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亲自下场搞电池,宁德和比亚迪的好日子到头了?

最近车圈又开始整活了,还是国家队亲自下场整的大活。半个月,两篇Nature,直接把固态电池这个八字还没一撇的玄学玩意儿,整得跟明天就要量产上车一样。外媒都疯了,高呼什么“弯道超车”,讲真,这哪是弯道超车,这简直是开着任意门直接从起点闪现到了终点,连裁判都看傻了。

中科院这个活儿,叫什么动态自适应界面,名字听着就一股子学霸味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解决了什么问题。之前的固态电池,就是个强迫症晚期患者,电极和电解质之间必须用巨大的外力死死压在一起,跟异地恋情侣一样,稍微有点缝隙就心态崩了,直接分手。你想想,在车里装一个几百公斤的压力锅,一边开车一边还得祈祷它别炸了,这车你敢开吗?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现在这个技术,相当于给电池请了个心理医生,让它自己学会了“情绪稳定”,不依赖外力也能好好过日子。说人话就是,以前造固态电池像伺候祖宗,现在是电池自己“悟了”,学会了自我打工。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电池说成有情绪的打工仔。但你别说,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个味儿。这一下,成本、工艺、安全性,这些卡脖子的玩意儿,理论上都有了解决方案。

然后一帮人就开始高潮了,说续航要干到1000公里,充电只要12分钟。讲真,我作为一个膀胱不太给力的中年人,开300公里就得找厕所,你给我1000公里续航,是准备让我练金钟罩铁布衫吗?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一种武器,一种精神原子弹。它炸的不是路,是所有燃油车主和友商的心态。尤其是那些刚买了600公里续航新车的兄弟,估计哭晕在充电桩旁边。

这套组合拳打出来,最慌的是谁?不是丰田,不是三星,而是国内这帮已经上桌的兄弟。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辛辛苦苦把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的餐厅开得风生水起,菜单都快玩出花了,结果现在有人在门口支个摊,跟所有人说,别进餐厅了,未来大家直接吃压缩饼干,一颗管饱三天。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国家队现在端出来的这个,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去你餐厅抢客人,是直接把餐厅给你爆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国家队亲自下场搞电池,宁德和比亚迪的好日子到头了?-有驾

当然,实验室里的Nature,和产线上的车,中间隔着一个马里亚纳海沟。就像我小时候玩的四驱车,我总觉得电池越烫跑得越快,结果就是把外壳给融了。看来有些物理规律是共通的。PPT里人人都是雷电法王,现实里可能连个电灯泡都点不亮。这种事儿,过去几十年我们见得还少吗?

但这次有点不一样。以前我们是看别人表演,现在是我们自己下场当演员,而且还是科班出身的。清华那个团队也没闲着,反手又掏出一个新材料,把电池内部的“内阻”给干下去了。这两个突破,一个负责心理疏导(界面稳定),一个负责打通经脉(降低内阻),双管齐下,直接把武功秘籍给写全了。

去他妈的参数,能用就是好东西!

现在的问题是,谁能第一个把这本秘籍修炼成功。宁德时代、卫蓝新能源这些都已经开始建厂了,GWh级别的产线,听着就吓人。但这种事儿,快不一定有用。因为决定技术成败的,往往不是实验室里的参数有多牛逼,而是在于它能不能干得过现实里最不讲理的场景。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固态电池也一样,你安全系数吹上天,结果被一个老头乐创一下就“坏了菜了”,那前面吹的牛就都成了笑话。

说到底,现在吹的这些技术,跟我们普通人有半毛钱关系吗?等它真装上十几万的车,我孙子估计都会打酱油了。这中间的成本、良品率、供应链,每一个都是地狱难度的副本。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奔驰宝马的用户会在乎这个吗?特斯拉的车主会在乎这个吗?不会的。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就算给他装个南孚电池,只要那个标还在,他照样觉得666。会买奔驰的人,买的就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玄学”光环。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技术突破,对于他们来说,只是饭后谈资。

国家队亲自下场搞电池,宁德和比亚迪的好日子到头了?-有驾

所以,固态电池到底能不能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场戏是越来越好看了。它不是一场温文尔雅的技术竞赛,而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突围战。毕竟,对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技术成不成不重要,只要能看到巨头们心态爆炸,互相掀桌子,那就算没白活。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