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零下二十五度,公交车,六百公里续航。
你敢信?
说实话,我干这行十年了,跑科技线,见过太多“PPT神车”。
前几年我刚入行那会儿,有一次去天津跑一个新能源发布会,那车吹得天花乱坠,说能抗冻,能跑长途。
结果,当天晚上气温一降,车子趴窝了。
我当时就站在路边,看着那帮工程师急得直冒汗,比我写稿子赶死线还狼狈。
那场面,真是…
…
一言难尽。
对了,我跟你说个事儿。
咱们写新闻,最怕的就是那种“四平八稳”的调调。
就跟做菜似的,你光放盐,那能好吃吗?
得有酸甜苦辣,还得有点儿烟火气。
这醇氢客车的事儿,就得这么捋。
你瞅瞅这哈尔滨,东北的“冰窖子”。
纯电公交那是真扛不住,电瓶一冷就蔫儿了。
这就像你家里的老式手机,天儿一冷,电量蹭蹭往下掉,信号也跟着虚。
可人家这醇氢车,它玩的是一套组合拳。
甲醇发动机,这玩意儿是老技术了,但用在客车上,尤其是在这极寒地界儿,人家是下了死功夫的。
它能稳定烧甲醇发电,给车里供暖,同时给电机供能。
说白了,它给自己弄了个“小火炉”。
这小火炉的本事可大了。
它能让车内温度保持在二十来度,跟春天似的。
你想想,外面呼呼的,车里暖和,乘客心里肯定舒坦。
这比那些开着暖风跟“咳嗽”一样的纯电车,体验能差到哪儿去?
再说说跑。
六百公里,这在零下二十五度能做到,真算得上是“奇迹”了。
纯电的,那续航得打个对折,甚至更惨。
醇氢呢,人家能跑,跑完了,也不用等那半天。
七八分钟,加注完毕,接着跑。
这补能速度,比我排队买煎饼果子都快。
这事儿传出去,其他北方城市可就眼红了。
大庆、白山,都开始用起来了。
为啥?
省钱啊!
我问了下运营那边的朋友,人家说,这车每公里比纯电动还能省下两毛钱。
别小看这俩角儿,一辆车跑个八年,能省出小十八万!
这钱,能给司机们多发多少奖金?
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效益吗?
所以你看,这技术火了,远程星际客车销量蹭蹭往上窜。
9月份那数据,直接干到行业第二。
这可不是谁家公关做得好,是真金白银的市场投票。
咱们国家搞“双碳”,方向是对的。
但路子得灵活。
在东北这地界儿,你光靠“烧电”,那就是“纸上谈兵”。
醇氢技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靠谱的过渡方案。
它把环保和效率,在极寒条件下给平衡住了。
这事儿,就跟咱们小时候学写字,老师总教你笔画要匀称,但我跟你说,真正好看的字,总有那么一两笔是特别有力的,带着点儿“野性”。
这醇氢客车,就是带着野性解决了北方寒区的老大难问题。
用车社,咱们就聊这些实在的。
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能跑、能暖和、还能省钱的车,才是真英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