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社长真的会“放权”?从东京车展看巨头如何在中国市场放下身段

车展这种活动真不是所有人都能玩得明白,每年推出新概念、新车型的车企云集,竞争激烈得甭提了。不过说实话,今年的2025东京车展还挺让人舒坦,至少对我这个汽车行业的普通爱好者来说,能蹭到丰田社长佐藤恒治的采访机会,真有点“撞大运”的意思。

丰田社长真的会“放权”?从东京车展看巨头如何在中国市场放下身段-有驾

佐藤社长这人不太像一般大企业高管,认真说起来,他更像那些在车间里埋头钻技术的老工程师。你信不信,他年轻时候的工作就是给丰田Celica和Supra跑车调悬挂,后来又搞卡罗拉和MR2的底盘技术,摸车摸得门儿清。现在混到丰田掌门人这个位置,他的“技术基因”基本没丢,对一些细节的看法反倒更接地气了。

第一轮聊到的,就是丰田如何应对中国这片新能源“战场”,看得出来他是有想法的。佐藤直接跟我说,现在的市场格局变化太快,每个地区的需求都不一样,传统的全球统一管理思路已经吃不开了。他举了个例子:两年前刚上任时,中国市场的本部长就跟他提醒,“速度才是关键”,如果总部还死扛着老套路,中国团队根本没法追上市场节奏。于是他索性放了全权给丰田中国团队,重点靠那三位区域首席工程师(说白了就是RCE制度),什么条条框框全放开,只让他们专注于研究中国消费者到底想要啥,每年拿出全新的提案直接搞开发。

丰田社长真的会“放权”?从东京车展看巨头如何在中国市场放下身段-有驾

听到这儿,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那以后像卡罗拉、普拉多这些全球走量车型,是不是也能用这种放权方式多做点适合中国的版本?佐藤的回答挺痛快,“肯定会!”他说现在丰田中国团队早就不按原来的国外模式做了,像上田本部长等人现在的工作方式,更像本土企业的操作手法,这样造出来的车才不会水土不服。听得出来,丰田给中国团队配了足够的权力,就看国内团队能把它用到啥程度。

另外一块聊的是智能化这一摊事儿,佐藤也挺坦率。他说丰田不会跟市场上的AI概念车硬追热点,也不打算自己一头扎进去搞智能技术的研发。还是坚持团队合作,联合中国本地的合作伙伴先把基础技术搭好,再靠经销商团队快速铺市场,走一步看一步。至于雷克萨斯上海国产这个话题,佐藤很务实,说豪华品牌不能靠噱头来撑门面,得先把技术和底子研发扎实,这样才能在后期用设计和体验这些元素做好加分项。他特别提到中国消费者对驾驶体验感的要求很高,丰田必须拿出“真东西”,否则没戏。

丰田社长真的会“放权”?从东京车展看巨头如何在中国市场放下身段-有驾

说到这儿,佐藤的管理风格倒是透出了点“小意外”。他多次提到丰田章男的影响,会长老先生的信条之一,就是“别逼团队做你自己喜欢的事,而是让他们做热爱的事”。佐藤觉得这种信任式管理特别关键,有了团队的信任和宽松环境,创新才能真正搞出来。不聊新能源时,佐藤倒挺有趣,跟我分享了他的“解压秘籍”,他说作为个硬核工程师自己藏了八台老车,从80年代的卡罗拉到Celica、Supra什么都有,有时候还瞒着老婆偷偷买车。而这些车,他咋整都舍不得卖,他说开着老车测试车的极限,是他最放松的时候。那个瞬间,你能感觉到他对车的热爱是真真假假,跟这些车是有点“刻骨名心”关系的。

这次东京车展其实还有不少看点,比如人气很高的卡罗拉概念车和六轮LS展示车,我也顺便问了问佐藤的看法。他的态度是卡罗拉这种概念车会不会引入国内,全看消费者意见,不按总部的想法硬推,而六轮LS那种复杂车型虽然技术难度高,但丰田就是要啃这种硬骨头,还得琢磨怎么把上下车方便度、车内舒适度这些细节做到极致,他说这才是豪华车该有的样子。

丰田社长真的会“放权”?从东京车展看巨头如何在中国市场放下身段-有驾

整场聊下来,你都能感觉到丰田正在中国市场下很大一盘棋,从放权制度到雷克萨斯国产布局,好像都透着一股“放下身段”的劲头。佐藤社长那句“让最懂中国的人牵头做事”,在我听起来倒是挺实用。接下来就看这些布局最后能不能变成实打实的好车了。中国市场变得这么卷,丰田也在努力适应,他们到底行不行,咱们也只能等时间给答案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