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奇骏驾到,搭1.5T三缸机,价格将大降,能救销量吗?

全新奇骏来了,配1.5T三缸机,价格有望大幅下滑,能否挽救销量?

1.5T三缸发动机、月销一度跌破2000台、190亿研发投入打水漂? 这些关键词堆在一起,说的正是曾经的SUV“顶流”——日产奇骏。我至今还记得上一代奇骏在山路弯道里的那份从容,底盘扎实得像贴地飞行,CVT变速箱调校得温顺又跟脚,是那种让你开一天都不累的车。可自打它换上那台1.5T三缸VC-Turbo发动机后,画风突变。销量从月销过万直接滑落到三千都费劲,不是产品力不行,而是“三缸”两个字,在国内消费者心里几乎成了“抖动”和“不保值”的代名词。

如今,东风日产要推“奇骏·荣誉真心版”,7月2日上市,主打一个“降价换命”。这招熟不熟悉?当年逍客·荣誉真心版一出,价格直接“骨折”,市场反应热烈。这次奇骏故技重施,目的很明确:用价格换销量,用性价比搏一线生机。但问题是,消费者还买账吗?

三缸机真那么不堪?我试过,但心里总有个坎

先说这台1.5T三缸发动机,账面数据确实亮眼:204马力,300牛·米,参数上吊打不少1.5T四缸机。我在试驾时深踩油门,动力响应确实干脆,搭配CVT变速箱,平顺性也做得不错,发动机抖动抑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坐进车里,你甚至很难察觉它是三缸。

但问题出在哪?出在心理层面。就像你明知道某家餐厅的菜不脏,可它曾经被曝出卫生问题,你还敢去吗?同理,尽管日产用了平衡轴、液压悬置等一堆技术来抑制抖动,可消费者一想到“三缸”,脑子里自动播放的就是“抖、吵、二手便宜”三连。技术可以解决物理问题,却难解心理魔障。

更关键的是,这代奇骏上市时定价17.99万起,对于一台换三缸的SUV来说,诚意确实不够。结果就是,销量断崖式下跌,经销商只能靠大幅优惠续命。现在e-POWER版本实际起售价已经跌到14.99万,相当于官方变相承认:当初定价太高,消费者不买账。

e-POWER才是奇骏的“隐藏王牌”?

全新奇骏驾到,搭1.5T三缸机,价格将大降,能救销量吗?-有驾

如果说1.5T燃油版是“硬着头皮上”,那e-POWER汽油电驱版才是真正值得多看两眼的选手。

它的原理其实不复杂:1.5T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只负责发电,电能驱动前后双电机,实现电动四驱。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增程式电动车?没错,但区别在于——它不用充电。

我在城市里开过e-POWER奇骏,那种“电车感”真的很上头。起步安静、加速顺滑,电机响应快得像踩了电门开关,340马力、525牛·米的输出,推这台SUV绰绰有余。最关键的是,发动机只在高效区间运转,声音小、油耗低。官方WLTC综合油耗6.36L/100km,实测下来市区7-8L,对于一台四驱SUV来说,相当能打。

而且,e-POWER系统对三缸机的“缺陷”其实是一种“掩盖”。发动机不参与驱动,只发电,工作状态更稳定,抖动和噪音都被隔离在“后台”,用户感知不到。某种程度上,e-POWER反而是三缸机的最佳“搭档”——让三缸干它擅长的事(发电),让电机干它擅长的事(驱动),各司其职,效率拉满。

所以你说日产搞e-POWER是“脱裤子放屁”?我倒觉得是“曲线救国”。既然三缸难被接受,那就干脆不让你直接感受它,把它藏在系统背后,只享受它带来的低油耗和高效率。

“荣誉真心版”真能救市?我持保留意见

现在东风日产要推“奇骏·荣誉真心版”,大概率是把燃油版和e-POWER版的价格再往下压,搞个“一口价”策略,比如燃油版13万起,e-POWER版15万内,听起来很香,对吧?

但问题是,市场环境变了。

各位车友,咱们得认清现实:现在不是几年前那个“油车为王”的时代了。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国产车企,插混、纯电车型打得如火如荼,15万级就能买到续航1000公里、带L2辅助驾驶、内饰科技感爆棚的SUV。你拿一台三缸、没快充、智能化一般的奇骏去拼,哪怕价格再低,消费者也会问一句:我为啥不买国产?

全新奇骏驾到,搭1.5T三缸机,价格将大降,能救销量吗?-有驾

再说,“降价”不是万能药。逍客·荣誉真心版能成功,是因为它原本定位就是10-15万级紧凑型SUV,价格下探后性价比突出。而奇骏定位更高,原本是冲着CR-V、RAV4去的,现在靠降价往下打,品牌调性反而模糊了。

我跟一位老奇骏车主聊过,他说:“我挺喜欢这车的底盘和空间,但让我再买一台三缸的?算了,隔壁比亚迪宋PLUS DM-i,油耗差不多,还送绿牌,动力还猛。”

横向对比:奇骏 vs CR-V vs 宋PLUS DM-i

我们来简单对比三款车:

项目 奇骏(e-POWER) 本田CR-V(1.5T) 比亚迪宋PLUS DM-i

动力形式 汽油电驱(增程类) 1.5T四缸+CVT 插电混动

综合马力 340Ps 193Ps 204Ps(发动机)+电机

WLTC油耗 6.36L/100km 约7.8L/100km 4.4L/100km(馈电)

全新奇骏驾到,搭1.5T三缸机,价格将大降,能救销量吗?-有驾

续航 纯加油,无续航焦虑 纯油 可油可电,纯电110km

智能化 基础L2辅助驾驶 Honda SENSING DiPilot,支持自动泊车

起售价(实际) 14.99万元起 18万左右 13万左右

看得出来,奇骏e-POWER在动力和静谧性上有优势,但油耗、智能化、政策优势(绿牌)全面落后于宋PLUS DM-i。而CR-V虽然也是油车,但四缸发动机让消费者心理更踏实,品牌认知度也更高。

所以,奇骏的处境很尴尬:比上,动力总成不够新;比下,价格没优势;夹在中间,不上不下。

能否挽救销量?我的看法是:难,但不是没机会

说实话,单靠“奇骏·荣誉真心版”这一招降价,很难彻底扭转局面。东风日产的问题,不只是奇骏一款车,而是整个品牌在新能源转型上的迟缓。当别人都在推800V、城市NOA、超级快充时,日产还在讲“舒适”“省油”“可靠”,这些优点没错,但不够“性感”。

不过,如果东风日产能真正把e-POWER当成核心卖点来打,而不是藏着掖着,或许还有机会。比如:

把e-POWER车型的起售价压到14万以内,打出“电驱平权”口号;

全新奇骏驾到,搭1.5T三缸机,价格将大降,能救销量吗?-有驾

强化“不用充电的电驱SUV”概念,主打城市通勤静谧+长途无焦虑;

升级车机系统,加入更多本土化智能功能,别再用那套“祖传”UI了。

毕竟,消费者讨厌的不是技术,而是“不透明”和“不尊重”。当初奇骏换三缸,宣传上没讲清楚技术优势,反而强调“黑科技”,结果被市场反噬。现在,是时候补上这一课了。

写在最后:理性消费,别被“标签”绑架

各位车友,买车这事儿,真不能光看“三缸”“四缸”这种标签。技术本身没有原罪,关键看怎么用。就像e-POWER,它让三缸机找到了新出路,也让奇骏找回了一部分驾驶质感。

但我也必须说,如果你特别在意保值率、特别在意品牌口碑,那奇骏确实不是最优选。可如果你追求的是平顺、安静、省油,又不想充电,那e-POWER奇骏,或许是个被低估的“宝藏车”。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奇骏·荣誉真心版真的做到14万起,你会考虑吗?还是宁愿加点钱上国产新能源?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老铁们一起支个招!

全新奇骏驾到,搭1.5T三缸机,价格将大降,能救销量吗?-有驾

(P.S. 下次我争取搞台e-POWER奇骏做一期长途实测,看看它到底能跑多远、多省油,咱们用数据说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