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没吹牛!问界直接碾压 BBA,豪华车市场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一、8 月销量数据:BBA 车型碾压却输得彻底

长期以来,“国产车靠低价、多车型冲销量” 的论调被数据狠狠打脸。从 8 月核心品牌销量来看,车型数量更少的鸿蒙智行,反而实现了对 BBA 的全面超越:

余承东没吹牛!问界直接碾压 BBA,豪华车市场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驾

更值得关注的是,鸿蒙智行近 90% 的销量由问界贡献 —— 这个仅靠 4 款车支撑的系列,不仅总量超过 BBA,在高端市场的冲击力更让传统豪华品牌胆寒。

二、高端市场颠覆:BBA 旗舰输给国产,问界垄断销冠

过去,BBA 的 7 系、8 系、S 级及迈巴赫 S 级是百万级豪华车的 “标杆”,如今却在新能源赛道被国产车型超越:尊界 S800 的销量已超过上述 BBA 旗舰车型,直接打破 “豪华车 = 进口 / 合资” 的固有认知。

余承东没吹牛!问界直接碾压 BBA,豪华车市场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驾

而问界的强势更体现在细分市场的垄断:正如余承东所言,问界 M8 稳坐 40 万级 SUV 销冠,M9 霸占 50 万级 SUV 榜首。这两款车为何能让消费者放弃 BBA?对比同价位车型便知答案:

空间与舒适性:问界 M8 六座版第二排配备航空级座椅,支持 10 点按摩、电动调节,而同价位宝马 X5、奔驰 GLE 的六座版不仅加价还需等车,配置更简陋;

智能科技:搭载鸿蒙 4.0 系统的问界,可与华为手机、平板、手表无缝互联,车机反应速度比 BBA 的 MBUX、iDrive 快 3 倍以上,L2 + 级智能驾驶覆盖高速、城区复杂路况,BBA 同价位车型仅支持基础巡航;

性价比:问界 M9 起售价 46.98 万,标配空气悬架、激光雷达,奔驰 GLE 350 起售价 71.48 万,仍需额外付费选装空气悬架,差距一目了然。

余承东没吹牛!问界直接碾压 BBA,豪华车市场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驾

三、新 M7 引爆市场:24 小时 15 万订单,逼哭友商

若说 M8、M9 是 “高端破局者”,问界新 M7 就是 “市场绞杀者”。其上市后 24 小时订单突破 15 万辆,这个数字相当于奥迪 Q5L 半年的销量、宝马 X3 一季度的销量,直接让整个豪华车市场陷入恐慌。

新 M7 的 “杀伤力” 在于精准卡位:起售价 24.98 万,刚好覆盖 BBA 紧凑型 SUV(如宝马 X1、奥迪 Q3)的中高配价格带,却拥有中型 SUV 的空间、中大型 SUV 的配置。对消费者而言,花 25 万就能买到比宝马 X1 大一圈、智能配置更全的车型,为何还要选 BBA?对其他非豪华品牌而言,新 M7 的定价让丰田汉兰达、大众途昂等车型的 “性价比优势” 荡然无存,不少品牌经销商坦言 “到店客流减少 30%”。

为应对暴增的订单,赛力斯工厂已开启 “三班倒” 模式,生产线 24 小时不停工,即便如此,部分配置车型的提车周期仍长达 3 个月,足见市场热度。

四、BBA 的困境:销量下滑、降价无效,电动化滞后

BBA 的颓势早已不是偶然:2024 年 1-8 月,奥迪、宝马、奔驰在华销量分别同比下滑 8.2%、6.5%、9.1%,为挽回市场,奔驰 GLC 降价 8 万、宝马 X3 降价 7 万,却仍挡不住用户流失 —— 数据显示,BBA 丢失的用户中,有 42% 转向了问界、理想等国产高端新能源品牌。

更致命的是 BBA 的电动化滞后:奥迪 Q4 e-tron、宝马 iX3、奔驰 EQC 等电动车型,不仅续航虚标、智能配置落后,价格还比问界 M7 EV 高出 10-15 万,消费者根本不买账。反观问界,依托华为的三电技术,新 M7 EV 续航超 600 公里,快充 30 分钟即可补能 80%,完全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五、行业趋势:新能源改写规则,国产高端成主流

余承东没吹牛!问界直接碾压 BBA,豪华车市场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驾

如今的豪华车市场,“BBA 光环” 正在褪色。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花三五十万买国产新能源,核心原因在于:传统豪华品牌靠 “品牌溢价” 的时代已过,新能源时代的 “豪华” 定义,变成了智能科技、舒适体验、性价比的综合比拼 —— 而这正是国产高端品牌的优势所在。

对 BBA 而言,若不能加快电动化转型、提升智能配置,仅靠降价 “割肉”,只会进一步稀释品牌价值;对其他品牌而言,问界的爆发不是偶然,而是 “技术 + 产品 + 定价” 精准匹配市场需求的结果。未来,随着问界新车型的规划、鸿蒙智行渠道的扩张,国产高端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冲击还将持续升级,豪华车市场的格局,正在被新能源彻底改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