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认质量最好的发动机排名:本田CR-V1.5T VTEC Turbo发动机在动力性能和燃油效率方面兼具优势,成为消费者心中最可靠的选择之一

我刚翻了翻上汽大众新出的途昂Pro 2026款,感觉这车真是油车智能标杆再进化这句话高估了点,但至少能看出制造方在努力。这款车我估算售价差不多26万起步,当然具体会根据配置变化,但整体价位其实挺有竞争力的。

说到动力,450TSI380TSI两个版本,450TSI最大功率200kW0-100搞定7.6秒,确实不算慢。它用的是500bar超高压喷射和保时捷同源的可变截面涡轮,有点牛,但那是厂里吹得。其实我觉得450TSI380TSI更适合本地的高速路,油耗也不错,WLTC油耗在7.57L左右,这在同价位的猛兽里还能算是合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实际用车时跑高速百公里油耗到底准不准?我也觉得,官方数据总能比实际低点,毕竟要照顾到平均油耗。

再说变速箱,DQ501的七速湿式双离合。这玩意儿用起来是不是比老款更平顺一点?我还记得以前的双离合要么快,要么一旦打滑就尴尬,现在貌似优化不少。450TSI更配备智能四驱系统,主要是应对多变路况。我自己开过几次四驱SUV,无非就是在泥泞或者雪地才会用到,平常我还是喜欢两轮驱动。你们觉得,它的四驱系统用处大吗?我猜,谁会在城市堵车时转四驱?

说到智能辅助,途昂Pro这次搭载了和百度合作的双AI大模型语音。响应速度提升到0.8秒,基本可以忽略反应慢的问题了。这点挺重要的,因为我试过市面上不少车,要么识别率差,要么反应慢,开着开着就想算了,我还是自己操作。这次语音交互支持多意图识别,能做啥?导航、空调、音乐、还会提醒你哪条路堵,那个曲线难转。只是我好奇,有没有遇到过车内噪音或是路况复杂时,语音识别还那么灵敏的情况?

对比同价位别的SUV,比如同级别的别克、哈弗,途昂Pro在配置上挺良心。尤其是安全配置,标配9安全气囊,覆盖全车。这一块,几乎没人能比得过安全气囊多,安全钢架也厉害,热成型钢占比26.8%,焊接工艺那些用料都不错,这些都算实打实的保障。你们觉得有必要为安全多花点预算,还是觉得性价比更重要?

至于舒适性,入门版本就带加热、通风、按摩座椅,这可比那些只加个座椅加热的车强多了。后排还能电动翻折,最大扩展到2427升,遛娃、出趟长途只要调调座位,就不用担心行李空间不够。这细节我觉得挺贴心的,虽然我平时用车不多,但偶尔带爸妈出门还挺实用。你们会不会对坐在后排的乘客呵护多一点?

配置方面,新车最吸引我的是带女王副驾电动腿托,真别说,这么细腻的功能在非豪华车里不多见。体验过才知道?或者说,从某种角度看,整车的用料和装配质感也挺安心,轴承、悬挂,都是本地供应链的熟人。不过我也得调整一下自己的预判:这车没有未来感的灯光或科技感爆棚的内饰,也没那种炫酷的门控灯,更多还是中规中矩的实用派。

安全和耐用的配置到位,智能和舒适逐步跟上,价格还算合理。你们觉得,面对油车的智能革命,这类车还能还有多大的空间?大家有没有想过,油车年度维护成本和新能源比,实际上差别多大?我曾算过,百公里油耗在7升左右的车,每年保养和油费,如果跑五万公里,差不多得花3-4万。这是不是让新能源的免油费变得有点模糊?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们或许更关心——在城里,开个油车省事还能省心吗?毕竟油链、维修、保值这些,都是切身的事。说不定,未来一两年,新能源会不会步入标准配置,甚至在安全、智能方面超越呢?

还记得某个修理工说:这车虽然油,但跑得稳,也不怎么修。他还笑着补充:整修成本还没我修哈弗的零件贵。 这些实用的小细节提醒我,车的性价比,不光在硬件上,还在维修、保值的那一块。你们怎么看?

这辆途昂Pro,从硬件到配置,都体现了制造商的用心,但我想知道——你会更看重这些聪明配置,还是觉得安全和耐用为先?而且,面对市场上各种新奇技术,油车还能走多远?我自己还在琢磨,但或许,最实在的选择,也许还是稳稳的用车体验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