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界H5价格定在18万起,9月上市冲刺销量主流区间
刚过午饭点,手机群里炸了锅,说是尚界H5还没上市就让1500家经销商抢着加盟,甚至连隔壁路特斯4S店都悄悄挂上了“尚界9月见”的横幅。听说这车神似保时捷Macan?有一回我去保养老帕萨特,维修师傅边抽烟边嘀咕:“这年头谁还看牌子啊,看性价比!”想想也对,现在大家买车图个啥,不就是实用、划算、能装下全家人嘛。
前阵子朋友圈有人发了张谍照,说尚界H5内饰挺有意思——三辐方向盘,大屏幕中控,还有双手机无线充电板和杯架。细节上据说门板储物格做得特别深,有师傅调侃“能塞下半箱矿泉水”。我去年试驾问界的时候,那无线充电总掉线,这次要是真改好了倒省心不少。
余承东最近跟贾健旭一起试驾新车,还专门坐后排测空间。那天群里有人转发现场照片,说他个子高腿还能伸直,“不憋屈”成了段子。我邻居小王是卖沃尔沃的,他吐槽:“我们店都准备给尚界腾地方了,这阵仗,比年前奥迪A6L降价还猛。”从2月份项目落地到7月官宣车型名,再到眼看就要上市,上汽内部把它当“一号工程”,进度快得离谱。据小道消息,他们环节砍了一些流程,只为赶在9月前把货铺满全国。
鸿蒙智行今年目标100万辆,可去年才卖44.5万,今年前七个月也才24.7万出头。有销售顺嘴一提:“剩下五个月每月至少15万台才能追平。”但现在“四界”只有问界勉强顶得住,其它品牌不是太贵就是认知度低。这么一来,上汽和华为只能靠新品牌冲量——问界自己今年前三个月因为等改款,一度销量跌破3万,新M8和M9拉起来点,但离百万还是远着呢。
市场变得太快,上汽必须跟着折腾。这回两家谁都放下身段,为求走量不惜自降门槛。以前华为死活不做20万元以下的车型,现在直接杀进来了。我哥们开修理厂,他说这些大厂只要愿意卷价格,“底盘减配点没事儿,智驾别缩水就行。”
讲到定价,有博主爆料官方指导18-23万元,也就是20万上下浮动。但坊间传闻如果真为了拼销量,不排除更激进的价格出来,到时候成本压力肯定大。不过听销售讲配置不会像旗舰那么夸张,比如没有华为途灵底盘,但智能驾驶该给的一样不少——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这些东西,据说同级别其他品牌至少25万能拿下来,而现在可能不到20万能体验到业内辅助驾驶顶配。“智驾平权”,微信群里被反复念叨,我觉得也是种趋势吧。
冷知识插一句:增程版续航据群友自测CLTC超过1300公里,比我那台混动雅阁加满油跑高速还多;纯电版最大655km,对标下来算够用了。但市面反馈其实普遍希望低配能压到15万元以内,高配别超20。如果真能做到这个区间,小区停车场以后估计都是这个造型的新SUV。一位南方朋友私信抱怨:他家附近雨季积水严重,以往轿车托底,现在换SUV就盼底盘高一点。据他说,售后师傅建议选带自动驻坡功能的版本,否则遇上下坡溜车容易闹笑话,这功能原文资料没写,但本地销售口头透露会同步上线部分配置。
渠道方面也是拼命扩张。不仅华为商超开始预热展厅,还专门搞了一场经销商招商大会,所以各路豪华品牌4S店纷纷跳槽加盟。有位上海老技师聊天时提起:“我们老伙计几十年第一次见这种‘集体跳槽’,以前哪有这么疯?”这说明厂家押宝很重,要的不只是曝光,更是铺货速度跟服务网络一起拉满。
顺便插个冷八卦:最近北方几个城市二手市场已经有人提前收购未挂牌的新款SUV,据称赌的是首批交付后涨价空间。我表弟刚毕业,在杭州找工作,本来打算买辆合资二手紧凑型,看完数据又犹豫是不是等九月份蹲首批现车。他担心新技术初期稳定性问题,不过听老司机建议“关键零件用国产成熟方案应该靠谱”。
再翻一下行业数据,今年新能源乘用车最火爆还是集中在15-20万元区间,我查过中汽协报告,这块增速最快,也是最多人关注的小众细分领域之一。所以你要问为什么这么多豪华品牌转投加盟?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就看最后定价是不是真的够狠罢了。如果真如坊间所言,下半年马路上的主流SUV脸孔怕不是又要变天喽……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引用自中汽协报告及行业从业者口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