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关店背后 传统油车迎来渠道变革时刻
走进任何一家仍在营业的奔驰4S店,你会发现展厅依然明亮。销售顾问的西装依旧笔挺。但空气中弥漫着某种不同寻常的气息——那是一种变革前夜的静谧与躁动。
传统燃油车品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渠道调整。从宝马到奥迪,从保时捷到林肯,经销商网络的收缩已成为行业共同课题。而奔驰,不过是这场变革中最受瞩目的参与者。
数据显示,2020至2023年间,全国已有超8000家汽车4S店退出市场。2024年上半年,又有近2000家门店选择退网。这不是某个品牌的单独困境,而是整个行业在时代转折点上的必然调整。
为什么是现在?
新能源车的普及速度超出了所有人预期。中国市场的汽车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50% 这个数字意味着市场基本盘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传统4S店模式——那种重资产、高运营成本的渠道形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电动车的机械结构更简单。保养需求大幅减少。这直接冲击了4S店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售后服务体系。与此同时,新势力品牌普遍采用的直营模式,正在重塑消费者的购车习惯。用户越来越习惯线上下单、线下体验的购车方式。
奔驰的应对颇具深意。一方面,它在欧美市场放缓了全面电动化的步伐;另一方面,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它选择了更务实的策略:与本土科技企业合作,积极拥抱智能化趋势。
渠道调整的本质是重新定义与用户的关系。传统4S店模式建立在“车是精密机械需要专业维护”的认知基础上。而电动车时代,软件更新取代了部分机械维护,智能座舱重新定义了人车交互。经销商需要寻找新的价值支点。
有经销商负责人坦言:“我们不是在关店,而是在重构服务网络。”一些原本经营奔驰的店面,如今已转型为鸿蒙智行授权体验中心。这种转变看似被动,实则暗合市场逻辑——用户在哪里,渠道就应该在哪里。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变革带来的是更透明的价格、更便捷的服务。但对于传统豪华品牌,挑战才刚刚开始。品牌溢价正在让位于技术实力,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
问界M9均价超50万元仍能月销过万,华为尊界S800的销量表现超过奥迪A8全年水平。这些信号表明,市场对“豪华”的认知正在重构。
站在2025年回望,我们或许会把这个时期视为汽车渠道变革的元年。关店不是终点,而是新生的开始。当传统的经销商网络经历阵痛,一种更高效、更贴近用户的汽车流通生态正在孕育。
下一次当你路过一家汽车展厅,不妨留意它的变化——那里面,正书写着整个行业转型的故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