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137家中国车企可能只剩下不到20家。 ”行业报告里这个数字触目惊心。 另一边,专家给比亚迪、奇瑞、东风这三家车企打了100%的存活率。 为什么他们如此肯定? 这场淘汰赛的规则正在改变。
三巨头为何被看好
比亚迪的电池工厂24小时运转。 工人倒班,机器不停。 去年新能源车卖了302万辆,平均每分钟就有近6辆车卖出。
自研电池、电机、电控技术让成本比对手低15%。 一位供应商透露:“他们甚至自己挖锂矿。 ”
吉利收购沃尔沃已经14年。 这笔当年被嘲“蛇吞象”的交易,现在看是神来之笔。 极氪001上市首月订单破万,价格冲到30万区间。
“没有沃尔沃的技术背书,我们不敢定这个价。 ”极氪高管私下承认。
奇瑞的海外战略另辟蹊径。 俄罗斯街头每10辆新车里,就有1辆是奇瑞。 巴西工厂年产15万辆,全部当地销售。 海外收入占总营收45%,这个数字还在涨。
生死线上的较量
某新势力品牌去年销量仅3.2万辆。 创始人最近见了几十家投资机构,没人愿意再投钱。 “年销10万辆是生死线,我们差得太远。 ”
行业分析师王伟指出:“现在每卖一辆车平均亏5万,小品牌撑不过两年。 ”
华为问界是个特例。 不建工厂,只做智能系统。 搭载鸿蒙座舱的车型比同配置贵3万,照样月销过万。 这种轻资产模式让传统车企紧张。
“他们吃掉了利润最厚的部分。 ”某车企研发总监感叹。
五菱的800万辆车故事
五菱工厂的流水线上,每两分钟就有一辆MPV下线。 第800万辆MPV去年8月22日下线,工作人员拍了张照片:新车被十几位老车主围着,像家庭聚会。
一位安徽车主说他的五菱宏光跑了30万公里。 “修车花了不到5000元,拉货能装两吨。 ”
新推出的星光730起价7.68万。 销售顾问小张发现,来看车的多是二胎家庭。 “第三排能坐下1米8的成年人,这是卖点。
混动版百公里油耗4.5升。 一位网约车司机算过账:“每天省30元油费,一个月就是900。 ”
海外战场成关键
奇瑞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工厂原属日产。 收购后雇了800名当地工人,生产线改造成本比建新厂低60%。
俄罗斯市场去年为奇瑞贡献38万辆销量。 经销商伊万说:“中国车比欧洲车便宜30%,保养成本低一半。 ”
吉利在东南亚布局更深。 马来西亚宝腾工厂去年产量破10万,占当地市场份额19%。 生产线工人萨米说:“我们现在一周工作6天,还是赶不上订单。 ”
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后,比亚迪出口成本增加10%。 一艘运往欧洲的货轮在港口多停了一周,等待清关。
淘汰赛已经开始
去年有7家新能源品牌消失。 威马汽车的工厂杂草长到半人高,供应商在门口拉横幅要债。
“淘汰赛比预期来得更快。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说。 他办公室墙上贴着137家车企的LOGO,已经撕掉23个。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预测:“最终活下来的不会超过5家。 ”他在内部会议上的发言录音被泄露,引发行业震动。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更悲观:“有些品牌可能活不过明年春节。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