。荷兰政府强行夺取安世,就像一刀切断了整个产业链的关键部分。

以安世为例,它的芯片主要由两块组成:晶圆厂和封测厂,一块负责“制造”,另一块负责把这些制造出来的东西变成可以卖的产品,从而带来真正的价值。

安世的芯片封测产能中,超过70%来自中国的封测厂,年均出货量大概在800亿颗晶片左右。

一辆油车大约用到500颗晶片左右,而配备智能驾驶功能的新能源车,晶片需求直线上升,最高可达5000颗,平均也在两千多颗左右。

没有中国的市场支撑,光靠欧洲本土那点封测实力,安世芯片根本没法对外卖。

荷兰夺走了欧洲的安世总部,就像拎走一辆空油的坦克,外表看得着,可并没啥实际威胁中国,反倒可能变成荷兰政府的“铁棺材”。

强夺安世后果显现,大众汽车停产,荷兰仍欲协商,欧洲左右为难-有驾

英国巴克莱银行分析表示,虽然安世的芯片不是完全不能替代,但想找到新的供应商来弥补安世留下的空缺,短时间内几乎不太可能办到。

按照惯例,大部分汽车公司储备的应急库存大概只能撑到三周左右,要是三周之后还没想出办法,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车企都可能迎来一场“大变动”。

这意味着,荷兰这个动作,直接关系到很多车企的命根子。据了解,汽车行业在欧洲多个国家是经济的重要支柱,涉及人数超千万。一旦这些人因为停工失业,可能会引发欧洲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巨大动荡。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协会VDMA也提醒说,安世芯片在汽车行业里的地位相当重要,如果形势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发电机、农业机械这些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也会受到影响。

荷兰政府看到局势开始变得明显,也开始变得着急,打算和中国进行协商谈判。

据荷兰首相斯霍夫说,荷兰已经和中国以及欧盟的一些国家就这事儿展开了磋商。

这个消息也得到了中国商务部的确认。中国网报道,10月21日那天,商务部长当天分别和荷兰以及欧盟在线上开了会。两边就安世芯片啥的,交换了些看法。

强夺安世后果显现,大众汽车停产,荷兰仍欲协商,欧洲左右为难-有驾

在这段时间里,王文涛特别强调了对荷兰政府行为的不满情绪,并且督促他们尽快调整态度,认真看待中荷合作的重要意义。

谢夫乔维奇也理解中方的反制措施,表示会协助荷兰尽快解决安世的问题,恢复中荷之间的芯片供应链。

从中欧双方的表态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两边都对安世芯片表现出支持的意思,只是荷兰这边的立场就有点模糊不清。再看看之前荷兰反咬中国,声称自己采取的措施和美国没有关系,还批评中方“混淆视听”,这么一来,恐怕荷兰不太好正面面对这个问题。或者说,就算荷兰政府真的正视了这个难题,能做的也有限,改变不了现有的状况。

很多人都能看出荷兰这个动作背后藏着美国的影子,可荷兰政府却装作不知道似的,坚持说跟美国无关。这一做法反映出,荷兰在中美角力的大背景下,挺尴尬的处境。而荷兰的难题,也不过是整个欧洲在这个大局中左右为难的一个缩影罢了。

强夺安世后果显现,大众汽车停产,荷兰仍欲协商,欧洲左右为难-有驾

据南华早报报道,10月27日,关于荷兰夺取安世所带来的后果,有许多荷兰人分析指出了问题的核心。现如今的荷兰,实际上也反映出欧洲在中美角力中“左右为难”、艰难求存的尴尬境地。

现在的欧洲和韩国挺像,都是走“经中安美”的路子。不过,随着中美紧张局势逐渐升温,这套平衡策略也越来越行不通了。面对中美两个大国的压力,欧洲已经难以再在中间做调和了。

荷兰一家咨询公司创始人范德普滕说,欧洲现如今都不知道该走哪条路了,毕竟不管怎么选,甚至啥都不动弹,都可能会对欧洲带来损害。

强夺安世后果显现,大众汽车停产,荷兰仍欲协商,欧洲左右为难-有驾

特朗普可不像中国那样,出招还讲究个问心无愧。对他来说,“务实”才是第一位,啥手段奏效就用啥招。只要“美国优先”的目标达到了,即使不在乎那些“盟友”怎么看,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特朗普硬是在欧洲跟美国的立场上拉得更近,啥都围绕美国的利益转,直接对中国发起挑战,利用欧洲的压力让中国在中美贸易那档事上做出让步。结果最倒霉的,不是美国这个“持枪人”,也不是中国这个“定目标”,倒是被当枪使的欧洲遭殃。

说到底,欧洲走到这步,也是害苦自己。以为靠着过去的辉煌就能安稳度日,不思创新,结果在互联网和AI的浪头上啥都没赶上,还把本来的制造业搬到别的地方,市场竞争力自然掉了个底朝天。

政治层面也真的是令人看了直摇头,为了迎合美国的价值观,大量“政治正确”满天飞,结果让欧洲各国政府不说是乱成一锅粥,也大多是些奇奇怪怪的角色,不像正经的模样。

现在哪,得看看欧洲在安世问题上怎么做决定,是不是会被美国压力弄得投降,继续跟中国拼个你死我活,还是能硬气一点,直接跟美国说一句“不”。

按欧洲一贯的躲避套路来看,估计大概率还是会走前面那条路,毕竟美国可是实实在在的安全隐患。不管怎么说,咱们就静静看着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