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4S 店做个小保养,换个机油滤芯就要 500 多,感觉被坑了”“只是想换个空调滤芯,维修师傅说‘顺便做个全车检查’,最后花了 1000 多”……
不少车主都有过类似的 “保养焦虑”:明明只是简单的小维护,到了店里却被推荐一堆 “没必要的项目”,花钱不说,还浪费时间。其实,汽车上很多基础保养项目,根本不用去 4S 店,自己在家花几十块、半小时就能搞定,不仅省钱,还能避免 “被套路”。
今天就给大家盘点 5 个 “适合自己动手” 的汽车保养项目,从工具准备到操作步骤,手把手教你搞定,让你轻松省下一年的保养费!
一、空调滤芯更换:最容易上手的 “入门级” 保养,5 分钟搞定
空调滤芯是汽车里 “最容易脏” 的部件之一,尤其是在灰尘多、雾霾重的地方,用 3-6 个月就会积满灰尘、柳絮,不仅吹出来的风有异味,还会影响空调制冷 / 制热效果。去 4S 店换一个,连工带料要 150-200 元,自己换只要 30-50 元,操作超简单。
1. 准备工具:
新空调滤芯(根据自己的车型在网上买,记得看 “车型 + 年份”,比如 “2023 款丰田凯美瑞空调滤芯”,别买错型号);
一字螺丝刀或塑料撬棒(部分车型需要拆卡扣,用塑料撬棒不会划伤内饰,没有的话用银行卡也能凑活)。
2. 操作步骤:
第一步:找到空调滤芯位置:大部分车型的空调滤芯在 “副驾驶手套箱后面”,少数在 “中控台下方” 或 “前挡风玻璃左下角”(不确定的话,搜 “XX 车型空调滤芯位置”,网上有详细图解);
第二步:打开手套箱:比如手套箱款,先把手套箱里的东西清空,然后两边各有一个 “卡扣”,用手按住卡扣向外掰,手套箱就能放下来;
第三步:取出旧滤芯:手套箱后面有个 “长方形塑料盖板”,打开盖板(有的是卡扣固定,有的是螺丝固定,螺丝用一字螺丝刀就能拧开),就能看到旧的空调滤芯,直接抽出来就行;
第四步:装新滤芯:注意新滤芯上有 “箭头”,箭头方向要和 “空气流动方向” 一致(盖板上一般会标方向,没标的话,箭头朝下或朝后就行),把新滤芯塞进去,再按原路装回盖板和手套箱,搞定!
3. 小提醒:
如果旧滤芯不是特别脏,可以拿出来用吹风机 “冷风” 吹一下,还能再用 1-2 个月;但如果已经积满灰尘、有霉味,就别将就了,赶紧换,不然会影响健康。我自己每次换空调滤芯,都能看到旧滤芯上沾着头发、柳絮,换完后吹出来的风明显清爽多了。
二、空气滤芯更换:保护发动机的 “第一道防线”,10 分钟搞定
空气滤芯的作用是 “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防止灰尘、沙粒进入发动机,影响动力甚至造成磨损。一般每 1 万公里或半年换一次,去店里换要 100-150 元,自己换只要 40-80 元,操作和空调滤芯差不多。
1. 准备工具:
新空气滤芯(同样按车型购买,注意区分 “空气滤芯” 和 “空调滤芯”,别买混了);
十字螺丝刀(大部分空气滤芯盒是用十字螺丝固定的)。
2. 操作步骤:
第一步:找到空气滤芯盒:空气滤芯盒在 “发动机舱里”,一般是黑色的塑料盒,上面有 “Air Filter” 的标识,很好找;
第二步:打开空气滤芯盒:用十字螺丝刀拧开盒盖上的螺丝(注意别把螺丝弄丢了,最好放在小盒子里),有的车型是 “卡扣式”,直接掰开卡扣就行;
第三步:取出旧滤芯:打开盒盖后,就能看到里面的空气滤芯,直接拿出来,对比一下新滤芯,确认型号一致;
第四步:清理滤芯盒 + 装新滤芯:用干净的布擦一下滤芯盒里的灰尘,然后把新滤芯放进去(注意方向,一般滤芯上会有 “UP” 标识,朝上放),再盖好盒盖,拧回螺丝,完成!
3. 小提醒:
如果经常在工地、乡下等 “灰尘多的地方” 开车,空气滤芯会脏得更快,建议缩短更换周期,比如每 5000 公里换一次;平时也可以打开看看,脏了就及时换,别等发动机动力下降了才想起保养。
三、玻璃水加注:解决 “玻璃刮不干净” 的小问题,2 分钟搞定
玻璃水是 “清洁前挡风玻璃” 的,尤其是下雨天或跑高速时,玻璃上沾了虫胶、灰尘,没有玻璃水会很影响视线。去店里加玻璃水,一瓶要 30-50 元,自己买一瓶只要 10-20 元,还能加满满一箱,操作零难度。
1. 准备工具:
玻璃水(根据季节选,夏天用 “0℃以上” 的普通玻璃水,冬天用 “-25℃”“-40℃” 的防冻玻璃水,别加错,不然冬天会冻裂水箱);
漏斗(可选,没有的话小心点倒,别洒出来)。
2. 操作步骤:
第一步:找到玻璃水加注口:在发动机舱里,加注口盖子上有 “玻璃水图标”(一般是 “喷水的雨刮器” 图案),颜色多为蓝色或黄色,很好认;
第二步:打开加注口盖子:直接拧开盖子(注意有的盖子是 “螺旋式”,有的是 “按压式”,别用蛮力);
第三步:加注玻璃水:把玻璃水倒进加注口,直到看到 “液位达到加注口下方 1-2 厘米” 就行,别加太满,不然会溢出来;
第四步:盖好盖子:加完后拧回盖子,搞定!
3. 小提醒:
别用 “自来水 + 洗洁精” 代替玻璃水,自来水会产生水垢,堵塞喷水孔,洗洁精会腐蚀橡胶管,反而损伤车辆;也别等玻璃水完全用完了才加,看到 “玻璃水液位报警灯” 亮了,就赶紧加,避免空泵运行损坏电机。我之前试过用自来水,结果没过多久喷水孔就堵了,最后还是花钱去店里疏通,得不偿失。
四、轮胎胎压检查 + 补气:关乎行车安全的 “关键项”,15 分钟搞定
轮胎胎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行车安全:胎压低会增加油耗、加速轮胎磨损,甚至爆胎;胎压高会让轮胎抓地力下降,雨天容易打滑。去店里检查胎压,有的会收费,有的会 “顺便推荐其他项目”,自己买个胎压计,随时随地都能检查,补气也很方便。
1. 准备工具:
胎压计(推荐 “数显式”,精准又好读,网上买只要 20-30 元);
车载充气泵(可选,网上买 100-200 元,平时放车里,胎压低了能自己补气,跑长途必备)。
2. 操作步骤:
第一步:确认标准胎压:标准胎压在 “车辆 B 柱上”(打开主驾驶车门就能看到)或 “油箱盖内侧”,一般家用车胎压在 “2.2-2.5bar” 之间,不同车型略有差异,别记混了;
第二步:检查胎压:把胎压计的 “气嘴” 紧紧按在轮胎气嘴上,听到 “嘶嘶” 声后,等待 1-2 秒,胎压计就会显示当前胎压,4 个轮胎都要检查;
第三步:补气或放气:如果胎压低于标准值,就用车载充气泵补气(把充气泵的气嘴接在轮胎气嘴上,按启动键,看着胎压计,达到标准值就停下);如果胎压高于标准值,就用胎压计上的 “放气阀” 轻轻按压轮胎气嘴,放一点气,直到胎压达标。
3. 小提醒:
检查胎压最好在 “冷车状态” 下(停车超过 3 小时),热车后胎压会升高,不准确;跑长途前一定要检查胎压,尤其是夏天,轮胎容易发热,胎压过高容易爆胎;如果发现某个轮胎胎压 “突然下降很快”,可能是扎了钉子,要及时去补胎。
五、雨刮器更换:解决 “雨天刮不干净”,5 分钟搞定
雨刮器用久了会老化、变硬,雨天刮玻璃时会出现 “水痕”“异响”,影响视线,甚至刮伤玻璃。去店里换一对雨刮器要 80-150 元,自己换只要 30-60 元,操作超级简单,女生也能轻松搞定。
1. 准备工具:
新雨刮器(按车型购买,注意区分 “主驾雨刮器” 和 “副驾雨刮器”,长度不一样,别买错;大部分车型是 “U 型接口”,通用款就行)。
2. 操作步骤:
第一步:抬起雨刮器:把雨刮器从玻璃上抬起来,有的车型有 “雨刮器维修模式”(熄火后,往下按一下雨刮器开关,雨刮器就会停在中间位置,方便更换);
第二步:取下旧雨刮器:按住雨刮器 “接口处的卡扣”,轻轻往外掰,旧雨刮器就能从 “雨刮臂” 上取下来,注意别让雨刮臂砸到玻璃(可以在玻璃上垫块布);
第三步:装新雨刮器:把新雨刮器的 “接口” 对准雨刮臂,轻轻推进去,听到 “咔嗒” 一声,就说明装好了,然后把雨刮器放回玻璃上,测试一下,看看刮得干不干净。
3. 小提醒:
雨刮器一般用 6-12 个月就需要更换,平时也可以用 “雨刮器养护剂”(网上买 10-20 元)喷在雨刮胶条上,延长使用寿命;如果只是偶尔刮不干净,可以用湿毛巾擦一下雨刮胶条上的灰尘、虫胶,能临时改善。
六、自己动手保养的 “避坑提醒”:这 3 件事别做
虽然这些保养项目自己能做,但有些 “专业项目” 还是建议去店里:
别自己换机油:换机油需要举升车辆、放旧机油、换机油滤芯,操作复杂,还需要处理旧机油(不能随便倒掉,污染环境),还是去店里做更靠谱;
别自己修电路:汽车电路很复杂,比如车灯不亮、中控失灵等,自己不懂乱修,容易造成更大故障,甚至引发火灾;
别用 “劣质配件”:买滤芯、雨刮器等配件时,别贪便宜买 “三无产品”,推荐买 “品牌配件”(比如曼牌、博世、3M 等),质量有保障,用着也放心。
最后想说:
自己动手做汽车保养,不是 “为了省那点钱”,更重要的是 “放心”—— 知道自己用的是好配件,没有被推荐没必要的项目,还能在动手的过程中更了解自己的车。
上面这 5 个项目,都是 “入门级”,只要花点时间学一次,以后就能轻松搞定,一年下来能省几千块的保养费,还能避免 “被 4S 店套路”。
如果你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别紧张,跟着步骤慢慢来,多试一次就熟练了;如果身边有朋友也想自己做保养,欢迎转发这篇文章,一起省钱又省心!
你还自己动手做过哪些汽车保养项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