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盯着固态电池的电车,觉得它续航稳、安全系数高,想着等普及了就换一辆。但最近接触到的行业消息,得给这份期待泼点冷水——固态电池现在的成本,真不是普通电车能扛住的,也就高端车型敢“尝鲜”,普通用户要是急着等,可能得先接受“暂时用不起”的现实。
不是固态电池不好,是它的“出身”就带着高成本标签。比如电解质用的是固体材料,不像液态电池的电解液才几十块一斤,固态电解质的原料成本就得翻好几倍;再加上生产工艺更复杂,封装要求高,良率比液态电池低了近20%,这些损耗全得算进成本里。我问过做电池的朋友,一块70度电的固态电池,比同容量液态电池贵了快8万——这钱加在普通电车上,直接把车价拉到20万以上,本来买普通电车就是图性价比,谁愿意多花这么多钱买块电池?
再看厂家的态度,普通电车的核心是“便宜好用”,要是硬装固态电池,价格涨个三五万,消费者肯定扭头选液态电池的车型。所以现在市面上能看到的固态电池车,全是30万以上的高端品牌,比如某豪华车的固态版比液态版贵了12万,这价格差够买辆代步车了,普通用户根本不会为了“固态”两个字掏这个钱。
其实想想也正常,技术发展总有个“爬坡期”。就像十年前的智能手机,刚出来时一万多一台,普通人根本不敢碰,可等技术普及了,一两千就能买个配置不错的。固态
电池现在的高成本,就是在为未来的普及铺路——等哪天生产工艺成熟了,良率上去了,材料成本降下来了,普通电车自然能用上。
别觉得“等不到”就失望,现在的“贵”不是终点,是技术往前走的必经之路。就像当年大家等液态电池降价一样,熬个三五年,说不定固态电池的成本就能降到和液态电池差不多,到时候不管是高端车还是普通车,都能装得起。那时候再开着固态电池的电车跑长途,不用焦虑续航,不用怕低温掉电,回头看今天的等待,可能只会觉得“值了”。
技术从来不是突然降临的,它得一步步走。现在的高成本,是给未来的普及打基础;现在的等待,是为了明天能用上更好的东西。所以别急,也别失望——固态电池总会来的,只是需要点时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